谁用画蛇添足的典故解救国家

好像就是说一个国家在征讨完另一个国家后,又要再征讨它的邻国,结果那个邻国派出一个很聪明的人和将领谈判,用画蛇添足的典故告诉将领不必再攻打他的祖国。那是哪个个故事啊?

第1个回答  2012-09-05
“画蛇添足”的典故实为退兵之策
“画蛇添足”这个典故,大家都知道是古时候有人比赛画蛇时,其中一人在已经画好的蛇身上又多画了足,由此以后,大家就用这个典故来讥讽那些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的人。实际上该典故是虚构的,而其真正的来源是战国时期,是齐国的退兵之策。
我前天晚上在读《史记·楚世家》中看到楚国派兵来到齐国边境准备攻打齐国时,齐国的国君派陈轸前去游说楚军退兵时,引用了该典故,其原文如下: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又移兵而攻齐,齐王患之。陈轸适为秦使齐,齐王曰:“为之柰何?”陈轸曰:“王勿忧,请令罢之。”即往见昭阳军中,曰:“原闻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何以贵之?”昭阳曰:“其官为上柱国,封上爵执珪。”陈轸曰:“其有贵於此者乎?”昭阳曰:“令尹。”陈轸曰:“今君已为令尹矣,此国冠之上。臣请得譬之。人有遗其舍人一卮酒者,舍人相谓曰:‘数人饮此,不足以遍,请遂画地为蛇,蛇先成者独饮之。’一人曰:‘吾蛇先成。’举酒而起,曰:‘吾能为之足。’及其为之足,而後成人夺之酒而饮之,曰:‘蛇固无足,今为之足,是非蛇也。’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功莫大焉,冠之上不可以加矣。今又移兵而攻齐,攻齐胜之,官爵不加於此;攻之不胜,身死爵夺,有毁於楚:此为蛇为足之说也。不若引兵而去以德齐,此持满之术也。”昭阳曰:“善。”引兵而去。
我开始以为该典故是出自《史记》,后来为了看看是否属实,就查阅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才发现该典故的出处并非《史记》,而是《战国策·齐策二》,其原文如下:○昭阳为楚伐魏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生,因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名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合以为然,解军而去。
虽然这两本书对战国时期,陈轸退楚兵一事的史实都有记载,并且内容也相一致,但是《战国策》作为该事件记载的源头,其内容更为翔实,完整的把当时的情景展现出来。
通过阅读,我可以了解到陈轸到了楚军当中,见到其将帅昭阳时,并没有直截了当的根他讲:“我是来劝你们退兵的”;而是先向昭阳询问了楚国对武将的升迁制度,并了解到昭阳现在的职位已经是楚国武将当中最高的后,就打比方举了这个“画蛇添足”的例子,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生,因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名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同时也告诉昭阳以你现在的职位、待遇,即使是打胜了齐国,回去后楚王也不会在对你有什么封赏;相反,你要是被齐国打败了,不仅你的官位不保,就连你的性命也有可能丢掉,你倒不如替你的国君向齐国施加恩惠,这样你既可以得胜还朝,还可以保全你现在的地位。于是,昭阳在权衡利弊之后,就接受了陈轸的建议,退兵而去。所以说“画蛇添足”这个典故是虚构的并非实事,实际上这只是齐国的一个退兵之策而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