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菲尔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人类的想象力总是无止境的,人类社会在想象力的推动下不断前行。

唐代伟大诗人王勃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诗句。因为电报的诞生使“天涯若比邻”这个美好的愿望在1837年成为现实。

1854年,纽约年轻的百万富翁菲尔德早已财务自由,没有什么能提起他的兴趣。这时英国工程师吉斯伯恩纳却苦于没有资金继续他的电报电缆的铺设。历史的偶然让这两位人物相遇了,财富和科技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菲尔德答应帮吉斯伯恩纳完成电缆的铺设,从欧洲横跨大西洋到美洲。

在菲尔德下决心的那一刻,小宇宙的火焰就在他的心里点燃了,一个爆炸性的力量就此诞生。从此他获得了毕生的使命,他不再是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纽约的富翁,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丰碑。

1857年8月5日,菲尔德砸了三年的钱,准备了三年的电缆终于就绪,在爱尔兰瓦伦西亚的海港,万人送行,政府代表激昂致辞,神父祈祷上帝保佑“请以你的大能助佑我们在完成这一重要事业的过程中排除一切艰难险阻。”,人类最为大胆的梦想正尝试着变为现实。但是梦想的实现从来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出海的第六天,绞盘上电缆的脱落使准备了三年的工作功亏一篑。失败的消息火速传遍全国。

一次失败没有动摇菲尔德坚定的信念,他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在质疑声中又准备了一年。1858年6月10日,两艘船,载着全新的勇气,带着电缆重新出发。但是上帝又一次捉弄了菲尔德,狂风暴雨将船上的电缆打烂。第二次就这样失败了,消息再一次火速传遍全国。

十九世纪,人们对于铺设横跨大西洋的电脑还存在着太多的未知。海洋未知的深度,未知的海床结构,电缆是否能承受海底巨大的压力,两千海里长度的电缆找不到可以运载的船,没有强大的发电机将电从欧洲传输到美洲。当然菲尔德也不懂这些,他不是科学家,他是商人。但是在这场实现人类梦想的征途中,他已经不是商人了,他要像普罗米修斯将火种传播到人间一样,将欧洲的信息传到美洲。两次的失败带给他的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撤资,但是任何一个奇迹或一项伟业,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永远不可或缺:对这一奇迹深信不疑的人。菲尔德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诠释。

1858年7月17日,倔强的菲尔德再次启航,这次没有帆船和小艇围绕在船队周围送出祝福,没有聚集欢送的人群,没有隆重的告别宴,没有致辞,也没有神父祈祷上帝保佑。就像一群海盗,船队悄无声息地驶离了港口。这次上帝似乎被感动了,在出港后的第19天,电缆被接通了,人类首次实现了从美洲到欧洲的跨越大陆的通话。《泰晤士报》发表社论盛赞:“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还从未发生过什么别的事件,以这般无以伦比的方式拓展了人类行动的疆域。”,菲尔德一夜之间和富兰克林、哥伦布齐名,成了民族英雄。“是他的果敢坚毅促成了年轻的美洲与古老的欧洲世界喜结良缘”,维多利亚女王的贺电将胜利的狂欢推向了高潮。巡游马车的第一辆坐着菲尔德,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让这位新晋哥伦布,成了美国最富荣光和最受膜拜的人。

狂欢的宴会还在继续中,但是危险已经迫不及待地在门口等待着。第二天,两个大陆之间的信号戛然而止。犹如刚才还是明媚的阳光,转瞬间就下起了雷暴雨,让狂欢的人们措手不及。人们没有宽容地原谅此事,他们受到了伤害,他们受到了愚弄,他们热情的力量立马转换为凶狠的愤怒,扑向无罪的罪人菲尔德。骗子,菲尔德欺骗了全世界,菲尔德成了愤怒的牺牲品。一天的功夫成就了一切,一天的功夫也毁灭了一切。

没有人能体会菲尔德的心情,从天堂到地狱的心情。他沉寂了,就像那条静静地躺在大西洋底的默默无闻的电缆,已经被人们遗忘。这一躺就是六年。

但是牛人菲尔德在六年后又现身了,还是那个他,那个充满坚定信念,怀抱着使命感的菲尔德。奇迹的后面,永远站着一个对这个奇迹深信不疑的人。

1865年7月23日,菲尔德再次启航,又失败。

1866年7月13日,此时的菲尔德似乎已经成了聋子,听不到任何其他的声音,只能听到一个声音,心里的声音,“把电缆接上“。菲尔德再次启航,电缆终于接通,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终于连接,第二天的信号和第一天一样清晰有力,接下来的每一天都连接着,一直到现在。

从这一刻起,整个地球跳动着同一颗心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能同时从地球的一端听到、人类以自身的创造力,变得像神一样无处不在。

菲尔德,这颗人类历史的耀眼的星星,将永远在历史星空的苍穹闪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