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记》:请照顾无法自理的老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01

奶奶生病住院,我去照顾。奶奶隔壁床放着氧气瓶和心电图机,直到下午五点隔壁床的人才从手术室出来。病人大概70多岁,旁边跟着两位年龄相仿的老人,都是男性。

要将老人移到床上,护士问:“家属呢?年轻点的家属有吗?”

其中一位陪同的老人回答:“哪来的家属,三个儿子都死了,两个儿媳妇已经改嫁,孙子也不管的,就我们两个老东西来了。” 两位老人都很无奈,这子承膝下的时候“走”的“走”了,该来的不愿意来。

由于年纪大了,护士再三叮嘱陪护人员注意事项:瘀血管要放平,不能缠绕;尿液倒之前要记录多少毫升;不能睡枕头,预防头晕;想要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一定要吐出来;吃喝听医生安排……一位老人耳朵不好,护士都是吼着说的,并且让他重复一遍。

把老人安排好后,一位陪同的老人就回去了,他们两位轮流照顾病人。一位是病人的弟弟,一位是小舅子。弟弟走前看哥哥一眼:“上辈子造了多少的孽,子不子,孙不孙。”

几位护士轮番过来提示,让我们也帮忙照看一下。老人是直肠癌,由于是困难户,手术费用和住院费用是免了的,但是术后需要输的液体是自费的,回去的老人是凑钱去了。

奶奶左手床位的老人正好与右手床位的老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了饭点,儿子、儿媳、孙女都来了。熬了粥,煲了汤,嘘寒问暖,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几天相处下来,有人照顾的老人脾气不好,不认真输液,护士让走动也不听,动不动就对老婆骂脏话。老婆也不说他,很是宠溺。

我想,这就是人性任性的一面。他有人照顾,有人关心,做人就会多一份肆无忌惮。同时,我看见了他眼里的骄傲,老人真的像个小孩,敏感又脆弱,但又很容易满足。

病房里的病人都是老人,看了这种情况心中难免忿忿不平。庆幸自己的儿女不是这样的,孙儿孙女也都孝顺,怜悯之心难以掩饰。这也是一种谈资。

手术后伤口疼,老人一直在旁边呻吟。

奶奶说:“”如果这老头子家里有一笔大钱,估计孙子孙女都抢着来照顾了。

任性的老爷爷在一旁回答:“这就跟《墙头记》一样!演的就是这么回事。”

《墙头记》是一部很老的戏曲。

善良的张木匠妻子早亡,自己辛勤劳作,抚养两个儿子长大,很是溺爱。两个儿子长大后都自私自利,贪婪算计,娶的老婆也一样。张木匠年老体衰,生活无法自理,只能轮流住儿子家,两个儿子都想推脱这份责任。一次大儿子把张木匠送到二儿子家,由于月份有大小,老二家觉得吃亏,在家故意不开门,大儿子就把张木匠骑在二儿子家的墙上,拔腿就跑。

张木匠的好朋友王银匠是个聪明人,看到了这一幕,他利用四个不孝儿媳贪财的心理,骗他们说张木匠在他那里融了许多银子。两家人开始了“争爹战”,大献殷勤,张木匠临终前说“看见那堵墙,想起王银匠”,两个儿子以为这里一定有文章。张木匠死后,两个儿子跟王银匠争相告白自己为爹的后事准备齐全,王银匠准备离去,四人纠缠不放,让王银匠说出爹藏银的地方,王银匠决心再戏弄他们一次,让他们去刨墙,结果墙倒了把他们压在墙下,受到惩罚。

我跟朋友说这个问题,朋友说,人都有不得已的情况,可能我们不知道。我有些生气,这是要签五百万的大单还是在谈一个亿的融资?如果没那么忙,还是可以在这种时候回来照看几天。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亲半条命快没有了,怎么就不愿意养几天呢!

那位任性的老爷爷说,我自己有退休工资,自己平时也是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的,不需要后代操心。

但是现在我们躺在病床上,需要你们给予我们一些回报,我们是不愿意去求你们的,你们要讲良心,要懂得感恩。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还是要出现。

现在,中国老龄化严重,据了解,国家给予老人的福利都很丰厚:坐公交车有老年卡,爱心卡;体弱多病,不能劳作的可以申请低保或者贫困户,国家就会给予资金补助和医疗补助。

所以从最基本的情况来看,平日里的开销他们是可以自理的,大多数老人在可以自理的情况下是没有给儿女增加负担的。

很多老人都是单独居住的,儿女在外工作的偶尔回来看看!老人素来节省,大都可以存一笔钱。所以,他们生病时,生活不能自理时要的是关系很照顾。

这几天,那位直肠癌的老人清醒了很多,但是不愿意说话。见到同病房的人有人照顾,嘘寒问暖,喂食擦汗,眼里都是羡慕。

今天医生过来看他,大概知道两位老人都粗心大意不会照顾人,被子掀开有一阵臭味。原来是老人的排便没有及时清理,主治医生没有半点嫌弃,戴上手套教两位老人怎么清理,也算是有心。我想,除了两位弟弟,医护人员应该是老人现在最大的安慰吧!

我走前再看了那位爷爷一眼,他已经把头别向没人看见的一方。大小便禁失他已经感觉到难为情,他还得承受所有人怜悯的眼光。

朋友阿则跟我说,他爷爷奶奶从小就没把他和他们家当回事,还事事欺压,各种刁难,偏袒小叔叔。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经常就生病住院,小叔叔不孝顺,从来不管,都是她妈妈和姑姑去医院照顾。

他妈妈不记恨吗?记的。

想想以前就气得牙痒痒,但是想到他们年纪大了,行动又不方便,还是忍不住端茶递水,煮饭喂饭。就连药都是要帮他们分好的,下班之余还要帮忙报销费用,时不时还要买些东西送回去。

尽管这样,爷爷奶奶还是那副德性。

阿则妈妈说,这是一份责任,也是给我的孩子做个榜样。你看见他生病了,还是会心疼,估计这就是血浓于水吧!

大多数人都会有老的一天,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身体是健硕还是病殃殃,心理上都是慢慢走下滑线的。

我发现很多男性老人打个吊针都在喊疼,不愿在病床上多躺,年轻的时候谁会这样?

今天医生来给奶奶换药,一会儿拿棉签在伤口里搅,一会儿拿棉布挤脓水,拿剪刀剪腐肉。

楼下的叔叔中风后整个人都傻了,出门大都靠轮椅,话也不会说。老婆,女儿和女婿很有耐心,每次吃了晚饭后一个人推着轮椅,一个人牵着他慢慢走。大小便失禁也不凶他,重复着一 遍又一遍教他,不时还像逗小孩一样逗逗他。医生说在同样的病里叔叔恢复得很好,大都是躺在床上的,哪能跟他一样到处溜达。

电视上很多广告都在告诉我们要善待老人,现在的他们就是以后的自己。他们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真的需要我们好好照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