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间前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年末,各式会议和培训纷至沓来。

还是不能够忍受人多拥挤又聒噪的场合。台上的人精力十足,唾沫四溅,台下的人恹恹欲睡,手机不离眼。

间隙的时候,站立于窗边透气儿。高楼林立,地面车水马路,拥挤不堪,也只有在这半空中才能感受到片刻的安宁。

身边的人不断给予说服,无非是想尽办法离开当下之所,“奔赴”更好的“钱”程。如果是在以前,当即表示认同,跃跃欲试。可是现在,几秒钟的考虑后委婉地表达拒绝。

我没有法做到离开,我不晓得其中的规则和要付出的代价。

我只想在工作以外还有空余的时间能安静地写东西,目前这个地方能够满足这个条件。

至于“钱”的问题,不如别人和别的地方,我能够接受,因为人不可能样样都得到。换一个更好的地方,我知道能够得到什么,同样,我也知道将会失去什么。

那些地方不适合目前的我,只适合懂得、适应并充分享受那些规则的人。

会议提供免费的午餐,每人可自行选择一份荤菜三份素菜,量不大但足够吃。

我端着一小盘白菜豆腐炖粉条,外加几块鱼肉走过餐台,有服务员好心提醒,“你还可以再选一份菜”。

可是我吃不了,会浪费。找没人的空位在周围的一片高谈阔论声中安静地吃完。

人是群居动物,可能骨子里始终有着离群会有危险的不安感,因而不同的场合总是聚在一起。哪怕在一起的时候,只是各自低头看手机也好。

想到很多年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少年们也是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

那时候,倘若某个孩子不被人喜欢,那多半是会得到“被孤立”的下场。原来再孩童时期就已经形成这种意识,“被孤立”是可怕的事,是对人最直接而又严厉的惩罚。

谁又知道,那个被孤立的孩子,是害怕还是喜悦呢?

远离人群,不影响别人,也不用刻意附和,长期来看,是明智之举。那样,就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去做。

周末一整天闷在屋里,嚼文嚼字,临近傍晚终于“成形”。

出门去往大学附近,紧挨着地下超市是餐饮区,售卖特色小吃。一直钟爱其中一家馄饨铺。

不大的一个地方,有很多人在排队,价格实惠,分量十足。爽滑劲道,香气扑鼻,胡椒粉带来的辛辣气味唤醒食欲。

西饼店店庆,蛋挞、蛋糕和榴莲酥均打折售卖,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等待选购。

年轻的女子,面若桃花,睫毛灵动,打包整整三大包。上天对于年轻的人们偏爱有加,食欲旺盛可以不加节制,新陈代谢足够快,不必担心因此而变胖。

刚出炉的榴莲酥外表酥脆,馅料甜腻软糯。想到曾经吃自助餐的时候,只选择吃榴莲酥和蛋挞,因为胃口较弱,只能选择一二。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上的事,深深懂得没有两全之计,已经学会取舍。

早上将电子版稿件发送给对方,删除、关闭文档,不再看它。

一晚上加一整天的投入写成,虽然现在已经养成对所有的事都不抱有任何期望,但在将它传递的时候,内心里还是涌动出一丝期望,只期望能够被善待。

不想这心血与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被忽略,被随意丢弃。

关于这种话题,动笔之前觉得自己写不出一个字。

可是我现在还没有到不想写就可以不写的地步,所以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完。过程晦涩艰难,但是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总是还可以不断将它推进,尽管缓慢,只要间或不断地腾挪,终将抵达终点。

取舍之间,如释重负,如剥离繁冗的外壳,裸露出纯粹洁净的质地,信仰一般,驱使着向往、前进、抵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