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景兰的教书育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冯景兰从事地质教育达50年之久, 培养了几代地质人才。在《冯景兰教授诞辰90周年纪念文集》中撰文的他的学生中,有学部委员、教授、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等,真是“桃李满天下”。而撰稿者仅仅是他的学生中的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学生是在心中默默追忆他们的老师。这表明了冯景兰的突出业绩,也体现出他诚挚的爱国心、高尚的人格、广博的学识和诲人不倦的作风。冯景兰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大致有如下方面。
以身作则,教书先教人。冯景兰先生信任党、热爱祖国和人民,对人诚恳、平易近人,对事物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对己严,生活节俭。“深感东风暖,喜见桃李芳;大好形势下,衰老也坚强。”这是他年逾古稀写的诗句,表达了他对祖国前途的希望和鼓励学生奋进,并引以自勉。
热爱地质工作,通过野外工作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和不怕困难的作风。冯景兰很注重野外教学,使学生学会地质工作。他的学生苏良赫写道:“在野外他总是大步走在前边,学生们必须紧步才能跟上。他边讲边行,行进速度既快又均匀。在行进途中遇到地质现象,就详细讲解。同学们虽然感到劳累,但收获则是丰富的”。冯景兰说过,走不了山路就别干地质。他还常教导学生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要能适应野外的各种环境。他非常注意体育锻炼,希望学生也这样。这是顺利进行野外工作的保证。
精心备课,认真编写教材。虽然冯景兰是老教授,但备课认真,十分注重讲课的系统性,还经常补充新的内容。他的同事袁见齐认为冯景兰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矿床学教学内容的,并认真编写教材。袁见齐写道:“在编写教材工作中,冯老和我被推为主编,在他负责审阅教材前半部章节时,他在原稿上逐字逐句地斟酌、修改,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这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使我深受教育。”
注重讲课。讲课是教学的主要一环,冯景兰的讲课,很受欢迎。刘乃隆形象地回忆:“淮西师以他浓重的河南口音与极为响亮清晰、抑扬动听的口语,生动通俗、深入浅出地讲授了地质科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们很快对地质学有了初步认识而且产生了兴趣。”而且讲课方式,随情况而变化。曾繁礽回忆:“冯先生讲课很有条理,听课笔记很好记。3年级时岩石学讲得全面而系统,配合标本和薄片鉴定,以实物印证理论。4年级的矿床学对提高了要求,他用英语讲授,有时提问;要求做读书报告。岩石和矿床这两门课程,冯先生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心研究生的培养。经过了严格的入学考试,按要求学好必修课程,并有扎实的野外教学,这是他每个研究生对此都有深刻的体会。关于研究生论文选题,冯先生放手由本人选择,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冯先生要求研究成果应在前人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是起码的要求,也是高要求。能达到这种要求,就可以避免在低水平上的重复研究,就是要求研究有开创性。冯先生对年轻教员也是这样要求的。
关心毕业学生的成长。冯景兰很重视毕业后学生的进步。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术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上面引用的诗句,便是冯先生和学生的诗作。表明冯先生对学生长期的关怀和期望。曾繁礽是冯景兰早期的学生,他写道:“冯先生一直关心我的成长。解放以后,我经冯先生介绍来东北工学院地质系任教。”这样的事例还有。更重要的,冯先生希望学生超过先生。只有学生毕业后的努力,以及得到有关方面的关怀和培养,才有可能达到冯先生的这种期望。 冯景兰幼时喜得湖北大冶矿石如获至宝,对大自然的兴趣愈益浓厚。因而,留学时研读地质学、矿床学等,本世纪20年代学成回国后毕生从事地质矿产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有大量关于矿床学的著述。这都说明他是中国近代矿床学的奠基者之一。
上面提到冯景兰在地质教育上的成就。他在这岗位上潜心研究矿床学问题,又充分利用野外地质工作期间发现和探讨的一些成矿理论项目,发表了《矿床学原理》等许多著述,便是结合教学工作的产物。
冯景兰在两广、辽宁沈海铁路沿线、陕北、云南某些县区等处的地质矿产调查及其研究成果,是基础的地质矿产资料,又是开拓性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才大规模地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工作。50年代时,有的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用冯景兰的有关著述做范本,实地证明其描述准确、结论公允,是好榜样。
冯景兰还注意科学普及工作。早在30年代,发表的工业小丛书《探矿》,其目的便是普及近代矿产勘查知识、原理和方法。50年代发表的《中国的矿产资源》一文,更体现了冯景兰希望多数人了解和关心中国的矿产资源问题。 冯景兰一生的论著达百篇,其中用英文写作的约20篇,论著中包括区域地质矿产19篇,矿床地质35篇,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15篇,铁路沿线地质5篇,地文学和新构造运动5篇,教材5种,其它有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以及译著等。其中以矿床地质占的比重最大。
他于1932年撰写的《宣龙式赤铁矿鲕状构造及肾状构造之成因》一文,在详细的实地观察资料基础上,就矿物的共生关系、矿石化学成分和矿石结构构造状况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有关铁矿沉积环境和过程的看法。在研究的全面性和详细程度上,该文直到现在还是值得矿床地质研究人员学习的。
冯景兰早就对金矿地质研究很重视,著有《北平昌平县黑山寨分水岭金矿》(1929年)和《山东招远金矿纪略》(1936年)。他通过对地质、地文特征等的研究,提出应注意研究山东栖霞县唐山火山岩流下的砂金(1937年)。这是很新颖的。
40年代初,冯景兰对西南各省尤其是云南的铜矿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稍后,他还研究了上述铜矿的表生富化问题。这是根据研究中发现问题后进行的,体现了他的首创精神。比如,云南锡矿很出名。可是作为长期生产对象的氧化矿(即表生富化矿),几乎见不到发表这方面的文章。
50年代初期,冯景兰和张伯声等,应人民政府之邀对豫西地质矿产进行勘察。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例。通过野外工作和研究,他们肯定了河南平顶山煤矿和巩县铝土矿的经济价值。在此基础上,经过地质勘探工作,证实了上述矿是大型或特大型矿。在这里,冯景兰的功绩是不应低估的。
到了60年代,由于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深化,在一系列场合或文章中,冯景兰对矿床地质理论问题提出了不少新颖的见解。《关于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初步探讨》一文,比较集中地反映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其中他强调提出矿床共生规律问题。他认为,单一的矿床和单纯的矿床类型的存在,可能只是少数,而多数矿区的矿床,经常是复杂的共生体。并认为,掌握了这种共生规律,对于找矿勘探、综合评价及综合利用是更有利的。他的这种认识受到同行的称赞。 1963年冯景兰提出“封闭成矿”的概念。他写道:“封闭成矿是指矿质和有用元素聚积成矿起决定性的地质条件而言的”,“封闭成矿的概念是受石油地质学中的‘油捕’概念启迪转引来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是固体,但在形成矿床之时,矿质系以气、液的状态搬运、沉淀和富集的,它们是流体”。1959年,冯景兰调查燕山某地金矿时,见到一个剖面,上面为串岭沟页岩和长城石英岩,下有隐伏的花岗岩体。含金石英脉沿石英岩的张节理裂隙生成而在页岩下面富集。这里有一处1人在1天内采出百斤矿砂,淘出48两6钱黄金。所以该矿坑就命名为48两6。这显见是一种封闭成矿的关系。在《关于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初步探讨》一文中,冯景兰进一步阐述了封闭成矿的意义。他写道:只注意到成矿前及成矿时的断裂构造控制,而不注意或很少注意到封闭此种裂隙通道的构造圈闭控制,以及含矿气液流体的冷却凝固或(及)反应凝固,因而自行封闭的重要性,将见含矿的气液流体,自来自往,散而不聚,就不能固定下来形成所需要的矿体或富矿体。冯景兰早在60年代提出的封闭成矿和矿床定位课题,在70、80年代才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