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眼窝、骨头痛,当心登革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3
「医师,我发烧了,又全身酸痛……会不会是登革热?我以前有得过,现在的感觉跟之前得到时一样。得到第二次就会死掉吗?」
每到夏天,进入登革热季节,大家总是谈「蚊」色变。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俗称「天狗热」或「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会经由埃及斑蚊、白线斑蚊传播给人类。根据血清型,可分为 Ⅰ、Ⅱ、Ⅲ、Ⅳ 四种型别,每一型都具有感染致病的能力。 
若是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会对那一型的病毒终身免疫。但是对于其他型别的登革病毒仅具有短暂的免疫力,所以有可能再感染其他血清型的登革病毒。 
登革热的病媒蚊会在何时出没?
传播登革热的病媒蚊为埃及斑蚊、白线斑蚊。埃及斑蚊喜欢栖息于室内,而白线斑蚊则比较喜欢栖息于室外。一天之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约在日出后的 1 - 2小时及日落前的 2 - 3小时 (可记成「朝九晚五」,早上 9 - 10 点,下午 4 - 5 点)。 
感染登革病毒后,多久会出现症状?
典型登革热的潜伏期约为 3至 8天(最长可达 14天)。
病人发病前 1天至发病后 5天的这段期间,为病毒血症期。在这个时期,如果病人被斑蚊叮咬,那么这只斑蚊就会感染登革病毒。病毒在蚊子体内经过 8 - 12天的增殖,这只斑蚊就具有终生传染病毒的能力。当它再叮咬别人时,就会把体内的登革病毒传染给另一个人。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有些人感染登革热时,症状轻微,甚至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典型登革热的症状则是会有突发性的高烧(≧ 38 ℃),头痛、后眼窝痛、肌肉痛、关节痛及出疹等现象,有时也会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的情形。 
发病后的第 3 ~ 5天,若出现嗜睡、持续呕吐、腹痛、出血等警示征象,须注意是否进展为「登革热重症」。而先后感染不同型别之登革病毒,会有更高机率导致登革热重症。登革热重症的死亡率可以高达 20 %以上。这也难怪曾经得过一次登革热的人,只要一发烧又全身酸痛,就会胆战心惊,深怕又中了第二次登革热。 
台湾儿童感染登革热之平均年龄为14岁。青少年感染后常见的症状跟成人类似。而儿童感染登革热时,较易出现皮肤发痒的情形。学龄前儿童因为无法清楚描述身体的不舒服,因此通常在持续出现不明原因发烧多日或家中成员被确诊登革热后,才被诊断出来。
怎么确定是登革热?
(1) 病毒核酸检验(即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锁反应,Real-Time RT-PCR)
(2) 第一型非结构蛋白 NS1 抗原快速检测
(3) 血清抗体检验
(4) 病毒分离 
从病人开始出现发烧症状时,即可在血液中检测出登革病毒「第一型非结构性蛋白(NS1) 」抗原。因为 NS1抗原检测快速,所以常作为急性感染的快速诊断。但是,在感染的前两天,NS1 快筛的敏感度较低。若发病初期 NS1快筛结果为阴性,仍须持续追踪观察,必要时接受进一步评估检验,以免错失防疫及治疗时机。
登革热该怎么治疗?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治疗登革热。感染登革热的病人,需多休息、补充水份、适时服用退烧药,并注意有无登革热重症的可能性。通常在感染后两周左右可自行痊愈。登革热重症病患则应住院接受治疗与照护。 
如何预防登革热? 
● 减少病媒蚊
经常巡检居家及室内外可能积水的容器。积水就倒掉,且不要的器具也应丢弃,以避免病媒蚊孳生。下过雨后,还要再重新巡视一次有无积水。
● 预防叮咬
蚊子叮咬的高峰期为「朝九晚五」,早上 9 - 10点,下午 4 - 5点,尽量不要在这段时间到户外或蚊虫多的地方。同时穿着浅色长袖衣物,并且使用「有效」的防蚊液。
DEET (敌避、待乙妥)、 Picaridin 是目前确定有效的防蚊成分。建议喷洒或涂抹在皮肤 *** 处,才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以预防蚊虫叮咬。 (如何有效防蚊?让医师告诉您)
美国小儿科医学会建议,DEET 不适宜用于二个月以下的幼儿。 
● 疫苗保护
2015年全球首支登革热疫苗问世,属活性减毒疫苗,适用年龄为 9 ~ 45岁的儿童及成人。但尚未在台湾核准上市。未来预期还有其他药厂制作出登革热疫苗,以提供保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