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描写水面词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1.观潮中描写水面的词语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浩浩荡荡 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奔腾西去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1.浩浩荡荡 【拼音】[ hào hào dàng dàng ] 【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自】:《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示例】:一时只见宁府大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流或水流等 2.人声鼎沸 【拼音】[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人声嘈杂 3.山崩地裂 【拼音】[ shān bēng dì liè ] 【解释】: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出自】:《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示例】:这正是~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声势巨 扩展资料: 《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2.观潮中描写水面的词语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浩浩荡荡 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奔腾西去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1.浩浩荡荡

【拼音】[ hào hào dàng dàng ]

【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自】:《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示例】:一时只见宁府大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流或水流等

2.人声鼎沸

【拼音】[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人声嘈杂

3.山崩地裂

【拼音】[ shān bēng dì liè ]

【解释】: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出自】:《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示例】:这正是~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声势巨

扩展资料:

《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3.描写观潮的成语

汹涌澎湃 气势磅礴 万马奔腾 势不可挡

《观潮》句子讲析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

〖讲析〗 这个句子,分号以前写浪潮的样子,分号以后写浪潮的声音,充分表现出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为这壮观的景象所震惊。

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秋阳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讲析〗 这句话讲人们站在高高的海塘大堤上,望着脚下看不见首尾的宽阔平静的钱塘江。观察点先由高处向下看,再由近而远地观察。因为在雨后的秋阳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景物是隐隐约约可见,而近处的景物在眼前是那样高大屹立。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在观潮时要按照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由近而远的顺序观察。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讲析〗 “那条白线”是指大潮来的样子。“逐渐拉长、变粗”,是写潮水形状的变化。“横贯”,横着过来,是指大潮占满江面,迅速奔涌而过,说明潮水气势雄伟,来的速度很快。

4、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讲析〗 这里作者连续用几个比喻句,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气势,那浪潮“犹如……”,那声音“如同……”其形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其声如山崩地裂,震耳欲聋。体现出了钱塘潮的“奇”,读后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为这壮观的景象所震惊。

5、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讲析〗 “一年一度”说明每年八月十八日钱塘江潮水最大,已成规律,吸引人们前来“观潮”。

6、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讲析〗 闷雷,声音低沉的雷,用比喻写出海潮初起滚滚而来的声音,未见其面,先闻其声,观潮序幕拉开了。

7、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讲析〗 这是写远看潮水从地平线上出现,“一条白线”,说明潮水很宽。

4.观潮这篇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观潮》这篇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四字成语有:闷雷滚动、风平浪静、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等。

1、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基本释义: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白话译文: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原文出处: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山崩地裂 [ shān bēng dì liè ]

基本释义: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出处:《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白话译文:山岳倒塌,大地裂开,泉水涌出。

原文中的出处: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漫天卷地 [ màn tiān juǎn dì ]

基本释义:满天飞舞连地上的灰尘都被卷起。形容来势很猛,规模庞大,无法抵挡,到处都是。

原文中的出处: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4、闷雷滚动[ mèn léi gǔn dòng ]

基本释义:原意是雷声不断在大地和云层中间来回反射,形成轰轰隆隆的滚动的感觉。

原文中的出处: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5、风平浪静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基本释义: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原文中的出处: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5.《观潮》中描写潮水声音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观潮》中描写潮水声音的四字词语只有: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风号浪吼、越来越大。

1、山崩地裂:hān bēng dì liè,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造句:炸药被引爆了,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2、闷雷滚动:mèn léi gǔn dòng,雷声不断在大地和云层中间来回反射。

形成“轰轰隆隆”的滚动的感觉。造句:听到闷雷滚动的声音,路上的人愈加行色匆匆了。

3、风号浪吼:fēng hào làng hǒu,形容风浪很大。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

在原文中以拟人的手法表现风浪很大,像在疯狂的喊叫一样的巨大声音。造句:风号浪吼不能淹没他的声音。

4、越来越大:yuè lái yuè dà,是用来比较人或事物的数量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或变化,是同一事物不同时期或不同条件的比较。造句:海浪声越来越大了。

6.描写潮水的词语

描写潮水的词句 1.浪头滚滚,犹如万马奔腾,一泻千里。 2.滔天巨浪把一页扁舟拖起来狠狠甩入波涛。 3.波浪连成道道白色圆环,朝四面八方缓缓涌动。 4.海波闪闪起伏,好像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5。海浪如一群洗衣的姑娘,劈劈啪啪的打碎了湾里的明月。 6.浪头像一群蹦蹦跳跳的黄狗嗷嗷的吠。 7.浪推着浪,浪牵着浪,跳跃,翻滚,掀起一层惊涛。8. 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9.江水穿山破壁,气势汹汹奔腾而下;奔腾叫嚣的江水,如瀑悬空,砰然万里。

10.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

1.浩浩荡荡 2.惊涛骇浪 3.汹涌澎湃 4.气势磅礴 5.铺天盖地 6. 波浪滔天7. 浪遏飞舟

8. 滔滔不绝

9.惊涛拍岸 10.排山倒海11. 风狂海啸

12. 水天相接

13. 惊涛拍岸

14. 浪拍礁石 15. 浪花汹涌 16. 席地而卷 17. 奔腾翻卷 18. 雷霆万钧 19. 漫江沸腾 20. 波涛万顷21. 声如金鼓

22. 水花飞扬 23. 亘如山齿 24. 奔腾叫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