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3、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当我们片面地为效率高唱赞歌的时候,正义和良知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奢侈品。

受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人们把真理性认识等同于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认识,等同于对纯粹的物理实在的客观把握。

学生校园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因而影响学生校园生活的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师生关系、课业负担、成就感、自由度、受到关注与重视的程度、教育性活动的吸引力、近景和远景生活目标的清晰度与感召力。

从责任与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来看,只有把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对教师的要求——敬业精神的要求、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的要求——才能理直气壮。任何侵害教师的合法权益和贬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言论与行为,都将直接或间接威胁教师的校园生活质量。

影响教师课堂生活质量的因素,不只是社会地位,教师个人的志趣和素养亦是重要因素。

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教育就是要营造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让人沉醉于其中,使人神清气爽,让人们有可能去经营生活,咀嚼生活,品位生活,成为一个性情通达,才智清明的人。为此,我们任重而道远。

教育情境是由我们的信念,态度,期望和行为投射而成的,它必然蕴涵着教师的价值追求,意愿,旨趣和个体所特有的方式。

教师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守护者。

兴之所至的自由阅读,超功利的精神漫游,没有外在压力的沉思冥想,最有可能创生独到的思想。思想的自由翱翔,需要广阔的心理空间,而负担过重只能使人的内心世界变得逼仄。

学生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他的智商,还取决于他情意的发展。情意包括求知动机、理想和抱负,意志的坚定性、兴趣和情绪的稳定性、独立性、好胜心和自我意识等七个方面。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且是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实现的。个人的发展,幸福和自由都有着独立的善的价值,它不需要别的任何价值来证明。个人自由,个人发展其本身就是目的,有着自足的价值。

中国曾是一个封建专制制度长期盛行的国家。专制制度的惟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推行的是政治奴役,思想钳制,精神禁锢,个性贬抑。在我们的教育中,教师中心,教师主宰,对学生理智能力的极端蔑视,以永远正确的说教敷衍学生,其实都是专制主义的表现。

良好的教育必定有一个价值预设:人性向善,在我们之中,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之中,终究是好的多,坏的少,人类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的内在冲动永存于我们的血脉之中。

即使不能成为一束照亮别人的光,自己也要努力成为茫茫人海中的一盏微弱的光源,在黑暗无垠的人生道路上能影响一些人的成长方向,给他们指引和指导,不枉这一生努力奋斗。

教育追求就是我们对于教育根本问题的个人观念。

一个好教师应具有的人格品质包括:提高别人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缓和他们的焦虑感,提高他们的果断性以及形成并巩固他们为人处世的积极态度等。

教师培训所注重的不应该是一招一式,不应该是教学的技能,教学的模式,而主要应该是教育的理想,教育的信念,教育的境界,教育的追求,是不断地去唤醒,激活和弘扬存在于每一个教师心中的教育的智慧,教育的点金术。

学校是心灵接触最微妙的地方,教师需要用心灵去工作,最主要的是教师的精神修养,心性修养。离开了这个,一切的规训都将缺乏灵魂,缺乏神韵,而灵魂与神韵却只能是内生的,只能唤醒内心明敏的感受力去体味,去感悟,而不可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促进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系统地阅读,批判性地阅读。

在学校中,探索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价值。因为探索带给人的是开放的心态,学习的需要,超越的意向和成长的渴望。

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

学生在校期间75%的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教师便构成了一个文化生态圈。在教师这个文化生态中,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品质。

教育总是蕴含于细微的,日常的行为之中。

师生关系的展开和师生交往过程,是学生获得人际体验技能和终生交往品质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建立价值系统的现实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全部意蕴包含在师生关系中,教育过程甚至可以看做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

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可以既作为人,又作为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也才能真正表现出自身的主体行为特征。

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关系,态度和素养上的。

师生关系的品质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动机培养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的要求变为自己的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激发则是侧重把已形成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就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达成共识。

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

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和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在其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进入教育者的视野,才可能去发掘其教育价值。

个人的发展实质上包含个人能力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个人能力指鉴赏力,洞察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社会关系的丰富则意味着个人能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生活舞台,在不断拓展的社会生活中成功地扮演各种社会角色。

文化,信仰,教育三位一体,才能构成一个完整人的成全的精神生态。所谓信仰就是我们的生命的支点,生命之根赖以驻扎的土壤,没有信仰生命就会遭遇难以承受之轻。

生命的意义是无法通过说教,灌输而获得的,只能通过对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的体悟,通过对自我心灵的拷问而获得的。

教育则力图唤醒人们理性的自主,对问题不懈地质询与追问而获得真理的澄明和内心的敞亮。

作为社会制度,正义是最高的价值,这表明了一种价值选择。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制度建设也许是比道德教化更要紧的事情。

制度决定了很多,制度建设最需要智慧,从洛克,培根以来,非常注重制度建设,而我们相对太贫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社会的公平,合理,有效,保证每个人最大限度发挥潜能。

家庭作业是必要的,对于任何年龄的孩子都是如此,重要的是分量适当。理想地说,它应该是可选择的和个性化的,因而成为因材施教的重要环节。

社会公正:公正意味着为了少数人,个别人的利益而牺牲多数人的利益是不公正的;为了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的利益同样是不公正的。

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

存在危机---无所依傍的孤独与无所执着的空虚,就日益成为困扰人们的问题。没有信仰,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