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对孟子《恻隐之心》的看法和观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8
《孟子》中的“恻隐之心”,历代大多将其解释为性之发用的情,这是一种将情感对象化打量的结果。面对《孟子》文本本身,本文认为“恻隐之心”是一种先于主体情感的情感,是一种本源情感。“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是一种本源的生活情境,在本源的生活情境中,作为仁爱情感的恻隐之心得以显现。这种本源仁爱情感的“恻隐之心”,通过“扩而充之”和“思”,从情感意向到情感意欲,从本源的情感之思到意向之思,再到意欲之思,从而产生了表象,产生了主体性,主体性经过认知之思而进行“推恩”,将仁爱情感端倪普遍化、理性化,从而树立起了人性本体。总之,作为本源仁爱情感的“恻隐之心”,通过“扩而充之”和“思”,从情感意向到情感意欲,从本源的情感之思到意向之思,再到意欲之思,产生了主体性,主体性经过认知之思而进行“推恩”,将仁爱情感端倪普遍化,最终达到“生物一本”、“万物一体之仁”,将情感理性化,从而树立起了性本体。来源:北方文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