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的宝宝可以让他独自呆一个房间,自己睡觉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1-06
九岁吧。因为九岁的孩子,也上小学二、三年级了,也相对懂事了,学习也慢慢养成习惯了。
第2个回答  2021-01-06
一般是读小学的时候,大概是七岁左右就可以让他独自一个房间睡觉了。因为这个阶段是培养他独立性的最好时期。
第3个回答  2021-01-06
几岁的宝宝也可以自己睡觉了,有些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甚至会更早的让孩子自己睡。但需要注意在孩子房间按个叫铃或者夜间偶尔去看看孩子的情况。
第4个回答  2021-01-03

现在很多父母都过于疼爱自己的孩子,由于担心孩子晚上睡觉蹬被子着凉、睡觉不老实从床上摔下去、晚上睡醒后会害怕等诸多原因,到了孩子上小学的年龄还迟迟不肯让孩子分房睡,这看似是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和性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父母的怀抱是孩子温馨的港湾

大咖认为,跟孩子分房睡宜早不宜迟、宜慢不宜急,最好在3岁前完成分床不分房,也最好不要6岁后才分房。因为太早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太迟的话,会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和性心理造成影响。

0~3岁是宝宝依恋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这种依恋将逐步发展成一种安全依恋,它不仅能促进婴儿智力的发育,还能让孩子容易产生自我信任和对别人的信认,促进以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这个时候的孩子独立能力很差,如果此时过早的强迫孩子跟父母分床睡,将会容易使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和失去对父母他人的信赖,这对孩子的以后影响巨大。因此,至少要等到孩子满3岁这种安全依恋形成后才考虑分床睡。

为什么6岁左右分房睡最适合呢?因为,6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对男女性别差异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分开睡,就可以正确引导孩子的性心理,可以给他们自己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独立的空间可以让孩子更好的独立成长

孩子不跟父母分房睡有以下几个不利的方面:

1、孩子睡觉需要舒适安静的环境,和父母同睡一个房间干扰因素太多。

因为夹在两个大人中间的宝宝就如同生活在夹缝中,爸妈呼吸的是上层新鲜的空气,而留给中间宝宝的,更多是爸妈呼出的空气。没有新鲜、充足的空气,宝宝就无法健康成长。父母和孩子挤在一张床上,空间相对狭小,晚上父母的打呼噜、翻身等都会打扰到孩子,不利于宝宝享受高质量的睡眠。

2、可能影响孩子的性心理。

宝贝到了6岁左右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性别意识,心理处于一个重要发育阶段,如果长时间不和父母分床睡觉,有可能滋生恋母或恋父情结,导致宝贝日后缺乏自爱、自律,甚至形成性识别障碍。

3、不利于父母间的正常生活,影响家庭和谐。

家里增添了宝贝,家庭生活的重心就都转移到了宝贝身上,好多都是围绕着宝贝的。由此,夫妻之间沟通、交流及相互关心比起以前少了许多。经常是妈妈一到晚上,就要哄宝贝入睡,遇到难缠的宝贝还要哄好长时间。待宝贝入睡后夫妇都已困倦不已,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感情。

长大的孩子必须脱离父母这个团体

4、影响孩子的心理成熟,使孩子长不大或者是不愿长大。

让孩子分房睡有助于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可促进心理成熟,可以防止长大后对父母过度依赖,并在日后感到孤独寂寞时,儿时的独处经历会帮助他们很快适应周围环境。

虽然很多父母都知道不与孩子分房睡的不良影响很多,但是却苦于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乖乖去自己的房间睡觉。大咖认为让孩子分房睡其实并不难,首先你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愿分房睡,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首先孩子因为一个人睡觉害怕才会拒绝分房睡。绝大多数孩子都害怕独处、害怕黑暗、害怕孤独,害怕书中电视上的“鬼怪”,孩子习惯了睡前可以说说话,听听故事,早上睁开眼睛就可以看见父母的笑脸、倾听温柔的话,向父母撒娇,觉得很踏实。而自己单独睡就会很孤单,孩子自然就不愿意了。

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在对待孩子分房睡这件事情上,不能心急,要循序渐渐,逐渐改变孩子恐惧、依恋情结。要告诉孩子,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鬼怪”,都是大人们虚构出来的东西,家中不会出现这些东西的。在同房睡觉的时候要逐渐让孩子感觉到跟爸妈睡在一起的不舒服和不合适,睡觉前可以有意的挤压一下宝宝,并说“哎呀,三个人睡在一个床上真挤啊,要是一个人睡一张床就舒服了!”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夫妻就应该睡在一起,等你长大了也是一样的,要让孩子有意识的逐渐脱离“父母”这个团体,寻求自己的独立空间。在布置他的小房间时,要让孩子充分参与,严格按照孩子的喜好设计,让孩子从心底喜欢上他的这个新房间,只有喜欢他才会愿意脱离父母独自享受他的私人空间。在孩子刚开始分房睡的时候,睡觉前,妈妈要陪着孩子慢慢入睡,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和讲一些睡前故事,让孩子在平静中甜蜜的睡去。

分房睡是孩子必须要经历的成长过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