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沟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如果我们在沟通中觉得委屈了,我们不会向对方表达这种委屈,或者提我们的需要,而是“以牙还牙”,以报复性的方式让对方同样感受到不舒服。这样的沟通方式,很难有合作的基础。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明了一种特别的沟通方式,叫“非暴力沟通”。

什么叫“非暴力沟通”呢?

非暴力沟通的模式里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观察强调的是,把我的观察和我的评论分开。比如,同事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你可能会说:“他根本不行。”这是一个评价。你应该说:“他又犯了错误,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这里的“他根本不行” 就是评论,“他又犯了错误,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就是观察。我们习惯的方式,是用评价来表达意见的。评价并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在加工事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见。评价是我的东西,是我对事情的意见,而观察是我们能共享的事实。而我们要做的,是讲我们的观察,而不是评价。

第二个要素是:表达感受

要表达我的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我的想法。比如,“你在房产证上不加我的名字,我觉得不公平”,“不公平”是想法还是感受呢?是想法。如果要表达感受,也许你可以说:“你在房产证上不加我的名字,我觉得很沮丧,或者很委屈。”只有在最放松的时候,在我们最亲近的人面前,我们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它像是一种邀请,通过把我真实的,甚至脆弱的部分暴露给你,邀请你来跟我真诚地理解和沟通。

第三个要素是:直接说我们的需要

我们总是容易以批评的方式来提出我们的主张,而不是直接说我们的需要。比如,你和同事一起做一项工作。你工作了很长时间,觉得累了。你可以跟他说:“我很累了,能不能来帮帮我?”而不是说:“我都干了一天活了,都这么累了,你就不能帮帮我吗?”因为后一种表达,其实已经是一种指责了。

提需要的要点,是把自己的需要和对对方的期待分开,只专注于自己的需要,而不要去想对方会怎么回应。这样,反而能促进彼此的合作。

第四个要素是:提出请求

请求,就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但是,请求不是命令。可是,如果我们提出请求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他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惩罚。那我们提出的就不是请求,而是命令。而别人对待命令的方式,通常只是服从或者反抗,而不是出自本心的帮助。

表达感受就是一种邀请,来邀请你跟我真诚地沟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