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七)——谈话时语言要有亲和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人类发明了语言,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相互交流的最基本、最广泛的工具和思维要素。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里,语言最为丰富、最富有情感的表达方式,但当今不少人在语言表达的时候不注意选择语言,不注意语言的语言的贴切和亲和。例如,有个陌生人走进一间办公室,办公室里的人就要问:“有事吗?”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没有错,但总让人感有点冷漠,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既然来了办公室当然是有事,可这一问,让来着觉得不太受欢迎,难免有点尴尬。
  语言的范畴非常广泛。一个国家 的文化程度、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都可以在语言上得到体现。亲和的语言来自亲和的品牌和文化修养,都可以在语言上得到体现。亲和的语言来自亲和品牌,美丽的语言来自美丽的心灵。同样是一个陌生人贸然走进办公室,办公室里的人如果说:“先生(小姐),我们能帮你做什么吗?”或者说:“你需要帮忙吗?”这么亲和的问话,一下子把双方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来者感受到被人欢迎,自然也就不会尴尬、窘迫。
  亲和力,词典里是这么解释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指:“在人与人化合物时相互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谈话时语言的亲和力,也是你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
  阿·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人的大脑里好像有成千上万个,也许是成万个琴键,一个正在讲话的人,就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大脑这个键盘上弹奏一样,而讲话人所演奏出来的那支交响乐也就在听者头脑里回响起来。”这段话十分精辟地道出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谈话时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使语言有亲和力,让谈话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往往能起到“话”半功倍的效果。

  在与人交谈中, 语言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谈话的效果,也是测量你说话水平的一个标尺。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我们看影视、戏剧等节目时,之所以能被里面的语言和情节所感动,多是因为亲和力、诚恳。如果没有亲和力,胡编乱造,就不能引人入胜。连烧香拜佛也讲究“诚则灵”,因为人都有基本的分辨能力,花言巧语的虚情假意只能欺骗少数人,多数人是不会上当的。如果遇到不太厚道的人,反而弄得非常尴尬。诸葛亮哭周瑜时,就是发挥了语言的亲和力,用诚恳的语言感动了东吴上下,化解了两家的恩怨,巩固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统一阵线。

  世界上最容易成功的人,是那些话有亲和力的人,而不是那些性情狂暴、孤僻、自大的人,这种人非但不能赢别人的认可,而且会彻底毁掉自己。诸葛亮和周瑜的不同结果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