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的具体摩崖石刻!

过几天坐游轮从重庆到宜昌,想提前了解下三峡两岸的摩崖石刻具体内容,注意是摩崖石刻,不是描写三峡的诗词!!!是刻在两岸石头上的文字,具体有哪些,或者给我网址,谢谢.

第1个回答  2014-07-15
摘要:三峡地区摩崖石刻以其自然、野趣的风格呈现在世人面前。从其生态分布特点看,或在溶洞里,或在浪涛中,或在悬崖上,或在峭壁间。正是这种自然、野趣、古朴、典雅的风格和独特的生态分布,使三峡石刻更加神奇诱人、情趣盎然、魅力无穷。

关键词:三峡地区;摩崖石刻;生态分布;审美风貌

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不仅自然风光壮美雄奇、如诗如画,而且文化内涵深厚又丰饶。长江三峡沿岸地区有着三游洞、黄陵庙、昭君故里、屈原故里、寇准秋风亭、石宝寨、张飞庙、神女庙、白帝城等30多处名胜古迹。自先秦至清,就先后有460位诗人在此驻足,留下咏叹三峡的诗作2300余首。尤其是在那鬼斧神工、人迹罕至的摩崖峭壁上,保存着大量的历代石刻,更为三峡凭添了雄奇和神韵。本文试对三峡地区摩崖石刻的生态分布及其审美风貌作粗浅的探析。

三峡地区摩崖石刻以其自然、野趣、古朴、典雅的风格呈现于世人面前。从其生态分布特点看,或在溶洞里,或在浪涛中,或在悬崖上,或在峭壁间。正是这种以绮丽三峡自然风光为生成背景,自然、野趣、古朴、典雅的审美风格和独特的生态分布,使三峡摩崖石刻更加神奇诱人、情趣盎然,魅力无穷。

一、溶洞里的摩崖石刻———朦胧幽深,引人遐想,令人心荡神驰

三峡地区是比较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天然石洞、溶洞甚多,悬崖间有一溶洞也是常见的事。以长江西陵峡峡口的三游洞为例,就其自然特点而言,三游洞本是三峡地区非常普通的溶洞之一,但由于历代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了大量摩崖石刻,赋予了三游洞丰富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闻名古今的奇洞。据史料记载,古代名人在三游洞留下的摩崖石刻就达一百多件。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元稹、白行简,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等都曾赋诗题词镌刻于石壁上,可惜因年久风化严重,有些极其宝贵的诗文石刻已经荡然无存。至今,洞中尚存的宋代以来壁刻有40多件,其中,苏辙的“昔年有迁客,携手过嵌岩。去我岁已百,游人忽复三”诗刻;欧阳修撰“景和四年七月十日夷陵欧阳永叔和判官丁同行刻石”的题刻;清代文人陆维祺的“鬲凡”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1 ]。

在古代,由于交通和住宿条件的极不发达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长江是入蜀出川的主要路径和黄金水道,不少旅人常常把长江两岸的溶洞作为旅途休息和夜宿的重要场所,加之溶洞幽深莫测,附近一般自然景色优美,又是观景探秘的好去处,因此,古溶洞多有人类活动的印迹,在溶洞里岩壁上留下石刻是不难理解的事。而溶洞里的摩崖石刻,总是像谜一样神奇诱人,令人浮想联翩、神思飞扬。

一个普通的溶洞,因为大量的摩崖石刻而具有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因为历代名人的足迹而变得古今闻名,这无疑是文化使然,这对古今旅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件快慰的事。的确,“一个自然风景点如果缺乏文化内蕴而仅有单纯的自然审美,给人的感受或许是单调、短暂、浅表的,而富有文化蕴涵的自然审美带给人的感受总是丰富、持久、深刻的,总是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纯自然美的景点对人们来说,也许游览一、二次就足够了。而富有文化底蕴的自然风景区人们往往久看不厌。”[ 2 ]这正是三峡地区摩崖石刻的深层价值所在。

二、峭壁间的摩崖石刻———宏伟壮观,绚烂多姿,令人惊心动魄

三峡两岸,群峰突兀,绝壁千仞。那峭壁,是三峡摩崖石刻最为常见的呈现地带。而峭壁间的摩崖石刻,以重庆奉节白帝城下的瞿塘峡粉笔墙碑群为最。其题刻数量繁多,规模宏大,自宋以降各朝都有记录。书法兼有行、楷、隶、篆,刻艺精湛,这些题刻虽经风雨剥蚀,但由于刻入岩石肌里,形貌保存大多完好如初。

瞿塘峡粉笔墙碑群是指汇集在“众水汇涪万,瞿塘争一门”(李白《长江二首》)的瞿塘峡(夔门)南岸白盐山下一陡峭岩壁(人称粉笔墙)上的石刻群。墙上刻有自宋代至抗日战争时期的摩崖石刻、碑文10余块。其中最大的字为民国人士孙元良的隶书“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和李端浩的篆书“巍哉夔峡”题词,每个字一米多长。字数最多且字体最小的要数南宋书法家赵公硕所书的《宋中兴圣德颂》的壁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全文980余字,大字寸五见方,小字指头般大小,字体端庄,笔力雄健。此处摩崖石刻中,尤以清朝张伯翔书写的“瞿塘”和刘心源的“夔门”最为醒目。而冯玉祥将军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题词“踏出夔巫,打走倭寇”[ 3 ]143 ,记录了当年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国民党政府感召的威力,也抒发了冯玉祥将军抗日救国的坚强决心,具有特殊的历史蕴味。

而在瞿塘峡口的铁柱溪石壁上,刻有南宋贾似道为“铁柱锁瞿塘”颁布的告示,以摩崖石刻传为夔州金石第一。另在川鄂交界的鳊鱼溪汇入长江之处,一块光滑的石壁上刻有“楚蜀鸿沟”四字,字迹苍劲古朴,是川、鄂分界的历史见证。

峭壁间的摩崖石刻,不仅古朴、典雅,而且气势宏伟、壮观,或颂人,或记事,或抒情,或定界,虽内容驳杂,但因其位于惊涛骇浪的长江两岸绝壁之上,在这样险要的地方进行凿刻,表现出古代工匠无比的勇气、坚强的毅力以及石刻技艺之精湛,不能不令人震撼和景仰。像“踏出夔巫,打走倭寇”一类充满民族精神的石刻更是令人荡气回肠,给人以力量之美。

三、浪涛中的摩崖石刻———扑朔迷离,情趣盎然,激发豪迈之情

浪涛中的摩崖石刻以龙脊石题刻、白鹤梁石刻为代表。

龙脊石题刻是重庆云阳境内长江中别具情趣的石刻奇观。龙脊石是位于云阳县城南长江之中形如巨龙的一段沙岩石梁。长200多米,宽10多米,随夏秋丰水冬春枯水,石梁或露出龙脊戏于碧水或如龙潜江中,故称之为龙脊石。旧俗,每逢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邑人游其上,以鸡子卜岁丰吉”。文人学士游乐宴饮之余,或诗或文,年代日久,便在龙脊石上留下了大量的诗文题刻。

龙脊石上的题刻,阴刻、阳刻、单线双钩技法各异,真、草、隶、篆各种书体皆有,大都字迹清楚,完整无缺。题刻中字多者数百言,少者仅一字;字大者径2米,小者仅2厘米。比如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云阳县令单行举所书“水落石出”四字,字近人高,书法遒劲,意趣盎然。后有行书诗跋“江峰览不尽,云树字年年,苍龙如可驾,我欲问青天”,字大如盘,豪迈飘逸。又如,明崇祯戊辰(1628年)一武科举子题七言“天造江心一片石,往来何故多留题? 愿将洗净贯污胆,压酥好臣骨如泥。”[ 1 ]15其字里行间尽泻出诗作者的心中忧愤。

云阳龙脊石早已是古代人们用来观察和记载长江水位的水文观测站。明代曹学全《蜀中名胜记》记载有一首流传于云阳的古老民谣:“龙床如拭,济舟必吉;龙床仿佛,济舟必没。”(龙床即指龙脊石)这首古老歌谣,生动形象地说明龙脊石早已成为长江行船的天然航标。经过长江水文考古工作者对龙脊石上的题刻进行深入的研究,获得了53个枯水水文年份的历史资料[ 1 ]16。这些资料对分析长江水文历史,综合开发利用长江资源有着极宝贵的价值。

白鹤梁石刻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座长约1600 米,宽约16 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石梁上布满了石刻文字和佛圣雕像以及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石鱼图14尾,大小与水位高程不等,蔚为壮观,亦为水标辨识之重要课题。由于年代久远,江水冲蚀,多已模糊不清,仅两条一米多长的线雕鲤鱼较为清晰,其中一条,以鱼眼作为最枯水位的标志,与现代的水位零点极为相当。石梁上共刻有自唐广德元年(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刻共164段,其中有水文价值的108段,记录了自唐广法二年(763年)以来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情况。另有清康熙年间涪州牧肖星拱之题记云:“涪江石鱼镌于波底,现则岁丰??”从1953 年、1963 年、1973 年、1983 年四次石鱼露出水面,四年均获丰收的情况来看,“双鱼石出兆丰禾念”之说亦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白鹤梁石刻作为长江中著名水文古迹,石刻题记共有3万多字的水文记录,对长江水位变化、枯落程度考证以及探索长江上游枯水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古代水文资料和科学依据,由此而引起国内外科技界的关注、被誉为世界稀有的“最古老的水文站”。197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涪陵石鱼题刻》为题,向大会提交报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遂得到世界公认[ 4 ] 。白鹤梁石刻除石鱼之外,尚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清代神韵派盟主王士祯1672年游宦涪州,登白鹤梁题诗一首:“涪陵水落见双鱼,北望乡园万里余,三十六鳞空自好,乘潮不寄一封书。”作为名家手笔,随地刻成,还有送子观音,引吭高歌白鹤图等[ 1 ]17。

一块难露水面却最好保存的石粱,竟镌刻着自唐至清光绪乙亥冬季的长江水文史料,不能不说是今古奇迹。专家观摩石鱼,研读题刻,列出了厚重的千年历史水文年表,白鹤粱被尊为世界最古老的水文博物馆,当之无愧,令人叹为观止。

白鹤梁集文化、科学、艺术之精粹,故有“水下碑林”之称。1980 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峡工程修建后,白鹤梁石刻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修润的设计实施建造水下保护方案(就地采用金刚罩覆盖,罩内注水减压,被称为“无压容器”) ,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永久保存。游客可在与白鹤梁题刻相对的长江防护大堤上通过通道进入白鹤梁,并在壳体内的参观通道里观看白鹤梁题刻[ 3 ]90。

长江是生命之源,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三峡人对她有着深深的依恋和感激之情。然而,当三峡人乃至人类还没有认识和把握长江时,她却是那样神秘,那样桀骜不驯,在洪水泛滥时更是令人恐怖,令人望而生畏。

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克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5 ]由于人类的长期物质生产劳动才使得自然界逐步与人和人类生活的关系由对立、异己到密切、和谐,从否定人的生活实践到肯定人的生活实践,自然界才与人发生审美关系,自然界才对人显示出无比宝贵的价值。

以龙脊石题刻、白鹤梁石刻为代表的三峡摩崖石刻以其特有的方式记载了千百年来长江洪水涨落的第一手资料,体现了我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祖先为了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特别是河水泛滥规律所付出的艰辛汗水,反映了古代三峡人对长江洪水涨落规律以及自然界异常现象的关注和认识的执着。水文石刻的记载作为第一手资料,成为认识和把握长江洪水涨落规律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和最好佐证,以至今天都还有其特殊的价值。正是由于三峡人通过水文石刻来认识和把握长江洪水涨落的规律,为使桀骜不逊的长江变成“人化”的长江奠定了科学基础。

像龙脊石题刻、白鹤梁石刻这类生成于浪涛中的摩崖石刻,时隐时现,扑朔迷离,充满盎然生机,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总是激荡着人的豪迈、奋发之情。不仅是珍贵的科学考察资料和鲜见的石刻艺术奇观,更是启迪人们科学理念和探索精神的鲜活范例。

四、悬崖上的摩崖石刻———气势恢弘,呼唤人伦,启迪理性精神

三峡两崖,山势陡峭,巍峨挺拔。而在两岸高峻悬崖上的石刻,不仅引人注目,而且给人以神奇和崇高之感。

无论是长江西陵峡口的三游洞楚塞楼下古栈道边石壁上留下的老一辈革命家陈毅所书“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石刻,抑或是风箱峡绝壁上记录古人开凿三峡栈道之伟绩的清代镌刻“天梯津隶,开辟奇功”八个遒劲大字,还是秀丽的长江巫峡中,屹立于绝壁之上的“孔明碑”中所刻的“重岩叠嶂巫峡”、“名峰耸秀”、“巫山十二峰”等石刻都因其地势险要,更彰显其雄浑苍劲,格外醒目。加之石刻内容有传播的特殊意义,且在地势险要的悬崖之上,使其弥散着一种神圣感和生命意义。

悬崖上最为壮观而感人的摩崖石刻,当数重庆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位于重庆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石窟艺术的总称。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 万余身,铭文10 万余字。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都堪称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其中,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龛窟密如蜂房,被誉为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的“石窟艺术陈列馆”。宝顶山大佛湾造像长达500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变相与变文并举,图文并茂;布局构图谨严,教义体系完备,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石窟密宗道场。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内容的准确表达。其所显示的故事内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对世人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且涵盖社会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百看不厌。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精雕细琢,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不可多得的佛、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传统的儒教、道教、佛教思想意识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宇宙观,渗透到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经济、包括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影响着上述各方面的形成和发展。

向善、求美是人类的本性。在古代,由于传媒手段的不发达和社会教化的需要,摩崖石刻作为一种可持续传播和教化的手段便倍受青睐。大足石刻作为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作品,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宗教思想和宗教精神。它以艺术的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宗教思想和宗教精神物态化了,反映了当时三峡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支柱,生动再现了古代三峡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宇宙观。毫无疑问,像大足石刻这样以摩崖石刻呈现的教化方式,不仅千姿百态,形象、生动、逼真、而且超越了现实与虚幻,凡身临其境者,易被带到一个物我两忘的境界,可以想见,大足石刻对古代三峡和巴蜀人心灵荡涤和理性启迪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三峡地区摩崖石刻是人民的储存,历史的沉淀。综观其生态分布和审美风貌,不能不为其风格之独特和价值之珍贵所叹服。

参考文献:

[ 1 ]  杨斌. 三峡石刻文化研究[M ]. 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3.

[ 2 ]  杨斌. 三峡石刻与三峡审美[ J ]. 三峡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 .

[ 3 ]  胡绍华. 中国三峡文化教程[M ]. 武汉: 武汉出版社, 2004:143.

[ 4 ]  白鹤入围中国世遗预备名单[N ]. 重庆晚报, 2006 - 12 - 17(1) .

[ 5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5.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