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婴儿哭闹时不要抱」的「外国妈妈育儿法」有危害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0-29

小宝宝哭闹的时候,国人的一般反应是又抱又哄,但是某些外国育儿经却教你,婴儿哭闹时不要抱,这样的宝宝不会养成坏习惯。宝宝哭闹的时候到底要不要抱啊?怎么抱呢?

  带孩子和我们人生经历的很多事情一样,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绝对不可以照搬。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孩子也是。

  婴儿哭闹=渴望与你交流

  哭,是婴儿与世界交流最重要的机制,也是婴儿表达自己需要最有效的方式,在某些时期也是唯一的方式。设想一下,如果你老了,病了,饿了,或者感到很孤独,很难过,躺在床上,甚至不会说话了,你哭了,你的亲人不过来安慰,也不抚摸,你会怎么样?

  也许孩子是不哭了,但是,他/她已经开始变得孤独绝望了……

  在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爸爸妈妈需要与宝宝建立关系。宝宝的哭闹就是一种与你交流的方式,如果这个时候得到你的回应,他/她的情绪会调动起来,积极探索外界并且与人互动。

曾经有一部电影《凯文怎么了》,电影讲的就是美国妈妈由于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而对新生的儿子不闻不问,随他哭且自己也不抱孩子。最终孩子长大后对妈妈有很强的距离感,甚至产生了对妈妈的报复心理。可能电影里面的例子有点极端,但是从侧面可以看到宝宝哭闹要抱抱的重要性,绝对引起父母深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29

婴儿哭闹时不要抱”的“国外妈妈育儿法”绝对有危害。而且,这个所谓的“外国妈妈”也不知道是哪国的妈妈。至少大部分西方国家(北美、西欧、东南亚等地)的妈妈们,也完全不是不抱,而是经常抱!的确,婴儿哭闹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要妈妈去抱,但也不是绝对什么时候都不去抱。如果父母对婴儿的需求和情感不闻不问,不做有效回应,对孩子的感情和依恋关系的建立是危害巨大的,使孩子会感到不安、冷漠和绝望,而这种不健康的依恋关系会使孩子在随后的身心发展中遭受一系列不良影响,比如,对他人缺乏信任,对自己缺乏信心,缺乏安全感,感情不稳定,人际交往中难以预料难以捉摸等等等等。。。抱还是不抱,什么时候该哄什么时候不该哄,根据每个父母的尺度不同,标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松有的紧,在一些文化中对小孩的行为要求比较严格,会比较少的满足孩子的一些模棱两可的需求。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哭闹是想吃东西,但其实离正常饭点还有一个小时,纪律严明的父母会安慰孩子,但不会屈服于孩子的哭闹而提前开饭;而纪律松散较为顺从的父母会提前开饭。再比如,德国的父母一般被认为是较严格的父母,较少提供拥抱、亲吻这种举动。但如果父母(尤其是母亲)完全不提供“抱”带来的舒适、安慰、依赖和安全感是绝对不行的。尤其在孩子小时,当他受伤、遇到巨大惊吓、阻碍的时候,抱几乎是必须的。这种安慰所提供的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信任是在孩子性格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第3个回答  2017-10-29

要抱的,听别人说不要抱,惯坏了之类的,试想想,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心眼呢!无非是哪里不舒服了,想让妈妈,大人抱抱,一直躺着是个人都会不舒服吧,而且抱起来检查一下,很容易发展孩子为什么哭。何必以大人的思维思考孩子呢?我孩子就抱抱,一开始是累些,不过现在能走了,也自然不让我们抱了,想抱都不给抱了。要说养成不好的习惯,我倒没觉得,反而觉得这孩子跟大人交流特别顺畅,懂得眼神交流,也懂得表达自己,还特别爱笑,我觉得这是主要的,自己不开心,妈妈都不来抱抱,那孩子是不是会养成冷漠的性格呢,我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