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嫁妆椅凳,看出婚姻价值的定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作者\编辑部

台北市长柯文哲日前出席妇女节活动时,曾脱口说出:「外籍新娘不是已经『进口』30万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男生没结婚?」此用字引起公民团体与外籍配偶不满,柯妈妈亦在隔日帮忙缓颊,认为用新移民女性「嫁」来台湾,才是正确恰当的说法。

但柯市长一句话,也引爆了台湾民众对新移民的「误解」,误以为外籍配偶的婚姻只建筑在金钱的交易之上。反观台湾部分年轻人择偶条件,以有车、有房,或是年薪百万为标准,对于婚姻的「冲突价值」,似乎具体化为实际的「价格」考量。

传统台湾结婚礼俗中,男方要给女方的聘金,不管十万、二十万等,多少是为了顾及男方家财力与面子。不管婚姻跨国性质与否,台湾多数的夫妻都跟各位相同,经历过一样的婚姻仪式,也交换了金钱与物质上的认定。

推荐阅读:带着房子和家俱出嫁,是女人的耻辱?

除了聘礼外,「嫁妆」也是婚姻中常见的考量因素,编辑在过年回家的时候,曾听一个长辈聊起她的嫁妆。长辈从屋里拿出一张老旧但木质仍保有光泽的椅凳,缓缓坐下后便道起这是当年的嫁妆,经过几次搬家磨损、小孩的碰撞,仍然舍不得丢,但也惊叹著这张椅凳竟然比其他后来买的家具都来得坚固、耐用,才能一直保留至今。我不禁好奇问起:「难道当年的嫁妆就只有这个而已吗?」

长辈暖暖地笑了,她说当时娘家环境不算优渥,也不像现在的她,还可以帮女儿准备精致的首饰出嫁,只希望多些实用的东西让她可在婚后生活派上用场, 父亲便出嫁前帮她做了几个简单的小家具,虽然没有实际的金钱给予,但父亲用的可都是上好的材料,才能使用到现在。

长辈边说边抚摸着她那张宝贝的椅凳,就如同细细欣赏一件心爱的珠宝首饰,她说,木质的家具就是要越使用,越去摸它才会有光泽;婚姻也是一样的,比起一件只有结婚当天才会戴的首饰,不如一张天天陪你生活的家具来得贴心。嫁妆的椅凳因为朴实,所以长辈在婚姻生活中,天天累积它的光泽与价值;而久久不戴的珠宝首饰却会因为少穿戴、接触,而失去当天的耀眼夺目。

推荐阅读:婚前婚后差很大?婚前该思考的4件事情

台湾的结婚礼俗繁琐,往往让许多夫妻结婚时忙得晕头转向,也因而增加许多混乱的思绪,把婚姻的「价格」误以为是「价值」。 不管是「聘礼」还是「嫁妆」都只是婚礼当日的呈现,婚后的经营与相处才是婚姻越具光泽、越富价值的关键。 跨国婚姻就算是相亲,也是原本的两人无情愫,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互有好感,进入热恋,而后步入礼堂的红地毯,这与你我的婚姻其实是完全一样的过程。

现在学校里,出现不少新住民的小朋友,许多新住民妈妈都比你我更积极地付出教养的心力,更珍惜婚姻带给她们的一切;别忘了,新住民小朋友其实更多了双语,甚至多语的能力,可能往后他们都会表现得比你我孩子更加杰出。

如果我们将对婚姻的冲突价值衍伸教育给下一代,会不会更让孩子迷失学习与幸福的方向呢?值得深思。无论台湾或外籍配偶,我们相信,只要愿意共同为家庭圆满而努力,都值得赞许。让我们将婚姻的开始,回归到爱的原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