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患者,采用哪种治疗方法效果好,副作用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0-30
临床上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中医药治疗。动脉化疗是晚期直肠癌的主要化疗方式,能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但其亦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毒副反应,因此,化疗药物及化疗时间应依据肿瘤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相关性毒性而定。放疗亦是晚期直肠癌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使肿瘤缩小,改善症状,通常联合化疗应用,效果比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为好。但放疗对机体有较大的伤害,对身体机能差的晚期直肠癌患者应慎用。另外,鉴于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中可合并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放化疗的晚期直肠癌患者,可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化疗明显,但远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对于肝区占位,病理报告已能确认是癌变的话,应尽快治疗,请遵医嘱。

关于直肠癌治疗可能用到的一些化疗药物,临床资料以及药理学研究表明,在患者的BCRP基因未发生突变时,宜使用米托蒽醌MX、阿霉素、柔红霉素、依托泊苷、拓扑替康、依立替康(Irinotecan,CPT-11)等药物,而当BCRP基因发生突变时,则宜采用顺铂、紫杉醇、长春花碱等药物。因此建议可以做BCRP基因突变检测,避免无效用药,浪费金钱和治疗时机。

对于身体虚弱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无法手术,且身体无法承受放化疗的伤害;中医虽然副作用小,但见效的速度通常较慢。如果经济能力可以承受,建议考虑效果好、副作用小的靶向药物。具体地,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有爱必妥和维克替比。爱必妥(Erbitux,通用名Cetuximab,西妥昔单抗)是德国默克公司(在中国叫默沙东)生产的IgG1单克隆抗体(MAb),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以及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维克替比(Vectibix,通用名panitumumab,帕尼单抗)是美国安进公司生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用于经过标准化疗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这两种药物均属靶向药物,目前在我国已经通过临床验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得。

所谓靶向药物,是针对肿瘤细胞开发的一种新药。众所周知,常规化疗药通过对细胞的毒害作用来发挥药效,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会殃及正常细胞,因此会有强副作用,给患者的身体带来额外负担。而靶向药物所针对的是肿瘤细胞的生长、表达所必须的基因信号通路,靶向药物针对信号通路中的特定蛋白发生特异性的结合、抑制或其他作用,阻断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活动。由于这样的特异性结合,靶向药物能高特异性地杀灭肿瘤细胞,效率高且副作用小。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癌症病人的致癌基因不尽相同,因此并非所有的患者服用这些靶向药都有效,与前面提到的一些常规化疗药物类似,也需要进行基因检测来判断。对于适合靶向药的患者,即使在晚期,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对于不适合的患者,不仅不会起作用,还会白白浪费了高额的药费和宝贵的治疗时机。在美国,FDA(美国药监局)已经要求在选用这些靶向药物之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这有些像打青霉素之前作皮试一样,是安全、合理、有效用药的保障。具体到爱必妥和维克替比,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理均要求进行KRAS和BRAF这两个基因的突变检测。所以如果你考虑这两种药物的话,也应当预先做基因突变检测(有的医院的大夫为了多开药,不愿意让病人先做检测,要多留意)。

在我国,多数突变检测都不是强制性的,暂时尚未明确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但北京已经有不少单位可以做这样的基因突变检测了,如307医院、肿瘤医院等,以及一些有资质的公司,像北京雅康博等等。目前医院一般只做定性检测,价格较低,对临床的指导价值较差,能做定量检测的只有雅康博等极少数公司,准确性高得多,但价格也要高一些,建议可以咨询一下相关的事宜。但请尽快,以便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

另外,晚期直肠癌患者也应注意日常饮食调理,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晚期直肠癌患者极为重要。在饮食上,应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取;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摄取;忌食烈性酒、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

以上内容供参考,请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