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的民俗

甘肃定西的民俗民风

第1个回答  2012-06-23
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
第2个回答  2012-06-23
有一本《定西民俗》可参考!
第3个回答  2018-02-02
  定西民俗节日

  腊月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的歌谣。是日晚上约八点左右,户户提前备灶书(用黄表纸书写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麦牙糖和豆糖之类)、灶干粮(烙饼)、灶马(黄表纸上印有备鞍的马),并备一碟碎麦草,拌几粒豆,子均供于灶神牌位之前焚烧,意示送灶爷上天庭。民间传说灶爷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腊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过了腊月二十三,已接近春节,家家户户购置年货,制作食品菜肴,拆洗衣服,打扫房屋,准备过大年。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日城乡居民家家蒸月饼,以示全家团圆。武威人的月饼是发面蒸的,如倒覆的脸盆大,种类繁多,有分层月饼、拧丝月饼、对瓣月饼、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来”的俗语,意思是八月已经秋收,食物丰盛。亲友之间,互赠月饼,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洁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内,摆设香案,供上月饼及瓜果等祭品,点蜡燃香,全家围坐赏月。少许,由主妇切开月饼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饼,谈笑风生,颇有情趣。相传祭月神供的西瓜,须剜成锯齿形的两个瓣,如家中有孕妇,可数瓜牙数预测男女,奇数生男,偶数生女。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来”的说法,男女青少年身着时兴的夏装,尽情游玩。青年妇女讲究绣香草荷包,缀上流苏,赠送亲友。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下午,城乡居民成群结伴,游览寺庙,旧时游海子,现在海水干涸,庙宇也毁于地震,改游文庙、古钟楼、雷台、海藏公园、西郊公园等。小孩到野外攀树折枝,编制柳帽,以预防暑气。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旧时在这天晚上,姑娘和年轻媳妇们坐在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据说这样可以把手笨的人练得灵巧。此俗现已不存。唯城内剧团,每年照例上演神话剧《天河配》。四乡居民蜂拥而至,场场爆满,至七月下旬停演。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时令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扫墓祭祖,谓之“春祭”。武威城乡习俗,凡有坟莹者,须于清明前一、二天到坟上供祭品、烧纸钱、添土;无坟茎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间,到郊外或于自家门前、街道巷口烧纸钱。禁忌在清明节当日上坟、烧纸。传说当日烧的纸钱就成铁钱,死者不能用。
  开牛(驾牛):即开始驾牛耕种,进行春播。定西大部地区在农历二月初左右开始,故把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龙抬头”,实为“农”抬头。旧时在此日或播种前,选一吉日作为开播日,将牛(驴、马)赶到地中,将牛套在犁(耧)头上,人畜均朝向当日喜神之方,焚香、化纸、叩头以示祭。然后在平地上犁一“田”字,象征粮囤,意为春播即要开始,预示当年五谷丰登。此俗多已停用。

  伏犁:是庄稼夏收后,在三伏天及时犁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所以有民谚:“伏天划破皮,强于秋后犁几犁”,“伏里捣一椽,秋里犁半年” 。意为伏天犁地之重要。定西诸县在伏天抢时犁地1—2遍,群众叫晒土积墒,确保来年丰收,然后到秋分前犁一遍,打耱好后保墒过冬。

  播种:农谚有“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过后不停牛”,说明春播已全面开始,各地因地域、气候、自然环境的不同,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各异,播种时间各有前后,一般根据季节抢先不落后。不违农时之谚有:“土旺胡麻谷雨谷”;“小满高山糜,立夏透土皮” ;“一瓢二瓢(野生草莓),高山种荞”,“狗艳艳花儿开,山上种燕麦” 。

  倒茬:农谚有“种田茬倒顺,胜过多上粪”;“倒茬如上粪”;“茬不倒,吃不饱”;“糜茬青稞,雀儿喂不活”。合理倒茬,是农民种田夺丰收的重要方式,其最佳方式以豆科作物跟禾本科作物互倒,如蚕豆、扁豆下茬种麦最好。有的地方多以三倒茬最佳。

  轮歇:土地面积较多的地方及对不便耕作的远山薄地,当地农民多以轮歇方式进行耕种,即当年夏收后将地耕翻灭茬,伏天曝晒,再耕翻打耱,来年不种,待其地力恢复后于第三年再种庄稼,可保其丰收,俗称“铺地”。农谚有:“铺地洋麦,铺地艾(油菜),果子多着顶口袋”。

  赶麦场:西北地区麦黄(成熟)时间是由东向西渐次延伸扩展的。陕西关中一带小麦成熟开镰时,定西境内的小麦正处于灌浆期,于是,旧时人们此时成群结队相约组成割麦队伍下陕西,为“收麦如救火”、虎口夺粮的人家打工割麦,称为“赶麦场”,称赶麦场者为“麦客子”。

  畜养:定西人们对家畜饲养很注重优良品种,大多农村买牛首选第一胎,买马爱选第二胎,买猪多挑第三胎。俗谚曰:“头牛二马三窝子猪。”认为这样选的牲畜易饲养,存活率高,便于使役。有的农家对牲畜、家禽还有诸多禁忌,农历每月四、六日有不买卖,不屠宰,不交换的讲究,故有“四六不破圈”之说。此俗虽已少见,但在一些老年人中仍很忌讳。还有交易之俗,每当买卖大家畜成交后,卖方绝对将原有笼头缰绳带回。买马或骡子避头上长一撮小毛的,认为会带来厄运;买牛避前胛头上长旋毛,认为会带来晦气。

  闻母鸡鸣叫或公鸡初夜啼叫,认为不祥,多随时宰之;闻家犬放声长吼类似狼嗥,亦示不祥,多将其除之。

  使役:农民或脚户对家畜是非常看重和爱护的,常说:“庄稼汉一头牛,性命在里头。”故牛只许耕田而不许骑。不许用椿木棍打牲畜,认为“打一椿,瘦一冬;打两椿,瘦断筋”。在使役上遵从“不怕十日使,最怕一日累”的训戒。饲养牛时常以干土垫圈,饲养马则搭棚,谚语云:“牛怕圈湿马怕腥”。在适当的时日要停用牛马,意在养精蓄锐或防病保膘,如正月二十三日为牛马休息日,俗语曰:“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清明、谷雨和端午这三天,尽量要让大家畜休息,并灌以清油护养,名曰“祛伤痨”。俗语有:“老牛老驴生得苦,盼着清明谷雨五月五”。

  卧碌碡:庄稼打碾完后,若多家共用一场地者,农家集体做好吃喝共餐,祝一年丰收,说明农事告一段落,并把场上碌碡都滚放到场角一处摆放好,以待来年使用,俗称“卧碌碡”。

  工匠:

  各种工匠都有自己的习俗、禁忌,如木匠用的斧头、墨斗和拐尺,称为“上三件”,一般轻易不借人使用,尤忌避女人触摸。木匠中的高手一般在做家具的“卯”和“缝”时,不轻易示人观看。

  土匠挖窑时,反感他人指手划脚地干预,并要求周围环境安静,防止大的响声和震动;更避免说一些不吉利的“破”、“塌”、“跌”、“伤”等话。

  矿工称老鼠为“大师傅”,不仅不打,还要给予保护,认为有老鼠在巷道里跑,工人会有安全感。下窑背煤称“走巷”,塌方称“冒顶”或“片帮”,灯灭了称“谢(解)了”。在矿区不许宰牛,认为窑神太上老君骑的是青牛。下井时不许在井里哭泣、大声喧闹或怪腔怪调的呼喊。

  石匠錾磨子,先錾上扇,后錾下扇。与谈话时不许说带有“断”或“破”等字的话。

  铁匠打铁时,反感他人评头品足说长道短。正打铁时,忌讳女人到炉跟前来站立或打扰。

  盖房上梁要选吉日、吉时,要挂红布(今多用红绸(缎)被面),贴对联,鸣放鞭炮,烧香叩头。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18
  定西民俗节日

  腊月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的歌谣。是日晚上约八点左右,户户提前备灶书(用黄表纸书写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麦牙糖和豆糖之类)、灶干粮(烙饼)、灶马(黄表纸上印有备鞍的马),并备一碟碎麦草,拌几粒豆,子均供于灶神牌位之前焚烧,意示送灶爷上天庭。民间传说灶爷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腊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过了腊月二十三,已接近春节,家家户户购置年货,制作食品菜肴,拆洗衣服,打扫房屋,准备过大年。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日城乡居民家家蒸月饼,以示全家团圆。武威人的月饼是发面蒸的,如倒覆的脸盆大,种类繁多,有分层月饼、拧丝月饼、对瓣月饼、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来”的俗语,意思是八月已经秋收,食物丰盛。亲友之间,互赠月饼,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洁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内,摆设香案,供上月饼及瓜果等祭品,点蜡燃香,全家围坐赏月。少许,由主妇切开月饼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饼,谈笑风生,颇有情趣。相传祭月神供的西瓜,须剜成锯齿形的两个瓣,如家中有孕妇,可数瓜牙数预测男女,奇数生男,偶数生女。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来”的说法,男女青少年身着时兴的夏装,尽情游玩。青年妇女讲究绣香草荷包,缀上流苏,赠送亲友。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下午,城乡居民成群结伴,游览寺庙,旧时游海子,现在海水干涸,庙宇也毁于地震,改游文庙、古钟楼、雷台、海藏公园、西郊公园等。小孩到野外攀树折枝,编制柳帽,以预防暑气。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旧时在这天晚上,姑娘和年轻媳妇们坐在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据说这样可以把手笨的人练得灵巧。此俗现已不存。唯城内剧团,每年照例上演神话剧《天河配》。四乡居民蜂拥而至,场场爆满,至七月下旬停演。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时令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扫墓祭祖,谓之“春祭”。武威城乡习俗,凡有坟莹者,须于清明前一、二天到坟上供祭品、烧纸钱、添土;无坟茎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间,到郊外或于自家门前、街道巷口烧纸钱。禁忌在清明节当日上坟、烧纸。传说当日烧的纸钱就成铁钱,死者不能用。
  开牛(驾牛):即开始驾牛耕种,进行春播。定西大部地区在农历二月初左右开始,故把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龙抬头”,实为“农”抬头。旧时在此日或播种前,选一吉日作为开播日,将牛(驴、马)赶到地中,将牛套在犁(耧)头上,人畜均朝向当日喜神之方,焚香、化纸、叩头以示祭。然后在平地上犁一“田”字,象征粮囤,意为春播即要开始,预示当年五谷丰登。此俗多已停用。

  伏犁:是庄稼夏收后,在三伏天及时犁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所以有民谚:“伏天划破皮,强于秋后犁几犁”,“伏里捣一椽,秋里犁半年” 。意为伏天犁地之重要。定西诸县在伏天抢时犁地1—2遍,群众叫晒土积墒,确保来年丰收,然后到秋分前犁一遍,打耱好后保墒过冬。

  播种:农谚有“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过后不停牛”,说明春播已全面开始,各地因地域、气候、自然环境的不同,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各异,播种时间各有前后,一般根据季节抢先不落后。不违农时之谚有:“土旺胡麻谷雨谷”;“小满高山糜,立夏透土皮” ;“一瓢二瓢(野生草莓),高山种荞”,“狗艳艳花儿开,山上种燕麦” 。

  倒茬:农谚有“种田茬倒顺,胜过多上粪”;“倒茬如上粪”;“茬不倒,吃不饱”;“糜茬青稞,雀儿喂不活”。合理倒茬,是农民种田夺丰收的重要方式,其最佳方式以豆科作物跟禾本科作物互倒,如蚕豆、扁豆下茬种麦最好。有的地方多以三倒茬最佳。

  轮歇:土地面积较多的地方及对不便耕作的远山薄地,当地农民多以轮歇方式进行耕种,即当年夏收后将地耕翻灭茬,伏天曝晒,再耕翻打耱,来年不种,待其地力恢复后于第三年再种庄稼,可保其丰收,俗称“铺地”。农谚有:“铺地洋麦,铺地艾(油菜),果子多着顶口袋”。

  赶麦场:西北地区麦黄(成熟)时间是由东向西渐次延伸扩展的。陕西关中一带小麦成熟开镰时,定西境内的小麦正处于灌浆期,于是,旧时人们此时成群结队相约组成割麦队伍下陕西,为“收麦如救火”、虎口夺粮的人家打工割麦,称为“赶麦场”,称赶麦场者为“麦客子”。

  畜养:定西人们对家畜饲养很注重优良品种,大多农村买牛首选第一胎,买马爱选第二胎,买猪多挑第三胎。俗谚曰:“头牛二马三窝子猪。”认为这样选的牲畜易饲养,存活率高,便于使役。有的农家对牲畜、家禽还有诸多禁忌,农历每月四、六日有不买卖,不屠宰,不交换的讲究,故有“四六不破圈”之说。此俗虽已少见,但在一些老年人中仍很忌讳。还有交易之俗,每当买卖大家畜成交后,卖方绝对将原有笼头缰绳带回。买马或骡子避头上长一撮小毛的,认为会带来厄运;买牛避前胛头上长旋毛,认为会带来晦气。

  闻母鸡鸣叫或公鸡初夜啼叫,认为不祥,多随时宰之;闻家犬放声长吼类似狼嗥,亦示不祥,多将其除之。

  使役:农民或脚户对家畜是非常看重和爱护的,常说:“庄稼汉一头牛,性命在里头。”故牛只许耕田而不许骑。不许用椿木棍打牲畜,认为“打一椿,瘦一冬;打两椿,瘦断筋”。在使役上遵从“不怕十日使,最怕一日累”的训戒。饲养牛时常以干土垫圈,饲养马则搭棚,谚语云:“牛怕圈湿马怕腥”。在适当的时日要停用牛马,意在养精蓄锐或防病保膘,如正月二十三日为牛马休息日,俗语曰:“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清明、谷雨和端午这三天,尽量要让大家畜休息,并灌以清油护养,名曰“祛伤痨”。俗语有:“老牛老驴生得苦,盼着清明谷雨五月五”。

  卧碌碡:庄稼打碾完后,若多家共用一场地者,农家集体做好吃喝共餐,祝一年丰收,说明农事告一段落,并把场上碌碡都滚放到场角一处摆放好,以待来年使用,俗称“卧碌碡”。

  工匠:

  各种工匠都有自己的习俗、禁忌,如木匠用的斧头、墨斗和拐尺,称为“上三件”,一般轻易不借人使用,尤忌避女人触摸。木匠中的高手一般在做家具的“卯”和“缝”时,不轻易示人观看。

  土匠挖窑时,反感他人指手划脚地干预,并要求周围环境安静,防止大的响声和震动;更避免说一些不吉利的“破”、“塌”、“跌”、“伤”等话。

  矿工称老鼠为“大师傅”,不仅不打,还要给予保护,认为有老鼠在巷道里跑,工人会有安全感。下窑背煤称“走巷”,塌方称“冒顶”或“片帮”,灯灭了称“谢(解)了”。在矿区不许宰牛,认为窑神太上老君骑的是青牛。下井时不许在井里哭泣、大声喧闹或怪腔怪调的呼喊。

  石匠錾磨子,先錾上扇,后錾下扇。与谈话时不许说带有“断”或“破”等字的话。

  铁匠打铁时,反感他人评头品足说长道短。正打铁时,忌讳女人到炉跟前来站立或打扰。

  盖房上梁要选吉日、吉时,要挂红布(今多用红绸(缎)被面),贴对联,鸣放鞭炮,烧香叩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