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成长过程中减少与父母的肢体接触是人性本能还是社会观念造成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7-25

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耻”文化思想,以及孩子成长的特性。

东方国家都有些羞耻方面的教育,不接受孩子长大了还和家长腻歪,特别是异性之间,父亲亲吻18岁的女儿,母亲揉捏18岁的儿子,这画面都会让有中国思维的人脑子里延伸出很多想法。

而且,中国人不信仰基督教,并不认为孩子是神赐给父母的,五六十年代的人,思想还停留在孩子是父母的养老工具,甚至在一些人眼里,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人是不会亲吻私家车或者拥抱爱抚耕地的牛的。

另外,中国人讲究的爱,是内敛和深沉,尤其是真爱,如果是假爱的话,更不要说什么身体接触了。喜欢一个人,碰到他的小手指,都觉得欢喜,而讨厌一个人,只要他活在这个地球,都恨他污染了大气,这话除了用在爱情上,也适用于亲情。

很多亲情其实掺杂了物质,利益,不合理的期待,早就与爱无关了。而即使是从小常常被父母亲吻的子女,在接受了这么多年的耻文化之后,对着父母的老脸,恐怕也下不去嘴,双方都会尴尬。

人长大的过程就是和母体分离的过程,早期小孩子柔弱无力,需要父母介入才能生存,必须依赖父母,慢慢建立自我。成年后独立了,有了自己的边界,也就有了维护领土独立的能力和必要。

身体上的接触,连老夫妻这种最亲密的关系,互相都没有亲吻拥抱了,更何况除了血缘亲近,其他关系更加疏远的异性亲属。这是成长与独立的成果。

总的来讲,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疏离,是规则底线,是道德的原则,孩子主动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是他们成熟的表现。而父母肯放手让这一切自然的发生,那是父母真正成熟的表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