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质疑”只是开始(附思维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浅薄》这本探讨互联网对思维影响的书里,有一个核心观点:人们接收信息的载体会塑造大脑神经元的联接方式,从而改变人们思考的模式。

语言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亦是如此。它不仅是表达工具,还会塑造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存在着许多以煽动性为目的的观点文章。如果长期习惯、并顺应这种缺乏严谨论证的语境,可能也会导致你倾向于情绪化地作出主观评价,而无法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抵抗这种“简单粗暴”的观点式文章的侵蚀。

批判性思维固然是好,但在学习L先生智识营第三课之前, 我只是从字面上浅显地理解——批判性思维,就是对任何事情先提出质疑。

这个“粗暴”的理解或许在看营销号的文章「暂时有效」,但如果跟同事讨论或跟朋友交流,总是用一种“挑刺”的语气质疑别人,却容易变成“对话终结者”。

大多数人不喜欢跟只会「挑问题」的人相处,当「批判」方式不对,就变成「抬杠」——对讨论结果没有帮助,只有无谓的争吵。

这也是自己早期对批判性思维最大的误解——为了「批判」而批判 ,显得自己特别与众不同、独立思考的一种自我炫耀。

而通过学习L先生「元认知:批判性思维」的这堂课,我也开始意识到批判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达成双方的「共识」——全面拓宽自己思考,更高维度的新观点。

因此,今天的课程学习心得,也从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如何借用两个认知筛工具实现:


1. 如何独立思考,客观审视互联网各种信息。

发挥批判性思维的最基础作用,避免变成被舆论裹挟和操控的工具。

2. 有效地提升自己论证的严谨性。

避免自己被同化成情绪化主导思考的人,并学会吸收不同角度的信息。

3. 让沟通、探讨更有效,提升职场专业素养。 

不要让无效的争吵变成工作的主题,更主动地让双方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


1. Process On绘制,如需「可编辑」的源文件, 点击这里(请电脑端打开)

2. 文末附有完整思维图示,手机端可能被压缩,建议电脑打开。


这个认知筛非常简单,就是通过what、why、who、where、when、how五个维度,对信息进行拆解和一一对应分析。操作简单,合适在以下场景快速应用:

1. 看一篇文章时,其呈现的内容有哪些需进一步考证。

2. 讨论工作时,对方展示的信息是否足以支撑接下来的决策是正确的。



事实和观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客观,后者是主观。但并不要因为看到“客观”就认为事实就一定比观点更好。

两者同样重要。只是呈现事实不一定有意义,尤其是在数据分析上,如果只是罗列一堆数据没有分析而推论观点,数据就无法发挥作用。

区分两者的意义并不是找出孰优孰劣,而是帮助我们判断接下来如何解读这个信息。

对于客观事实,可信度可能更高,可以省下去考证的工作(只是可能,因为事实的呈现形式也会影响可信度,具体在“HOW”会分析)。

如果是观点的话,就要停下来细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合理吗(即“WHY”)?如果对一个观点没有任何一丝存疑,直接全盘接受,就很容易让自己的“大脑”变得越来越懒。



区分了事实和观点后,接下来就可以对观点提出“WHY”,即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论证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课程重点提及了三种:

1. 个例是否能作为证明?

世间总能找出不同对立面的个例(个案或案例)。

当你看到一篇文章只通过若干个例就得出结论,那就要警惕这篇文章的质量了。

当你在会议室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只用个例作为支撑,可能很快就被其它个例反驳,然后你再用个例反驳,最后就是各说各话。

但个例并不代表它就不能用于讨论之中,以A、B两人讨论为例,可以这么厘清个例对观点的支撑作用:

首先,个例只能用于说明,不能用于论证。

当观点确定为真,可以使用个例作为说明。个例的作用是让抽象的观点更加具体化,方便大家理解。当A提出“幸存者理论”时,举了一个他工作的例子,此时就是说明。

当观点未明确为真,就不能用个例来论证,因为个例不能作为论据。当A用了个例作为论据,B反驳时,应该直接针对其论点和论证过程来探讨。如果针对个例就会出现上面说的,互相举反例说到天亮都结束不了。

而往往在工作中,没有结论的会议讨论是最让人烦的。

其次,个例只能用于类比,不能推及整体。

用作类比也有一个前提,即两者的成立条件是一致的。这一点很关键,可以帮你判断许多“诡辩”。

例如领导A让员工B要接手一项难度很高工作,但并不是他职责范围内。领导A用了一个类比,说如果是大老板分配了难度很高的工作给他,他也得接受,同理,员工B也得接受。

咋听下来,似乎有理,但实际上大老板分配的工作和领导A分配的工作在难度上是一致的吗?这就需要去探究了。

同时,用个体来推及整体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地域黑”。因为个体来说明整体的特性往往不成立,是因为整体还存在许多不同的个例的特点。就像许多纯鸡汤文会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大道理,却忽略了这个大道理成立的前提和适用范围是极其有限的。



2. 我们可以有态度,但不要掺杂到判断中。

例如:之前我看舒淇主演的《聂隐娘》,但因为个人喜欢科幻电影,不喜欢看文艺片,所以没有太多感触,但这不代表《聂隐娘》这部文艺电影就不好。

我不喜欢看文艺片——这是我的态度,个人对事物的一种纯粹主观感受;但不代表文艺片不好——这是我的判断,个人综合各种因素对事物作出的综合评价。

但往往我们总是把评价跟判断混合在一起——我们不喜欢的,就一定是不好的。

这种混合会导致许多讨论最后变成无谓的争吵或是抬杠,并且很难得出结论。因为态度是无法且没必要讨论的。喜好真的是非常“个人”、“主观”,无需强制自己随时妥协、改变。

判断是有一套相对客观的普适标准来决定其价值。这套普适标准是基于许多人的共识积累,甚至形成一套科学的规范。

明确了这点,在工作会议上的讨论就会有新的出口,例如讨论一个活动做不做,不要仅凭自己的喜好、过去经验来决定,而是共同找出在现有资源、产品阶段,决定这个活动价值的共同标准,然后以此探讨活动是否做、如何做,这个会议讨论才有质量。


3. 避免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因为两个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了先后次序,大脑就很容易“误会”为两者是因果关系,其实可能就是巧合,或是有真正的原因隐藏起来没发现。

这在许多工作决策中经常发现。例如这个月部门的业绩不好,刚好业务同事出差次数少,领导就认为是因为不够勤奋,接下来就制定了各种出差考核指标。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呢?还是因为市场推广疲弱减少了愿意预约上门演示的机会?


正如上文所言,即使是一个事实,都不能绝对判断为“真”。因为很多事实都会被包装:

1. 只呈现片面的信息,误导大家的看法。因此在对一篇文章只呈现单方面信息时,可以尝试去找找有无反面的观点,进行综合考虑。

2. 把观点包装成事实。汉语博大精深,许多同义词对不同情绪的调动差异都很大,因此要谨慎一些伪装成事实的观点。


这三个维度相对比较简单,可以统一理解为信息的出处:时效性、来源、提出者。


上面的5W1H模型在判断一篇文章和工作讨论时,可以快速应用。接下来的图尔敏模型会更加深入地探讨论证的逻辑。我个人认为可以适用于:

1. 让自己思考、表达观点时更加严谨。推导出更具可操作性的结论,而不是错漏百出或空泛的大道理。

2. 主动地去挖掘对方的隐藏的逻辑,进一步引导讨论的节奏,最后达成共识。

第一、当我们说出因为……所以……时,中间是省略了一个非常复杂推导过程。

因为即前提,所以即结论。那当我们在做一个决策,思考一个问题时,不要简单地只是受脑海里的一句“因为所以”而支配,而是可以如下图列出骨架、支撑、反驳、限定。

举个例子:

在最近一次工作讨论中,A说到因为内容营销是To B领域最流行的营销方式,近期部门销售线索少,所以建议部门增加预算到这项工作中。

那如何让A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呢?

首先,骨架就是因为……所以……能成立的最核心假设。即A的观点是建立在“流行的营销方式,就一定适用本公司产品”这个假设成立基础上。

其次,反驳就是对骨架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一驳斥。流行的营销方式是否对产品特点有要求,是否大公司才有足够资源做好?

再次,针对驳斥,支撑进一步论证骨架的合理性。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大部分企业已经行之有效了;本公司有一个产品是典型的TO B领域应用……

最后,综合所有,得出限定范围,因为许多假设、理论成立都有应用的范围。例如要发挥内容营销的作用,产品必须符合什么特点,推广预算需要达到多少。

综合以上内容,这个例子中,A最后呈现的结论应该就是,以xx产品做测试,投入xxx预算,配合具备xxx能力的人员,来尝试最新的内容营销。

第二,主动找出对方隐含的假设,引导达成共识。

找出对方隐含的假设并不是为了攻击对方论证的错误,而是步步引导双方能够在更透明而不是互相猜测的讨论环境中,快速找到解决对策。

正如上面的例子,如果A在会议上只是简单地提出因为内容营销流行,所以要做这件事。那么我们就要主动去挖掘A这个推论的骨架(假设)——“流行的营销方式,就一定适用本公司产品”。

找到后,如果以“否定为目标”,就很容易变成用“嘲讽”地语气指责对方思考不周到。

更有效地解决部门推广难题,只靠否定和嘲讽别人的想法无法实现的。应该转化为“找出共识”的角度来进一步引导A分享观点——“我不能确定流行的营销策略就是合适公司的产品,你能否再展开讲讲,这个营销策略需要怎么做才能更好的符合现阶段产品的资源限制”。

接下来的讨论可能可以延续,或者A也没想清楚,但起码大家已经达成了一定共识——“可以做”或“行不通”。



批判性思维还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方式,本文仅是一篇简要的课程知识复盘,难以全部展开;也不是我总结完这篇心得后,就能立马牢牢掌握,还需要更多时间去训练。

但我最直接的收获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第一,自己尚未掌握全部信息做严谨论证时,不要轻易提出绝对性的断言,说不定就有一个批判性思维高手将我批的体无完肤,哈哈。少一点无意义的评价,也可以让现在互联网社会少些戾气。

第二,讨论应该是以达成“共识”,寻找更全面的新观点为目的,而不是一味坚持自己的理念说服对方。这可以不仅让同事关系更和谐,开会吵架很难做到对事对人,真是很伤感情啊。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自己思考的深度,从多角度得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观点。毕竟,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而不是说服别人。


思维图内容是学习【L先生说智识营】课程,并结合自己工作生活做的心得笔记。

并不是完整全部复刻课程,有兴趣了解全部内容的朋友可以自行去上课哦~

建议电脑端打开,手机端可能被压缩不清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