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

  1、初步了解面粉的特性,感知面粉加了水再用双手揉捏后会变成面团的变化。

  2、能通过观察、探索等方法认识面粉特性。

  3、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乐于表达交流。

   【活动准备 】

  经验准备:《大馒头》儿歌。

  教具:面粉制品图片展示PPT。干面粉若干、水、水杯各一份。

  学具:人手一份干面粉,每桌一盆水、水杯人手一个。

  其他准备:每桌一块一次性桌布铺好,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擦手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

   一、感知面粉的特性。

  1、让幼儿观察:你们看盘子里有什么?

  2、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用眼睛看一看,面粉长得什么样子?用手捏一捏,说一说面粉又是什么样子?

  3、在幼儿表达基础上,引导幼儿 小结:面粉是白色的、细细的、软软的,没有气味。

   二、感知面团的特性。

  1、提出问题:面粉如何变成面团?

  2、自主探索:幼儿尝试往面粉里加一次水,并揉和,说说面粉发生了什么变化?

  3、 小结并记录:面粉加水后揉和会变成像橡皮泥一样的面团。

  4、讨论交流:大家做出来的面团摸起来一样嘛?为什么?

  5、 小结并记录:加入的水多,揉成的面团软。加入的水少,揉成的面团硬。

   三、延伸活动

  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样?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好吗?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儿歌能理解儿歌大意,了解小狗的食性。

  2、学习使用“黑黝黝”词语说完整的话

  3、认识重点字词,“小花狗”、“眼睛”、“骨头”。

  活动准备:

  教学大范例

  字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字词,和字宝宝问好!

  二、声音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汪汪”谁呀?

  对了,是小狗,小狗你在哪里呢?快出来吧?我藏在儿歌里呢?

  2、原来小狗藏在儿歌里,那我们就把小狗找出来和他问问好吧!一起来和小狗学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做《小花狗》

  先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念一遍,听听儿歌里说了什么?(老师出示大范例,边指边念儿歌)

  三、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1、儿歌念完后提问: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儿歌里说了什么?

  小花狗蹲在哪里?

  小花狗长什么样?(启发幼儿说狗的耳朵是竖起来还是耷拉下去,有几条腿,几只眼睛?

  2、我们就来一起学学儿歌,老师先念一遍,小朋友再念一遍。

  3、引导幼儿完整的跟着老师学习儿歌。

  四、学说黑黝黝的完整的话。

  1、你们知道小花狗的眼睛怎么样吗?(黑黝黝)

  2、那还有什么小动物的眼睛黑黝黝的呢?

  那还有什么东西是黑黝黝的呢?(引导幼儿说“我的什么黑黝黝,如头发、衣服、裤子等)

  五、学习新字词

  1、老师指着大范例中的小狗眼睛说:“这是小花狗的什么呀?”“眼睛”对极了,眼睛字宝宝也在我们班做客了,瞧!和它问问好吧!

  2、小花狗吃什么?骨头,学习骨头字宝宝。

  六、游戏“变魔术”复习巩固字宝宝。

  七、几天再读一遍儿歌并引导幼儿和字宝宝再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户外活动时玩赶运狗粮的游戏巩固儿歌。

  引导幼儿学习“小花狗”的歌曲。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鸡蛋的外形特征和作用。

  2.学习剥鸡蛋的方法。

  活动准备

  1.鸡蛋、碗、筷、勺等

  2.用不同烹饪方法煮的鸡蛋。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出示用布盖好的篮子,让幼儿猜猜篮子里可能有什么,轻轻触摸后再猜一猜。

  2.认识鸡蛋。

  (1)出示鸡蛋,让幼儿和蛋宝宝打招呼。教师问:“篮子里有多少个鸡蛋?”(篮子里有许多鸡蛋。)

  (2)请幼儿说一说拿或放鸡蛋时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3)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说说鸡蛋是什么样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教师问:“鸡蛋里面有什么?怎样可以看到鸡蛋里面?”幼儿回答后教师敲开蛋壳,把鸡蛋打在碗里,让幼儿观察鸡蛋清和蛋黄,说一说它们像什么。

  (4)教师搅拌鸡蛋,让幼儿观察搅拌后的样子。

  3.品尝鸡蛋。

  (1)提供用不同烹饪方法做的鸡蛋。请幼儿观察煮熟后的鸡蛋有什么变化。

  (2)教幼儿剥熟蛋的方法。鼓励幼儿在吃鸡蛋时自己动手剥蛋壳。请幼儿品尝熟鸡蛋,告诉幼儿鸡蛋很有营养,每天吃1-2个鸡蛋对身体有好处。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及分析

  关爱别人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必不可少的话题,怎么将这份“爱”传递给4-5岁的幼儿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这值得我们教育者思考。此节活动《乖乖的礼物树》是在班级开展主题《快乐好伙伴》中的原创教学活动之一。在这个主题中,孩子们寻找着自己的好朋友,发现好朋友身上的优缺点。于是,教学活动《乖乖的礼物树》的呈现让孩子们在童趣的故事中寻找“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子?”“为什么乖乖会有这么多的好朋友?”的答案,进而迁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初步了解和小朋友相处的好方法,知道平时要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这样朋友会越来越多。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名称:《乖乖的礼物树》(语言——讲述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画面的线索进行大胆的猜想和讲述;

  2、感受朋友多带来的快乐,知道应关心、帮助朋友;

  3、乐意参与讲述活动,尝试完整讲述自己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生日、收礼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学课件《乖乖的礼物树》、电脑、多媒体设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礼物树画面,迁移幼儿的经验,激发讲述的兴趣。

  教师:今年你庆祝过生日了吗?有没有收到礼物?谁愿意说一说,你收到的是什么礼物,谁送的?(迁移幼儿经验进行讲述)有没有收到好朋友的礼物?是什么礼物?你收到礼物后,心里感觉怎么样啊?(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有一只小兔子名字叫乖乖,要过生日了,(出示礼物树画面),他收到了好多好多的礼物。这些礼物都是乖乖的好朋友送的。请看仔细,说清楚,乖乖收到了哪些礼物?(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大胆讲述,尝试完整说一说:小兔子收到了XX)这些礼物可能是哪些朋友送的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这可能是XX送给她的)

  教师:我们一看是谁送的,有XX,有XX,有XX,……,还有XX,小兔的朋友真多!到底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呢,有这么多的朋友呀!我们一看吧!

  (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小兔有很多朋友)

  2、逐页观察画面,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理解画面内容。

  (1)出示小兔遇到小猴的画面。

  教师:有一天,小兔乖乖看见了——(小猴)。请你看仔细,说清楚小猴怎么了?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

  教师:是啊,这些事会让人很伤心。你觉得小兔乖乖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教师:我们看看书上的小兔是怎么关心小猴的,小猴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大胆讲述)

  (2)出示小兔遇到熊奶奶的画面。

  教师:过了几天,小兔乖乖又遇到了谁?你觉得熊奶奶怎么了?如果你是小兔乖乖,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与讲述)

  教师:一看小兔乖乖是怎么关心熊奶奶的,熊奶奶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大胆讲述)

  (3)出示小兔遇到小猪的画面。

  教师:又有一天,小兔乖乖遇到了——(小猪)。小猪心情怎么样?可能有什么开心的事呢?(幼儿猜想)

  教师:朋友遇到这么开心的事情,小兔乖乖会怎么做?(迁移幼儿经验)

  教师:小兔乖乖这时怎么做的呢,我们一看吧。(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尝试完整讲述)

  3、师幼共同。

  教师:你觉得乖乖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呢?(幼儿大胆讲述)

  师幼共同:乖乖是一只喜欢帮助朋友的、善良的、好心的小兔。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会关心朋友的小兔乖乖,请你将乖乖介绍给你其他的好朋友!

  三、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乖乖的礼物树》重点关注孩子的主动学习,让孩子们充分读图,发现画面上的秘密,在此基础上,自己发现小兔乖乖做了哪些事情,进而前后联系,得出为什么小兔乖乖会有这么多的好朋友。

  活动从孩子的经验出发,以孩子过生日的经验导入,让孩子有话可说。

  接下来,教师结合ppt进行逐页展示,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充分读图,展开自己的想象,充分感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也是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将孩子放在主体地位,教师退在孩子的后面,借助课件让孩子自己去说画面、聊情节,过程中有互动,有交流,这一个环节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孩子们大胆想象、大声交流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画面了解了小兔乖乖干些什么,才为最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子”做经验支撑。

  最后,教师和孩子共同这只可爱的小兔子,而这些也来源于孩子,孩子们结合前面的故事说己的理由。

  整个活动真正交于幼儿,教师通过建构一个一个鹰架,让孩子有发现,有收获。此节活动形式较好的吸引着孩子们,活动内容也从孩子的经验、发展水平出发。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总能听到孩子们大声说己的发现,借助课件形式让孩子们更好的读图,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经验,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注重每一个孩子的大胆讲述,促进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

小班教案 篇5

  【辅导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宽容、宽容的必要与意义和怎样做到宽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再现、事例分析和参与互动体验宽容的重要与必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体验与互动中产生共感,宽容是美德,更是人际交往的法宝,以此达到共鸣,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宽容的意义和怎样做到宽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在课堂中产生共鸣,由理性认识上长升到具体行动,达到心动和动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辅导过程】

  一、活动与猜想

  导语:今天,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如果拿牙签在一个鼓起的气球上扎洞将气放完,要求不能发出爆破声,那么在哪个部位上扎比较好?扎在哪个部分上容易爆破?为什么?

  通过同学们请思考,我们知道:

  气球最薄的地方,也是张力最大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最容易爆破的'?而人对什么方面会表现的最为敏感呢?往往在人的缺点和不足表现的也最敏感、最脆弱,一碰即破,是碰不得的。否则就会情致他人和自己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宽容应该是彼此的,相互的,面对他人的弱点与不足,我们需要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学会宽容。哪位同学愿意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什么是宽容?

  二、心动与行动

  (一)、宽容的概念:

  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即容许他人有判断和行动的自由,对于不同自己和传统观念的见解能够耐心公正地予以容忍。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做人的大气,是一种难得的胸怀,它的意义不在于如何给人家让路,而在于怎样接受那些烦人烦心的人与事。马克吐温说:“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容。”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这是正常的,但如何保持愉快的心境,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讲,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但是有些问题我们不采用正确的方式解决,就会影响心情,破坏我们的友谊,亲情,甚至以后的事业发展。来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播放录像)

  故事情节:小楠和璐璐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突然有一天她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小楠把璐璐刚买的文曲星不小心给弄坏了,假如你是璐璐,你会怎么样?作为小楠,又该如何做呢?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们接着来看事情的发展(播放录像):同一件事情,只要能够换一种心态和处事的方法,不仅将矛盾转化的很好,而且也没有伤害俩个人之间的友情。可见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厚、包容,不计较,这也是保持自己和创他人情绪愉快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事发生:一天小C与小B在教室疯闹,无意间把小A的书打落到地上,小C、小B并未注意,跑了出去,小A发现后,转身把小B、小C的书丢在地上,当小C与小B知道后,就对小A大打出手。)

  在历史上,也不乏宽容的事例,从古人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宽容大度之举: 故事: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从古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宽容与理解对于做人、处世的重要。正所谓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它能让你得到了更多的朋友,拥有了更多的友谊,更让你有一颗愉快的心境,保持平我和心态在。宽容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之人,每个人也不可能从来都不做错事,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因而人与人之间宽容是必要的,即宽容的意义在于:

  (二)、为什么要宽容

  一是适度的宽容,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宽容对于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可以有效防止事态扩大而加剧矛盾,避免产生严重后果;三是宽容他人,才能悦纳自己。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同样,不宽容就会导致生理上的变化: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难于解脱,极易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等。紧张心理的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贻害身心健康。有的过激者甚至失去理智而酿成祸端,造成严重后果。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虽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但他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对才能胜过他的诸葛亮始终耿耿于怀,最后不宽容,将自己逼上一条狭路 ,临终前,他还怨恨老天爷不公平,说:“既生瑜,何生亮?”

  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宽容自己的人,也不会对别人宽容;同样不会宽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宽容了别人,等于善待了自己。可见,做到宽容是多么的重要,那如何做到宽容呢?

  三、互动空间

  学会宽容,就要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丽。不能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与不足。来看学会宽容之说文解字:我们来看 “怒”和“恕”这两个字。为什么要“怒”?怎样能做到“恕”?“怒”字是由一个“奴”和一个“心”字组成,也就是说发怒的人心是被奴隶着的;“恕”字是由一个“如”和一个“心”字组成,即孔子所说的“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人家想。

  首先,宽容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这样一件发生在动物身上的事:一只被主人很看好、很喜欢的波斯猫,有一天主人觉得电视很好看,就很想让猫也来看。于是把猫抱到电视前让它看,猫死命不从,结果主人硬是把猫按在桌子上让它学看电视;又有一天,主人买了一只仓鼠,希望猫能去抓仓鼠,结果,猫被仓鼠吓到,仓鼠也被猫吓到,一猫一鼠就这样满屋子跑着,渐渐的,两动物越来越熟了,常常会在一起玩,猫还会帮仓鼠舔毛。仓鼠的胆子越来越大。有一天,竟然跑到猫的食盆去吃罐头,这下子,仓鼠真的太过份了,猫非常的生气,于是,猫就把仓鼠叼起来,这一家人都以为“终于要被吃掉了”原来是.....猫很生气的把仓鼠叼到电视前面,并用两只前脚用力的压住仓鼠----要仓鼠看电视。

  其次,宽容要善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官渡一战,曹操彻底打败了袁绍,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其中包括不少自己的部下过去写给袁绍的表忠信。不少信吹捧袁绍而贬低曹操,表示希望投袁。谋士建议将这些二心的人抓来统统杀掉,以儆效尤者。那些曾叛曹投袁的将士,亦惶惶不可终日。而曹操却下令烧掉这些信,不追究任何人的过失,说:“大战在即,敌强我弱,连我亦自身难保,何况属下将士呢?谋个好出路,人之常情也”可见曹操能站在将士的角度作换位思考。

  最后,宽容应该做到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当年,陶行知先生(民主主义教育家,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行知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颗糖给了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

  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打他。”陶先生又拿出第四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说着,就走出了办公室。

  当然,学会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也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宽容是有限的,是有原则的,宽容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宽容更应是彼此的,相互的,下面,就借助“此时我宽容栏目”,宽容你要宽容的人,倾诉你我心声:

  现在,热线已开通,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的心声:

  四、画龙点睛

  总结:人与人之间总少不了磨擦,请多一分宽容,少一分的埋怨,让我们用一颗宽容大度的胸怀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那生活和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完美。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你我宽容了彼此, 拥有了朋友;人--不可能人人完美,请你多一份宽容;事--不可能事事顺心,请你多一份宽心!(配乐朗诵)

  五、真实自我(测测你的宽容度):

  请对下列问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

  1、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

  2、碰到熟人,当我向他打招呼而他视若无睹时,最令我难堪。

  3、我讨厌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活、工作。

  4、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

  5、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

  6、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共事真是一种痛苦。

  7、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喜欢嘲讽他人。

  8、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总能得到领导的重用。

  9、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人窝火。

  10、我不能忍受上课时老师为迁就差生而把讲课的速度放慢。

  11、有不少人明明方法不对,还非要别人按着他的意见行事。

  12、和事事争强好胜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紧张。

  13、我不喜欢独断专行的领导。

  14、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而我觉得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15、和怨天尤人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生活也变得灰暗。

  16、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的工作百般挑剔,而不顾及别人的情绪。

  17、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时,我会大发雷霆。

  18、有些蛮横无礼的人常常事事畅通无阻,这真令我看不惯。

  每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13--18分,说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强自己的灵活性,培养宽容精神;

  7--12分,表明你具有常人的心态,尽管时时碰到难相处的人,有时也会被他们的态度所激怒,但总的来说尚能容忍;

  0--6分,说明外界的纷繁复杂很难左右你平和的心态。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有节奏地对唱,体验歌唱与交流的快乐。

  2、尝试根据生活经验续编歌词,并创造性地对唱。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认识许多常见动物,并了解这些动物的典型特征。

  2、大象、白兔、鸭子和公鸡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学习小动物的动作,吸引小朋友。

  师: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小动物的动作,一起来学一学。

  (二)发声练习

  二、直接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师:“刚才啊,老师做的几个动作里面什么动物的鼻子最长啊?”。

  师:“是大象啊,鼻子长,是大象。”(出示大象图片)

  师:“那哪个小动物的耳朵长啊?”

  师:“嗯,是白兔。耳朵长,是白兔。”(出示小白兔图片)

  小结:大象的鼻子最长,小白兔的耳朵最长

  三、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学习念歌词。

  (一)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幼儿在练习中进一步熟悉歌曲的节奏与歌词。

  师:“现在你们跟老师有节奏地,一句一句地来念歌词。

  师:“我们边念歌词边比动作来一遍,看看哪个小朋友做的最漂亮。

  四:教师示范唱,幼儿学习。

  师:现在老师唱一句小朋友跟老师唱一句,要唱出来。

  师:我们加上动作再来一遍吧!

  五、教师用歌声问,引导幼儿用歌声回答。

  师:“现在呢,老师唱第一句,小朋友唱第二句,好吗?”

  师:比如说老师唱“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小朋友叫要唱“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知道了吗?

  六、引导幼儿学习续编歌词。

  1、出示小鸡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习续编歌词。

  师:“小鸡的嘴巴是不是尖尖的。”

  师:“嘴巴尖啊,嗯,那我们可以把它编进去。

  师:“我们一起来把编的唱一唱。”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实物鼓励幼儿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水果挂饰(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4、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水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梨子、紫葡萄、绿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1、给苹果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

  2、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3、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5、“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6、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7、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三、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水果歌》游戏。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

  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s(" alt="小班语言小花狗教案" loading="lazy">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