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的人有什么讲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7
信佛的人日常生活有何忌讳 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结果弄成脏乱和容易引起燃烧的危险。 在家的女信徒,在生理期间,不敢进入寺院礼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诵经、打坐、念佛,其实这是低级鬼神的禁忌。因为鬼神怕见血污,所以,容易见血发嗔。鬼神嗜血食,见血起贪,可是生理的经血,不是鲜血,因此而有被侮辱和作弄的反应;所以,生理期的女性,进入神鬼的宗祠、庙宇、殿堂,可能引起不良的后果。至于佛教的沙弥尼、比丘尼,以及近住优婆夷,都是生活于寺院,每天与经像、法物为伴的女性修行人,从未由于生理期间,发生所谓冲克的问题而带来灾难的。 在家供佛,设立佛坛,通常都先请人为佛菩萨圣像开光,同时要选择日期,勘定方位,这也是属于民间信仰或民间风俗的一种。以入乡随俗的观点而言,这无可厚非;开光表示慎重,择定日期和方位,表示祈求吉祥。但是从佛教的观点而言,诸佛菩萨无处不在,无处不应,一切方位有十方诸佛、十方三宝、护法龙天,当然没有民间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问题,只要自己认为是最尊贵的位子,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适当的时间来为佛像安位就好。 有人认为某些经咒,在家人不可念,或者某一时辰不可以念某些经咒。其实,凡是经咒都要以恭敬心,于清净处来持诵,最好先洗手、漱口,并在佛前焚香、礼拜;但没有一定说在家人不可以念什么经或持什么咒,除了密宗的特定法门之外。 家里有人信佛,但也有人信神,是否可将不同的神佛在同案供奉?这应该没有问题,佛在中间,菩萨供在两边,诸神供于菩萨的外侧,做为三宝的外护,也让诸神亲近三宝,修学佛法,种成佛因。如果取得家人的同意,在改信佛教之后,可对原有的神像焚香、供养、祷告,然后收藏起来,以免供的偶像太多,形成杂乱。 香灰及损坏的经像、法物,有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处理,甚至于送到寺院。其实,只要选择清净的空地和焚化的容器,用火焚化之后,埋入地下即可。若是金属制品,则收藏起来,过了若干时日,就可做为古董或破旧物处理。 佛前鲜花、水果、食物、茶水等供品,属于消耗品,必须每日更换;如果尚是可用可食,应该移作他用,或是家人食用,不得抛弃;如果腐烂、败坏,则做垃圾处理。至于供品的单数或双数,没有限制,以对称的美观而言是双数,如限于物力、财力、位置及场地的关系,单数也没什么不可。至于品类,质料是以各人的财力可能负担的范围为原则,不敷衍也不铺张。 在家修行的时间,以早上、晚上为宜,身心清净轻松,才能专注、虔诚;如果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当然也可以选定不同的时间。最好卧室不设佛像,床上不要打坐、拜佛、诵经;如果只有一间房子,最好平常将佛像用布遮盖,礼拜之时,要把床铺整理整齐、清洁,再揭开佛像;如果除了床铺没有任何位置,坐在床上,也可以做为修行场所。总之,是以恭敬、清净心来做到肃穆、庄严的程度为原则。 皈依三宝之后,对于其他宗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寺庙、道场,不得再受皈依,但仍予以尊敬;若进入教堂、寺庙、神坛,当以鞠躬合掌问讯为礼。不得作为信仰的物件,但还是可以作为友谊的联系;在对于佛法未有确实的认识之前,不可以阅读外道的书刊,否则会造成方向的误导。

学佛信佛的人性格怎样?忌讳什么?有什么讲究? 温和,敦厚,慈善
忌讳杀生
不吃大鱼大肉。

信佛的人在家供佛有什么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供奉佛菩萨,供品可以有五样东西:分别是,花,灯,香,水,果。不可用肉类,更不可因上供而杀生。
供奉佛菩萨房间的选择上,建议供在客厅,或书房,不要把佛菩萨像供在卧室里,因为卧室里穿衣脱衣,行男女不净,这对菩萨是不礼貌的。如果住房空间小,一定要供在卧室的话,平时可以用一块布盖上。
另外,我们信佛,学佛,还有一个非常需要讲究的地方,就是要能在生活中,实践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重点),你能改正过失,并行善积德,做佛菩萨的好学生,佛菩萨知道了,会非常高兴,你因此也会有很好的福报的!
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上,有一大恶,一大善,很能决定我们将来的福气,运气
此一大恶,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即是杀生,上天有好生之德,而生灵最为爱惜的,就是自己的性命,我们杀生夺命,生灵的痛苦很深,怨恨也很深,佛法告诉我们,杀生是大恶行,是有恶报的,我们求福求运,此一条不可不戒之。
另外,有一种极大之善行,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就是孝顺父母,孔子说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朋友你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对父母以柔心对待,讲话轻声细语,语气不要凶。
最后,朋友你可以请一些佛学书籍来看下,我们信佛,学佛,不仅仅是烧个香,磕个头就了事了,我们的福气,运气,一方面可以靠菩萨保佑,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学习佛法,实践佛法,去行善积德修来的。
佛学书籍寺庙里有请,新华书店也有售的。很多经书都很难懂,初学可以看一些佛法普及,佛法入门的书。
(佛法中谈到的人生的归宿,我们现在是人,那有没有来世呢,来世会变成什么?有没有永恒的生命?另外,来世能幸福吗?还是痛苦?有没有既让自己幸福,又让所有的众生能感到幸福的办法呢?这一点,佛法有详细的谈论)

信佛之人都有什么讲究 天人学回答你的问题:
现在好多人都在说信仰,有的人说自己信佛,或者信一些其他的对象,但是即便好多认为自己信佛的人,也并不明白自己并不是真正地信佛。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佛”,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仰。
所以有人说,国人从来不曾有信仰。这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国人中有真信仰者少;说“不对”,是因为国人中有信仰者也不少,只是他们的信仰对象,未必是真正能够成为信仰本体的东西,比如欲望、金钱、名利等等。
天人学认为:真
正的信仰有二,一是信,二是仰。之所以“仰”,是因为那信仰的对象比自己伟大;“信”,则是坚信这一点。所谓信仰,就是借助一种大善之力,提升自己。所
以,信仰的本质是向往,而信仰的对象,必须是一种比人类本身更伟大的存在。我常说,真正的信仰者,必须做到三点:自省、自律、自强。假如达不到这三点,便
不可能构成真正的信仰。
有个网友曾经问 天人学,如果你
的生活跟你的信仰发生矛盾时,你该怎
么办?我回答他说,我个人选择信仰,信仰是这辈子活着的理由,没有它,活着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在好多人看来,似乎都是不太理解的。在好多人的眼里,信仰
只是一种知识性的点缀,与生活、工作是没太大关系的两种东西,就像你相信地球是圆的一样,就算不在乎这一点,你的生活仍然可以继续。
但事实上,对真正的信仰者
来说,并不是这样的。信仰是他们活着的理由,是他们的呼吸与生活方式,是他们一切行为的动力与准则。任何与信仰相冲突的价值观、生
活方式,都是他们绝对不会去接受的。就是这一点上的不同,令好多人都无法理解真信仰者的心。他们不知道,真信仰者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片晦暗的废墟,而是
一片美丽的海洋,它宁静、深邃、安详、平和,没有纷争,没有机心,没有造作,时常回响着一曲天地间最美的歌――清凉之歌。
天人学认为,当一个人拥有真正的信仰,
并且真正地明白了一些东西之后,他的心就是一面镜子,能够朗照出世间一切,却又不会被任何外相所迷惑。他不会因为看见了美女就欢喜
雀跃,也不会因为看见了丑八怪就大倒胃口。他永远都是在以一种信仰的出世心态,来做生活的入世之事。他永远是“事在人为”,但又“顺其自然”的。因为他看
破了俗相,知道世上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假象,于是也就远离了各种执著。他的这种心态,便是我们常说的“平常心”,是“看破”后的产物。
不过,这个看破,跟好多人
挂在嘴边的看破不一样,它是一种很高的智慧。问题在于,你是不是真的看破?是究竟的看破,还是不究竟的看破?要知道,好多人眼中的
看破,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甚至压抑自我,放弃志向。这不是看破,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真正的看破,应该是佛陀的拈花一笑,是世间一切风风雨雨都动摇不了
一个人内心的宁静与祥和。当然,即使对于真正信仰某种伟大精神的那些人来说,要走到这一步,也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着灵魂撕
裂般的痛苦,但它绝不是一个需要去支撑的东西。如果你感到自己的信仰需要“支撑”,那么它就是一种作意的东西,是你在自己骗自己,
它绝不是真正的信仰。因为真正的信仰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超越物质,不假外求,更无需外力支撑。它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比如,我认为利他、利众就
是真正的信仰,无论在哪个人生阶段,我都无需刻意地去支撑这种信仰,因为我绝不会背弃它,就像我不会丢掉我的呼吸一样。有的人信仰
爱情,也是一样。可是当爱上升为信仰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一种世俗男女间的欲望热恼之爱,而是一种清净之爱,是一种大爱,它也叫慈悲。真正升华为信仰的爱,
其爱的对象便不再局限于一个男人或者一个......>>

信佛的人有什么讲究 信佛的人忌讳什么 贪嗔痴。心很坏,说明不是真学佛,只是挂了个佛教徒的名头而已。

信佛的人有什么讲究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不杀 不偷 不邪淫 不妄语不饮酒

信佛的人有什么讲究,为什么别人不能去信佛家呢 学佛学成迷信是最可悲的,真正学佛人肯定是心量开阔,恒顺众生,与大家广结善缘的,为什么不能去?

与信佛的人相处需要注意什么 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信佛人更加能够随顺众生,他会和你相处更好

学佛的人,算命看风水,是不是违背佛的规矩?

和信佛的人相处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至于除去杂念,没有很深的定力是做不要的。慢慢来吧。只求一门深入就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