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的保护措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13
一方面,企业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采取更严格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首先,企业和员工都应深化对商业秘密的理解,并在主观上对企业自身的商业秘密给予认可。在法律上,商业秘密是主观和客观的秘密的统一体。如果企业本身在主观上不认为某些信息是商业秘密,那么在客观上这些信息也不可能被视为商业秘密。例如,如果一家企业将本应仅向特定客户提供的优惠价格通过广告公之于众,这一价格就不再构成商业秘密,因为企业在主观上并未将其视为秘密,否则不会广而告之。
在主观认可的基础上,企业必须采取具体的保密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实施企业内部隔离(如设立保密库、安装电子监控设备、限制访客或客户接触核心样品或生产工具等);限制员工的知识面(确保员工掌握的信息仅限于必需的范围,减少员工接触其他业务信息的机会);妥善保管文件并确保其销毁;严格控制对外资料的发放程序。总之,企业需要不断提醒其员工和相关访客:“这是商业秘密,请勿打探或泄露!”
另一方面,所有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交易合同或协议都应包含“保密条款”。这些条款通过合同形式对合同方增加保密义务,通常是双方对等的。例如,如果合同方泄露了因合同签订和履行而掌握的商业秘密,将构成违约,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常见的需要设立保密条款的合同包括买卖合同、服务合同、中介合同、加工合同等。
保密条款应明确包含以下内容:(1)明确合同涉及的需保密的商业秘密范围;(2)合同方及其员工、代理人都受保密条款的约束;(3)保密义务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将商业秘密透露给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合同目的之外的用途;(4)保密义务人不得将含有保密信息的资料、文件、实物等带离保密区域;(5)保密义务人在对外接受访问或与任何第三方交流时不得涉及合同规定的商业秘密内容;(6)不相关的员工不得接触或了解商业秘密;(7)保密信息应在合同终止后归还;(8)保密期限在合同终止后仍然有效;(9)违反保密义务的,应承担明确的违约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商业秘密保护的重点在于企业内部。员工,尤其是掌握大量信息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往往是其他企业争夺的目标。员工辞职或解聘可能导致商业秘密泄露,这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因此,企业除了制定保密制度并对员工进行教育外,还应要求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签署保密条款或协议,这是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措施。
员工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或协议应具体明确,确定商业秘密的范围以及员工需履行的保密手续,并对员工可能泄密的行为进行限制。例如,一位企业销售主管在业余时间参加了一次有偿研讨会,会上以个人身份向与会者介绍了本行业销售经验和技术。由于合同中未明确商业秘密范围和需注意的保密措施,企业在追究销售主管责任时处于被动地位。
国外经验和司法判例表明,员工跳槽是企业商业秘密外泄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在华跨国企业认为中国人力资源的匮乏是影响他们投资的首要因素,通常通过从竞争对手“挖人”来解决。人才流动在国内企业界也很普遍。由于高层管理人员流动率较高,因此商业秘密流失也非常严重。因此,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合同时,通常要求签订保密条款或保密协议,但对于员工跳槽后的约束是不够的。
在英美等国,“花园假期(Gardening Leave)”概念指的是企业在员工跳槽或解聘后,给予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并要求员工在约定期限内不得就职于认为不合适的其他公司或其他岗位,类似于企业提供的带薪休假。法律上,这种规定被称为“竞业禁止”条款。1996年,劳动部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了“竞业禁止”条款的合法性,并在实践中被大多数企业采用。
在签订“竞业禁止”条款时,应注意其针对性,通常只适用于可能接触商业秘密的高级员工,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秘书、保安人员等。对所有员工要求“竞业禁止”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在“竞业禁止”条款的内容安排上,一般需要限制员工以下行为:(1)自行设立与企业竞争的公司;(2)就职于企业竞争对手;(3)在竞争企业中兼职;(4)引诱企业中其他员工辞职;(5)引诱企业客户脱离企业;(6)离职后,与企业进行竞争的其他行为。然而,“竞业禁止”条款并非企业的法宝,企业在运用时必须平衡员工的就业权利和保密义务之间的矛盾。首先,对于“竞业禁止”的员工,企业必须给予充分的经济补偿。其次,企业不可限制正当的竞争行为。企业的技术人员自行开发研制了新的技术,并在离职后将该技术投产,可能造成对企业的竞争,但此类竞争对于社会公共利益是有利的,一般将受到法律的支持,企业不可随意地禁止这种竞争。另外,由于劳动权是宪法赋予的权利,而商业秘密的情况又非常复杂,企业在运用“竞业禁止”条款时,不可无端地限制员工的就业权利。
总之,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密制度和措施,并在合同和员工劳动合同中完善保密条款,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的商业秘密。在商业秘密保护法出台之前,企业应利用现有法律、法规,采取措施保护商业秘密。详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