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不敢人前说话?家长别急!用对方法,让孩子主动表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2

导入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加了几个妈妈群,经常一起探讨 育儿 经验,昨天在群里,看到大家讨论的很激烈。话题是由祺祺妈妈引起的,原来8月份,大大小小的幼儿园陆续开学,作为新入园孩子的家长,祺祺妈妈接到学校老师的通知,开学第一天由一名家长陪同,并且到时候孩子要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祺祺妈妈心想,对一个三岁的孩子还能要求多高?不就上台说几句话嘛,看孩子平时在家里的表现,应该没啥问题,于是就只简单的练习了一下。谁知开学那天,轮到祺祺时,她竟然紧张的不敢开口,一直吓得躲在妈妈身后,经过老师再三鼓励,才勉强上台小声嘀咕了两句。再看其他孩子,人家不仅能大方上台流利的表达,并且自带幽默表情,把家长都逗的哈哈大笑,前后简直没法比,祺祺妈妈顿时觉得下不来台。

看群里的讨论,其实很多家长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孩子在家里是话痨,出门就胆小害羞不敢开口呢?怎样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青少年演讲力导师、“吴琼青少年口才训练营”品牌创始人吴琼老师在《孩子一学就会的黄金口才课》这本书中给出答案。

一、孩子的演说力需持续培养,家长要重视。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演说家,孩子的童言童语,有时候像老师一样智慧,有时候像哲学家一样深邃。可是为什么孩子在家能说会道,出门就害羞了呢?说到底这是因为孩子的演说能力我们没有重视,孩子没有刻意练习的原因。

TED的掌门人克里斯·安德森说过:“无论今天公众演讲有多么重要,未来只会更加重要”。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好的演说力?因为演说力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包括学业、事业、家庭,可以说,演说力是孩子未来的通关门票。


二、营造演说环境,刻意练习,让孩子主动表达

1、抓住孩子语言敏感期,滋养演说环境;

3-13岁,这个时间段非常宝贵,它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有些家长可能会说,三岁孩子还太小,而且正处于叛逆期,不好管理,其实这正是建立孩子自信的最佳时期,也是孩子在自由和规则中 探索 的启蒙时期。

只要家长用心,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练习表达的场景。我女儿三岁多,有一次雨过天晴我带她到楼下玩,看到小花坛周围爬着许多蜗牛,她被这些小东西吸引住了,一边蹲下来聚精会神的观察,一边好奇的问我,“妈妈,为什么蜗牛身上都背着一个壳呢?它们爬的好慢,是不是壳很沉呀?”,我说“是呀宝贝,拖着重重的壳,所以爬的比较慢,这个壳是蜗牛的小房子,阴天下雨或者爬累的时候,它们就可以躺在里面休息,也可以躲避敌人的攻击,很安全”。

几天后,我们一起读绘本,上面画着两只蜗牛和一棵葡萄架,女儿马上说“妈妈,我知道这个故事在讲什么,它说的是一只小蜗牛和它的妈妈想吃树上的葡萄,可是树好高,够不到,只好一步一步往上爬,它们身上的壳很沉,所以爬的很慢,但是它们不怕,爬累了,就躺在壳里休息一下,然后接着往上爬,最后终于爬上去了,吃到了甜甜的葡萄。妈妈,你说我说的对吗?”

我惊讶于女儿的表达,没想到她会把之前的场景和现在的故事串联起来。这件事情之后我更加注意把握每个可以让孩子表达的机会,对于孩子提出的“为什么”也会认真解答。



2、比起家庭环境,同伴演说环境更重要;

《教养的迷思》的作者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指出:认为影响孩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家长的教育方式的观点是错误的。孩子们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爱他,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的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被同龄人接纳,孩子才有归属感,基于这一点,怎么让孩子练习演说呢?

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和我们同龄,又都是女孩,两家关系不错,双方家长有意识的让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周末闲暇时间也会聚在一起,比赛讲故事,看谁讲的好,同龄人间的互动,既练习了表达,也培养了社交能力。


3、演说圈子,要么组建要么加入;

如果身边有演说圈子的资源,自身又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下。如果没有,我们可以创造条件,组建一个可以每天打卡的圈子,具体怎么操作呢?

(1)迈出一小步,找到一个可以带孩子一起打卡的朋友

组建一个打卡群,群里人数不强制太多,3个及以上即可,每天固定时间打卡,打卡的形式可以发一段孩子演讲的视频,演讲的内容不限制,其他成员负责点评。刚开始孩子可能会不适应,需要家长从旁协助,前期一定要坚持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慢慢习惯了,自己都会想着打卡。

(2)设立规则,树立目标

为了增加演说氛围,可以设置群规则,比如设置“365天打卡”“1000天打卡”的主题,目标可以适当定高一些,每个小朋友打卡前都要先说:“大家好,我是×××,今天是我参加1000天打卡的第×天。”

同时鼓励大家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公开记录孩子的进步,一方面增加坚持到底的动力,同时也吸引其他家长带孩子进群打卡。

(3)借助 社会 资源,为孩子创造演说机会。

在培养孩子演说力的道路上,我们还要多借助 社会 资源为孩子创造演说机会。比如线下,我们可以组织演讲比赛或者提前确定好演讲主题,等到户外聚餐或者家庭聚会时,带孩子做演讲分享。

社群打卡到一定天数后,同城的孩子可以组织一个演讲比赛,每个孩子给出3分钟演说机会,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另外某些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家长可以在群里分享,大家共同学习。这样既扩大了孩子的社交圈,也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演说的不足,进而反思改进。

4、增加户外体验,让孩子的表达更丰满。

“真正的世界,不在你的书或者地图上,而是在门外。”《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中如是说。

旅行,是孩子感受世界的方式,也是提升表达力的最好方式之一。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都给孩子带来美妙的体验,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多表达,慢慢构建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和认知,奠定孩子表达的基础。

我们家到女儿幼儿园有一段路程,我们放弃了用车而改为走路,大约需要20分钟,每天我牵着她的手,沿途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遇到感兴趣的就会一起探讨一下,就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孩子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写到最后

沃伦·巴菲特指出:“学会演说,是一项可以持续使用五六十年的资产”,所以具备演说力的孩子,未来更具有竞争力。而演说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需要持续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多给孩子营造演说环境,不断的帮助孩子刻意练习,让孩子爱上演说,在公众场合主动表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