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篡改了谁的命?——读东西《篡改的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汪长尺高考超分不被录取,他父亲汪槐因为有过招工被人顶替的教训,所以怀疑有人动了汪长尺的奶酪。便进城抗争,在教育局官员面前以跳楼威胁,结果意外摔成重伤,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之上苟活。汪家的重担压在了汪长尺身上。为还债,他进城打工。因领不到薪水替人蹲监,出来后继续讨薪,被捅两刀。可怜时爱情出现,准文盲贺小文下嫁汪长尺,他们带着改变汪家贫穷命运的重托来到省城,却不想难题相继出现。坚守中贺小文在同乡的诱导下走进洗脚屋、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终于陷入卖淫的歧途。当汪家第三代出生,汪长尺觉得他们的墨色必将染黑儿子汪大志的前途,于是,他做出惊人之举,于黑夜之中将儿子送给了地产商人林家柏,企图以此来改变汪家贫穷的命运。

      汪长尺为了改变家族贫穷命运将儿子送给自己的仇人地产商林家柏,为此不惜以性命为代价,甘愿以自己的死换取家族兴旺的行为,从本质上揭示了社会两极分化的严峻现实。汪长尺的目的暂时达到了,但他的儿子汪大志在长大成人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并没有对自己的家族做出任何回报,而是选择了无情的逃离,是将自己儿时的照片从汪家的老屋里全部偷走抛洒在父亲死亡的河流里。

       汪长尺和父亲汪槐以两代人命运为代价与贫穷殊死搏斗的行为,最后只能成为一场荒谬且残酷的行为艺术。在陷于情感荒漠的现代社会,在金钱代替信仰的欲望都市,在一切温情的表象之下都潜藏着利益交换的都市洪流之中,汪长尺一家三代人的命运,是当代社会中国农村千万农民走向城市的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残酷代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汪长尺至死都不知道自己高考不被录取的真正原因,正是由一个名叫牙大山的落榜生冒名顶替自己上了大学,多年之后已经成为省城一家单位的局长。

     与余华的《活着》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篡改的命》之中同样运用了苦难命运的叠加手法。具体而言,就是将许多人的苦难故事全部放到汪长尺一个家庭中来写。汪槐的人生如此,汪长尺的人生更是如此。汪槐的苦难在于他继承了祖辈土里刨食的命运,所以哪怕破釜沉舟也要汪长尺考上大学,以此改变农民的命运。汪长尺用尽全力仍然没有打破家族农民命运的诅咒,汪槐瘫痪的处境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个家庭的贫穷。

     汪长尺的身上所继承下来的,只是汪槐身上贫穷且执拗的抗争。这种抗争是一种小人物抵抗苦难命运艰难生存的坚韧精神,但同时也是他们将自己进一步陷入绝境的愚顽力量。汪长尺的所有抗争与妥协都来自己这种既执拗又懦弱的悲剧人格。在强大的命运面前,他们想反抗却没有来自精神力量的支撑,他们想妥协却又心有不甘。汪长尺与父亲汪槐的跳楼行为便是这种存在于他们身上的悲剧人格的真正写照。

     汪槐的跳楼本意只是以此威胁教育局长让汪长尺能够得到录取,结果造成了自己的瘫痪,他便彻底放弃了抗争。汪长尺的跳楼本意是为了讨得伤残赔偿,结果在林家柏强大阻力面前他没有获得半点好处。万不得已之时他便想出了将儿子送到林家以此纂改命运的办法。他以为自己这次获得了胜利,可林家柏最终还是发现了他的企图。他便只能以自己的彻底消失来换取儿子的光明前途,在他死亡之时,他为儿子争取了一千万的成长基金,为父母争取了20万的养老金。将自己的积蓄全部送给了已经嫁给他人的原妻贺小文,他的死算得上悲壮。

     我甚至相信,他在跳水而死的那一刻是死且瞑目的。但多年后的结果还是没有打破他悲剧命运的诅咒。他没有纂改儿子的命,因为儿子即便在获悉整件事情之后都没有来认祖归宗,反而将自己在汪家的痕迹清洗的干干净净。相反,他本应考取大学的命运却被一个叫牙大山的落榜生所纂改。

     至此,我不由地想问,究竟是谁篡改了谁的命?

     我的心里悲凉至极,也沮丧至极。在这个信仰缺失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是睁眼的瞎子,我们看不到灵魂的光,也看不到自己的原罪。我们都在黑暗之中怀着狡黠的窃喜,比较谁比谁更悲惨。我们不自知的是,就在我们窃喜的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已陷入巨大的阴影里。

     相比《后悔录》,《篡改的命》运用更多的短句,以匕首般的力量、自嘲般的戏谑、结合戏剧化的小说结构,直刺人性的阴暗面,剥剖出了我们身处的整个时代的弊病,在人心与人性陷入荒漠化的今天,现代都市社会的精神走向,确切地说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重现人性的光亮,如何重建信仰,如何让我们最底层的民众在精神上不陷于绝望,在物质上不陷于至贫,这也许才是东西写作的真正用意。

    汪长尺的命运比福贵的命运更悲惨的地方就在于,福贵历经一生苦难,经历重重死亡,他依然对亲情和灵魂怀着深深的敬意,而汪长尺则是怀着对这个社会的无限恨意、以赌徒般的心理,企图以自己的死来成全一个家族的荣华富贵。

     可是从他开始行动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败了。因为他的心里没有光,没有温暖。他的死轻微地如同西江大桥沉寂水面掉落的一点木屑,无法唤起整个江面上哪怕丝毫的波澜!(2017.01.1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