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记2:诗人与夜莺(济慈故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伦敦北郊,临近连绵的绿地Hampstead Heath, 有一座带有花园的宁静2层白房子。年轻诗人济慈曾经居住在这里,写下了众多甜蜜而又忧伤的诗篇。诗人在罗马的墓碑上,按照他的遗愿,刻着"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 (“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意为他的名字有如写在水上,转瞬即逝,并无佳作传世。然而,诗人雪莱至死都随身带着一本济慈诗集,王尔德的泪水也让关于济慈的记忆常青,甚至我喜欢的科幻史诗巨作《海伯利安》也建构在济慈的美学之上。诗人的名字写在水上,也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8岁父亲骑马意外去世,6年后母亲又因肺结核去世,济慈从此成为孤儿。虽然有监护人,但也并非衣食无忧。学医有成之后,在伦敦的Guy‘s Hospital工作,总算生活有了着落。然而,工作和爱好却无法平衡,1818年12月,年轻的济慈辞去医生的职务,从此专心写作。此时,他的作品普遍差评,监护人也觉得这种自断生计的举动简直愚蠢无比。济慈还是来到这个白房子,租用了两个房间住下了。

诗人曾经对婚姻爱情不屑一顾,认为这会妨碍自己写作。命运却另有安排。1819年,他与挚爱的芬妮相遇,同住这座房子,虽然是一墙之隔的邻居,却常常以信件交流。1820年9月,肺痨严重的诗人用朋友们的捐款移居罗马,5个月之后就阖然长逝,时年25岁。

受到法国大革命、卢梭等思想影响,英国那时涌现了不少浪漫主义诗人,抨击工业化扭曲人性,寻求个人的解放,寄情于山水自然。下图就是六位代表人物。左上起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布莱克;左下起是济慈、雪莱、拜伦。我最喜欢的便是华兹华斯、布莱克和济慈了。

今天多云,有稀稀落落的小雨,虽是仲夏,也只有不到20摄氏度。从伦敦北二区的Hamstead Heath站出来,走上十分钟就到了济慈故居。房子外围的花园能免费进入,所以也有不少人在其中阅读玩耍。19世纪初,这里还算是乡村。虽然济慈并不富裕,租用的房子和花园都很宽敞。据说,济慈就在花园里的一棵树下,创作了《夜莺颂》。

本来打算参加今天下午3点的导览。在售票处询问才知道志愿者今天请假,导览已经取消了。这倒也无妨,之前对济慈也略知一二,就自己随意参观参观。

正对一楼的售票处,是物品不多的礼品店和起居室。淡蓝的墙纸,挂着白色纱幔的落地窗,陈列着济慈的雕像、脸模、医学笔记、医学用具和医生资格证书,这些物品标记着济慈早年的生活。

经过走廊,我一下子就被这个房间吸引了。整个房间都是淡蓝的典雅色调,落地大窗,一张新绿的躺椅,正对花园。壁炉上面是一盏橙黄温馨的台灯,另一侧还放着装有葡萄酒的水晶壶和酒杯。完全是梦想中家里书房的样子!我躺在躺椅上面,阅读上面的标签。原来济慈卧病后,厌倦了一直躺在二楼的床上。于是在这里设了一张躺椅,可以看到花园里的芬妮。

过了一会,有其他参观者进来,我念念不舍地起身,来到另一个房间。一眼看到其中的一幅济慈画像,正是在现在这个房间里画的!工作人员贴心地把房间保持画中的样子,参观者也可以模仿画中姿势拍照,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一些济慈的灵气呢?

一楼最后一个房间是红色调,四周环窗的大厅。让人觉得十分通透明亮。原先是与济慈居住的地方隔了一道墙,现在墙已经拆除了。工作人员还放了一只小夜莺玩偶,一捏就会发出夜莺的叫声。这里夏天鸟鸣声不绝,仿佛住在山林之间。济慈搬离了伦敦市中心,远离漆黑的烟囱和忙碌的工厂,来到这里激发出了无数灵感。想来梭罗说得没错,人的内心总是向往着自然,人在自然中才能达到真正的宁静与舒适。

二楼有诗人的卧室,简简单单的一张窗,一个床头柜。也有芬妮的卧室,有时髦的衣服、首饰。其实两人真正相爱的时间特别短,左不过1年不到。济慈一开始觉得18岁的芬妮是个优雅、时髦的傻女孩。相爱之后,没有收入来源,两人无法结婚,就以一枚戒指订了婚。之后济慈病重去世,芬妮也结婚生子,却至死珍藏着这枚戒指。

在这个房间里,可以写写自己的留言感想,也可以窝在一旁的沙发上,仔细聆听济慈的诗歌朗诵。安安静静地与这些诗人留在人间的片片灵感与记忆相处片刻。

参观完二楼,下到地下室。入口墙上写着济慈的语句“诗歌让一切事物和地点都变得有意思起来”。嗯,厨房、餐厅和储存室必定很有意思,毕竟是吃的嘛!其中一个房间循环播放着小电影,每场10分钟,简单介绍了济慈的生平。

看完进到厨房,看到一个妈妈正在兴致勃勃地给自家穿女仆装的孩子拍照。原来工作人员放了2套不同风格的女佣服装和一套外出服,孩子们可以穿着拍照。英国很多景点都会放一些应景的服装,像是华莱士博物馆就放着中世纪锁子甲,伦敦博物馆放着都铎时期的贵妇头饰,游客都可以免费穿着拍照。这时候,孩子已经脱去女仆装,竟然是个小男孩,这果真是亲妈。

至此,这个小小的房子便参观完了。我又回到花园里寻了棵树坐下,读了一会书,直到雨势转急才走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