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描写作文教学设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1. 小学生作文教案:怎样写植物

写植物,要注意下面几点:

1、要抓住植物整体和各部分的特征。从整体来说,可以写整株植物的大小、高矮、形状。如一位小朋友写对仙人球的整体印象是这样写的:“小的时候,它毛茸茸的,像童帽上的绒线球;现在长大了,又像一只小一刺猬了。”用“绒线球 ”和“小刺猬”,形象地说明了仙人球的形状。从部分来说,可以写的根、茎、叶、花、果,写出它们的形状。、颜色、气味。写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有一位小朋友写月季花,先写茎的颜色:“月季的茎上又细又长,墨绿色的茎长着许多暗红色的小刺”;再写叶子的颜色、开头:“月季的叶子是深绿色的,四周带着软刺,就像一个小齿轮”;然后写花的颜色:“月季花的颜色真多:有粉红色的,有深红的,有玫瑰红,还有橘黄和银白色”;最后写花的气味:“一阵风吹来,月季花散发出阵阵清香。我用鼻子一闻,觉得挺舒服的。

2、要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不要面面俱到,和其它同类植物相同的地方,可以写得简单些,甚至不写。和其它植物不同的,写得详细些,或者抓信你印象最深的来写。如,有一位小朋友写老榕树,写它的根突出,根扎得深:“老榕树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吸收水分和营养,使它茁壮成长”;写树干,突出“粗壮”和树皮厚“:”老榕树的树干长得又粗又壮,大约要二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围起来。粗壮的树干上长着一层厚厚的树皮,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写枝叶突出茂盛:”就像一顶大伞,有时候鸟儿在树上啾啾地叫着。我昂着头,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能从树缝里看见小鸟“。

3、要注意不同季节,天气变化,注意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有不同的特点。如,一般地说,春天,枝叶发芽;秋天,树叶枯黄。但有些树四季常表,有的地方气候温暖,即使是冬天,树叶也不会落光。因此,要根据自己观察的实际情况来写。

4、写多种植物,要抓住每种植物的主要特征。如《美丽的花坛》这篇文章,小作者是这样写花坛中的刺松、鸡冠花、喇叭花、狗尾巴花的:花坛中央有一棵刺松,像一座玲珑的宝塔,高高耸立着。它的周围开着各种各样的花。 鸡冠花,远远看去红得像一团火。走近一看,朵朵都像大公鸡头上的 红冠子。喇叭花呢,远看白得就像一团雪。近看,一朵朵喇叭花好像能发出进攻命令的号角。狗尾巴花,和小狗的尾巴完全一样,毛茸茸的,在风中摇摇摆摆,也 很好看。对每种植物,小作者都只写了主要特点。用“宝塔”“鸡冠”“号角”“小狗尾巴”分别形容四种植物的形状;用“火”“白雪”分别形容鸡冠花和喇叭花的颜色。

2. 小学生作文指导 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3. 小学生写作指导:如何写植物

1.认真观察,抓住特点。

在写作前,要选择好你喜欢的一种植物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观察时要运用身体的各个器官。观察的重点是植物的干、枝、叶、花及颜色,了解它们的大小,高矮、形状、色彩、味道等,以得到第一手材料。

还要抓住特点,有目的地观察。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

总之,要抓住所写的植物与其它植物的不同,写出它的特点。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写植物的顺序和写景物的顺序并不完全一样。景物的面积大,视野开阔,观察点可以不断变化。

而写植物往往集中在一种植物上,如摄影的近镜头一样。虽然观察点就只是一种植物,但也要有顺序。

可以先从整体入手,看它像什么,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写。也可以按照它生长的时间顺序写,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最后长什么;也可以按根、茎、叶、花、果实的顺序写总之,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作文才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3.表达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在写作文之前,不妨先读读本单元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这篇文章处处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不仅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写出了杨梅的惹人喜爱之处,还具体写了一件事:小时候杨梅吃得太多,牙齿都酸倒了,把情感推向 *** 。 首先要写出为什么喜爱,也就是喜爱的原因,然后通过具体描写,表达出喜爱的感情。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作者写杨梅树: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这是作者带着喜爱的情感联想的结果。

如果写成:杨梅树的叶子是狭长的、四季长绿的,则显得很平淡,没有感情。通过合理的联想,把静物写活,能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充满真情实感。

4. 怎么写关于观察植物的作文教我吧

小草 青翠的苍松、艳丽的玫瑰人见人爱,但我却最喜欢那默默无闻的小草。

春天来了,每当路过花园时,我都要蹲下来看一看那些渐渐绿了的小草,闻一闻它那幽幽的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清香。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和几个好朋友去壶山公园玩。

走在绿色的草地上,好像走进了绿色的海洋。 我和往常一样,一边蹲下来轻轻抚摸着那些散发出清香的小草,一边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好香啊!” 下午,天渐渐的阴了下来,乌云布满了天空,远处传来几声沉闷的雷声。

“要下雨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们赶紧跑到了公园中的亭子里。一道闪电过后,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在亭子内一边呼吸着雨中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一边兴奋的谈笑着,庆幸自己没有被淋成“落汤鸡”。

过了好久,雨终于停了。我们走出亭子,雨后的天空格外的蓝,一道美丽的彩虹挂在东边的天空中,四周的树木、小桥等都被雨水刷洗的干干净净。

我忽然想起了小草,低头看去,只见刚才还绿油油的草地,此时已是一片汪洋,一棵棵小草在雨水里只露出一点点头,随风摇摆。 我看着那些东倒西歪的小草,心想:“唉,这些可怜的小草,马上就要淹死了,好可怜啊!”我的心里在默默的为它叹息。

过了不久,雨水渐渐的都渗进地里去了,我惊奇的发现,小草竟然顽强的挺起了稚嫩身子。草叶上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我不由得想起一首诗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每次看见小草,都会给我带来无限的启迪。

小草那旺盛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鼓舞着我,使我努力学习,茁壮成长。我要像小草那样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用自己的智慧去点缀这美丽的春天。

我佩服你,小草! 西红柿 西红柿的表面,是一层红色的皮,是圆形的枝是绿色的。 的如果,有人吃过柿子的话都知道西红柿很像它。

可是,为什么,西红柿是蔬菜,而不是水果? 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

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

中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

植物学番茄为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0。

6~2m。全株被粘质腺毛。

茎为半直立性或半蔓性,易倒伏,高0。 7~1。

0m或1。0~1。

3m不等。茎的分枝能力强,茎节上易生不定根,茎易倒伏,触地则生根,所以番茄扦插繁殖较易成活。

奇数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互生;叶长10~40cm;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长圆形,长5~7cm,先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基部歪斜,有小柄。 花为两性花,黄色,自花授粉,复总状花序。

花3-朵,成侧生的案伞花序;花萼5~7裂,裂片披针形至线形,果时宿存;花冠黄色,辐射状,5~7裂,直径约2cm;雄蕊5~7根,着生于筒部,花丝短,花药半聚合状,或呈一锥体绕于雌蕊;子房2室至多室,柱头头状。 果实为浆果,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橘黄色或鲜红色,光滑。

种子扁平、肾形,灰黄色,千粒重3。0~3。

3g,寿命3~4年。花、果期夏、秋季。

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但大多根群分布在30~50cm的土层中。 西红柿有许多的营养价值,虽然它很酸,是因为它酸中带有许多的苹果酸和一点的柠檬酸。

这都是有助消化。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 番茄是喜温性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用最适温度为20~25℃,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

提高土温不仅能促进根系发育,同时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生长发育加速,产量增高。(2)光照 番茄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为70000lx,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0~50000lx。

番茄是短日照植物,在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过程中基本要求短日照,但要求并不严格,有些品种在短日照下可提前现蕾开花,多数品种则在11~13h的日照下开花较早,植株生长健壮。(3)水分 番茄既需要较多的水分,但又不必经常大量的灌溉,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45~50%为宜。

空气湿度大,不仅阻碍正常授粉,而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严重。(4)土壤及营养 番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得丰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应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

土壤酸碱度以pH6~7为宜,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应进行改良。 番茄在生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据艾捷里斯坦报道,每生产5000kg果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氧化钾33kg,氮10kg,磷酸5kg。

相传番茄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

当地传说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会起疙瘩长瘤子。虽然它成熟时鲜红欲滴,红果配绿叶,十分美丽诱人。

但正如色泽娇艳的蘑菇有剧毒一样,人们还是对它敬而远之,未曾有人敢吃上一口,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对待。 西红柿有许多的营养,大家多吃啊。

丝瓜 丝瓜是一种小植物,它也是我最喜欢的植物。 它长得很茂盛,。

5. 写作:怎样写景状物教案

有些学生写有关写景或状物的作文,写得不很理想,要么语言平淡无奇、苍白无力,读后味同嚼蜡;要么是语无伦次,没有先后顺序;要么是纯粹是描写景物,缺乏思想感情的投入,没有灵气……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巧妙地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写作方法指导,我认为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学习完叶圣陶的《荷花》后,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植物的作文,采用了分步指导的方法。 首先我以各种颜色的菊花为例,带领孩子们注意观察。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地观察,既观察它的整体,又观察它的局部,既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风过现象等);还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抓住绿叶与花朵的形态进行比较,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把握每一种颜色与众不同的地方,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后写出的植物才会下笔有神。

另外,我要求学生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有的从上到下,有的由内而外,有的自远及近……确定观察的顺序后,孩子们的作文各有千秋。

再有,写景作文离不开抒情,绝没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在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一品冠的外形特点后,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渗透了真实情感的写景类作文,

同时,在引导孩子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时,要求孩子们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描绘的景物形象化,带有人的特点、人的感情,这样就能做到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机的融为一>体。 具体实施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提前布置作文任务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要求写什么?(自由写一种植物,可仿照《荷花》突出重点,写进联想) 二、结合阅读原文,指导写作 结合原文,边讨论边讲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反复阅读,开拓思路 组织学生反复阅读原文,从中汲取自己作文相关的其他营养,课后可阅读一些有关植物的作文。 四、教师进行习作前的指导 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早已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引导他们讨论:自己写什么植物?如何写?应抓住植物的什么特点来写? 五、学生习作,课上教师巡视指导 六、写生自改,互相修改 进行修改后,学生反复读,自改,在和同学互相修改。 七、教师精批细改 在学生反复修改后,教师在进行批改,教师的评语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就和进步,激发他们进一步努力。 八、集体讲评,交流习作体会 交流习作体会,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作文的规律。 分步指导写作,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写景类作文指导中,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作文教学的快乐

6. 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种植物,表达自己对它的情感

写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 [ 作者:吴春秀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589 更新时间:2008-10-30 文章录入:丰台五小 ] 写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 ——作文指导课 丰台五小 吴春秀 课标的相应要求: 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教工等环节。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作文课的练习,让学生们基本掌握写植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按顺序,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

3、能围绕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的文章。 学情分析: 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比较弱,途径比较少,因此在资料搜集及搜集内容上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说明。

由于时间紧,没有及时了解学生所写文章的情况,学生没有具体描写植物的样子(介绍花、茎、叶、果实等),因此课上学生说得不充分,给人的感受就是没有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的环节。 设计理念: 作文教学中重在老师的指导上,课上指导学生回忆《仙人掌》一课的结构与写法。

使学生明确在内容上要描写植物的样子(介绍花、茎、叶、果实等)、生活环境、具有的特征(品格)及借此植物要赞美的人。在写法上我们可以学习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还要学习借物喻人及首尾呼应的写法。

作文指导课上指导学生选材,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让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植物及喜欢的原因,然后指导学生确定文章题目。同样是花,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各显丰姿,即使是同一种花,在不同季节〈春夏秋冬〉或不同时间〈早晨、中午、晚上〉,其形状、颜色、气味也不相同。

同样是绿色,也还有嫩绿、翠绿、墨绿之分。同样是香,也分清香、淡香、暗香等。

因此引导学生抓准所写植物的特征,确定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运用的什么写作方法等。 1.认真观察植物,掌握它的特点。

观察要有顺序。按习作要求,先从远处观察,把握植物的总体印象,再从近处观察,抓住植物的局部特点《茎的特点、叶的特点、花的特点、果的特点等》。

局部特点很重要,这是将文章写具体的关键。 2.描写要有顺序,文章要有重点。

在有顺序地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有顺序地描写。根据习作要求,我们可按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描写,侧重写植物的局部《茎、叶、花等》特征。

3.注意以物明理或借物抒情。这是要求我们根据植物的固有的特点去说明一种做人的道理,或者借助植物的某种特性抒发一种美好的感情。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更有意义。 教学重点: 1、通过本次作文课的练习,让学生们基本掌握写植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按顺序,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 3、能围绕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的文章。

教学难点: 1、通过本次作文课的练习,让学生们基本掌握写植物的方法。 2、能围绕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的文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大自然是美的,那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树木,那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花卉,以其色彩、形状、功能装点着犬自然,也装点着人们的生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丽宜人、多姿多彩的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不可缺少的资源。我们的生存、生活离不开植物,花草树木也成了同学们练习作文的重要题材。

2、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作文指导课,生:齐读课题——写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 3、请同学们打开书,80页,指名读要求。

二、复习《仙人掌》一课。 1、《仙人掌》一课,作者是怎样写的? 生:作者开篇就先介绍了仙人掌的特征:生命力顽强、奇特 2、作者先介绍了仙人掌的特征是——生命力顽强、奇特,然后作者又从几方面进行描写的? 生:四方面,1性格坚韧2抵御猛兽3再生能力强4花朵鲜艳。

3、这四方面,作者重点描写了哪方面?是怎样描写的?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生:性格坚韧 1长势——形状、颜色 2生活环境 生:比喻、拟人、对比写作方法。 4、综观全文,结合秦牧的《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一文,说说作者只是在赞美仙人掌吗? 生:不是,作者还在赞美海岛上的战士 5、这种方法就叫——生:借物喻人 6、我们不仅学习本文借物喻人的方法,还要学习什么写作方法? 生: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写法指导: 1、回忆仙人掌的结构与写法。

教师板书: 抓住特征 从几方面进行描写: 方面:花、茎、叶、果实等 生活环境 精神品质 写法:比喻、拟人、对比、引用、借物喻人、首尾呼应 四、选材 1、在审题:选你熟悉的一种植物,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 2、你喜欢的植物是什么?为什么?简单的说一说。

生:说 3、那你确定好作文题目了吗? 生:说自己的作文题目。 五、确定植物的主要特征。

1、你选择的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你打算从。

7. 我想写一篇作文,是关于植物的,我们老师让我们写身边的植物,要发

在我家的阳台上,有一盆很不显眼的仙人掌。

仙人掌的身体像是一块翡翠,又像一只可爱的小刺猬。它全身布满了一根根像钢针一样的刺,你可别小看这些刺,这可是它用来自卫还击的武器呢!我被它刺过,妈妈也被它刺过,疼极了。

妈妈曾多次要把它扔掉,可我不肯,因为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爱那盆仙人掌。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在仙人掌“妈妈”的身上钻出了一个小仙人掌,小仙人掌显得那么弱小,那么脆嫩,好像一阵风就能把它吹走似的。

而它的“妈妈”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初春寒风的“欺侮”,总是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寒风,可小仙人掌却总是往上钻,终于,在春雷爷爷的鼓励下,在春雨姐姐的帮助下,小仙人掌克服了重重困难,长大了。

8. 小学四年级写植物作文

水仙花

小时候,我一直住在外婆家。那时,外婆家的院子里种了好多好多美丽的花儿。春天有迎春花、牡丹花;夏天有太阳花、蟹爪莲;秋天有菊花、一串红,夏天有腊梅花、水仙花。

其中我最喜欢水仙花,喜欢它的外表,更喜欢它的“内心”。它虽然没有牡丹花那样娇贵,没有太阳花那样红艳,没有菊花那样引人注意,也没有腊梅花那样清香醉人。可是水仙花亭亭玉立,水仙花玉洁冰清。还有一个更大的理由:“水仙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称。的确它那动人的身姿使人一见倾心。

外婆家的那几盆水仙花可美了。

一月,水仙花开了!它那翡翠般的碧叶翠绿翠绿,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纵横交错的绿叶间,错落有致地开着几朵洁白无瑕的小花,花中嵌着一属黄金般的花蕊,散出阵阵淡淡的幽香,显得格外高雅。水仙花与泥土无缘,雨花石是它的“土壤”。我想:我要像它那样在思想上纯粹洁白,没有一点污泥。水仙花的根部像只大洋葱,根下长着白色的根须,它们像一条条长长的蚯蚓绕着一块块坚硬的雨花石,又显得十分倔强。

一阵风拂过,小花摇晃着脑袋,摆动着它柔美的身躯,似乎穿着水晶衣裳在水石上翩翩起舞,使人见了心旷神怡。

冬天,很多花儿都经不住严寒的摧残,受不了命运的考验——枯萎了。而水仙花却毫不畏惧,当室外寒风凛冽、冰天雪地的时候,它傲然挺立着,还是那么精神抖擞、生机盎然,仿佛在与寒风搏斗,如此坚忍不拔,使人越来越喜爱它了。

我爱水仙!爱它的美丽芬芳,爱它的高尚纯洁,更爱它的顽强不屈!

9. 如何指导学生写动物,植物的有关作文

我教孩子写作文(一):如何写植物1、认真观察,抓住特点。世界上的植物千千万万,它们的形态也千差万别,我们要写一种植物,必须写出它的独特形态。在写作前,要选择好你喜欢的一种植物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观察时要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如视觉(看)、嗅觉(闻)、触觉(摸)、味觉(尝)、听觉(听听别人怎么说)。观察的重点是植物的干、枝、叶、花及颜色,了解它们的大小,高矮、形状、色彩、味道等。还要抓住特点,有目的地观察。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总之,要抓住所写的植物与其它植物的不同,写出它的特点。如《石榴》: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写植物可以先从整体入手,看它像什么,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写。也可以按照它生长的时间顺序写,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最后长什么;也可以按根、茎、叶、花、果实的顺序写……总之,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作文才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如《石榴》一文,作者按春、夏、秋三个季节的顺序写出了石榴树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3、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要想把所观察到的生动、具体地写出来,是读者好像亲眼看到了这种植物,就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这样可使植物更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泼。如《荷花》: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比喻)再如《石榴》: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拟人)4、每一种事物都蕴含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描写植物时,适当穿插一点植物的生态特点、习性用途等方面的知识,使读者在欣赏作文的同时也能获得某些科学知识。例如写植物,就可写其萌芽、开花、结果等生长规律及种子的传播、食用或药用价值等;而这些相关的科学知识,可以是源于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可以向词典或专业书籍取“经”,也可以求助于师长或者互联网。如我们班一位同学在写含羞草时,作了如下介绍:含羞草的这种特殊的含羞本领,是有它的一定历史根源的。它的老家在热带南美洲的巴西,那里常有大风大雨。每当第一滴雨打着叶子时,它立即叶片闭合,叶柄下垂,以躲避狂风暴雨对它的伤害。这是它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一种适应。另外,含羞草的运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卫方式,动物稍一碰它,它就合拢叶子,动物也就不敢再吃它了。5、表达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其次要写出是怎样喜爱的。在写自己喜爱的植物的习作时要具体写出喜爱的表现,如:怎样给花浇水、施肥,怎样看花,怎样使它能晒到太阳……如《石榴》中写吃石榴的一段: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也深深感染了我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