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记忆54:(左宗棠善后方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7
《历史的系列》在讲到清军收复肃州后,对左宗棠西征陕甘过程中的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单独列传,同时交替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民族和宗教问题。现在我们继续回到光复肃州之后。 1873年8月,左宗棠率领的以湘军部队为首、已纳入官军编制的回军部队为辅的清军主力收复肃州(今甘肃酒泉)后,陕甘全境遂宣告全部平定。这和他给慈禧太后承诺的五年期限分毫不爽,可谓算无遗策。 五年前,1868年7月,左宗棠平定西捻军后,居功至伟。奉诏觐见慈禧时,被赐紫禁城骑马。他以举人身份享此殊荣,风光无限。朝堂上慈禧问陕甘之事何时可定?左宗棠踌躇半晌说,得给微臣五年时间!如此旷日持久,左陈述的核心理由是:陕甘地方贫瘠,物产匮乏;高原沟壑,交通不便;战乱多年,人口损失严重。所以筹粮难以筹饷,筹饷难于筹兵,而运输更是首要难题,尤难于筹粮。 看见没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钱打粮食。谁有殷实的经济基础和粮食储备,谁就能坚持到最后。前边文章说的陕西回军从甘肃董志原返攻陕西、并和土匪武装勾连合作,还不是为了粮草。道理是一样一样的。 西征陕甘清军列阵(前边炮队,后边洋枪队,各司其职) 左宗棠作为陕甘总督,征战攻伐不是唯一的职责。陕甘全境平定后,更大的问题摆在了这个父母官面前:妥善安置流民百姓、安置投诚的回军士兵和家属,尽快恢复各地区生产和生活秩序。大家居有其地、食有所耕、对生活有所期望,社会才能稳定。 流民百姓较好安置,战乱已平,发给盘缠路费各归原籍即可。无法即时恢复农业生产者,适当给予补助则可暂度难关。而安置陕回士兵及家属时则问题较多。因陕西地方已将 *** 村寨田产房产没收,作为「 ”叛产”充公处理,且陕西官府及地方百姓坚决反对陕回入陕。 左宗棠再三思量,决定不论陕回还是甘回,一律安置在甘肃各地落户生活。原因很简单,许多地方久经战乱,虽已人烟荒芜,但是房屋和田地尚可利用。比如我老家的小山村,是一个以姓氏命名的村庄。但是清末时已经没有人口了,所以被逃难的流民当成了安家的首选。即便如此,也还是人少地多。我的曾祖父兄弟四人在民国初年就以低廉的价格从村里「 ”先占”田地房产的百姓手里购房置地,就此落户。 西北黄土高原地坑院和窑洞 安置人口的区域包括如今甘肃兰州以东的定西、秦安、张家川、清水、会宁、平凉等地和宁夏的灵武、固原、泾源、隆德等地。安插居住区域时,选择「 ”川原相间,各成片段之地”,单独成片居住,不与当地百姓杂处,免生是非。安插途中,由地方官府负责保护,禁止沿途百姓寻衅滋事。路途中,大人每人每天给口粮八两至一斤,未成年人给五两至半斤。安插之后,由地方按人口划分田地,分配无主房屋(窑洞)或新挖窑洞、配发农器、种子。在耕种收获之前,依旧按人发给救济口粮,当年秋收后停止。但孤寡老弱残疾不能自食其力者,由地方登记造册,核实后继续配给粮食度日。 安置落户的回军士兵和家属即属平民。从前是非,一概不问。任何人「 ”不得以从前仇怨,借口寻衅”。鼓励从事工商业,丰富生活,但不得种植贩卖罂*粟。安置后民间禁止蓄养骟马(多用作战马)、禁止私藏枪炮军火武器,禁止习武跑坡驰马。那个时候的习武可不是「 ”雷公太极”或者「 ”咏春丁浩”,民间练习的拳脚可真的是「 ”杀人技”。 *** 善武也是历史悠久,陕西的红拳、河南的查拳和心意六合拳、河北的八极拳都和 *** 有关系哩!比如陕回十八营首领之一的崔伟,就是一个功夫高手。跑坡驰马说的是骑马打猎,但很多人名为打猎,其实是骑马打劫,所以要严格禁止。 民间拳师(我感觉像义和团) 人员安置完毕后,即调整地方行政区划与机构,加强 *** 居住地的行政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在各地增设军事机构,派驻军队,以示武力监管和震慑,未雨绸缪,防范不测。 陕甘本来华夏文化发祥之地,但至宋代以后日暮途穷。左宗棠大力提倡「 ”兴教劝学”,强调「 ”以书院教士子,以义塾课童蒙,以科举振学风,以礼刑训齐民”。而且办学教育自1871年收复失地开始,光复一处,即令恢复教育机构。到1878年为止,陕甘两省各府县基本均开设培训科举考试的书院。同时为了普及教育,1874年开始,左宗棠命令各地一律兴办针对贫寒农家子弟启蒙教育的义学(义塾)。办学的资金既有官方的拨款,也有地方乡绅的捐助。在兰州还为 *** 子弟专设义学。甘肃的科举乡试历来由陕西负责,文闱(乡试文举考试)设在西安。考生参加考试必须长途跋涉,殊为不便。为方便甘肃回汉青年学子参加科举考试,奏明朝廷批准专设甘肃学政(文化教育机构的官员叫学政)。并拨银50万辆修建了当时全国最宏伟的贡院(考试院、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 贡院 1875年8月,甘肃举行首次文闱乡试,应试者4000余人。左宗棠亲自监考。发榜时,第一名举人就是后来史称「 ”陇上铁汉”的秦安县考生安维峻。而此后,为照顾 *** 和文化落后地区,左宗棠奏明朝廷,在甘肃实行「 ”分科中额”。知道什么意思不?就是最早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单独录取,不和其他考生同等竞争的考试政策。我国高考制度恢复后,全国少数民族同学也是享有这个特别待遇的。也许,左宗棠就是这个区别考试制度的鼻祖。 少数民族学生 由于陕甘战乱十余年,百姓流离失所,居无定所。以至于「 ”经籍消亡”,社会上根本找不到全套的四书五经。年轻人想读书时居然无书可读。当时的书籍供应多是书商从四川和湖北贩运而来,而且价格奇高。左宗棠又命「 ”从事刻书”,由武昌崇文书局和西安关中书院负责刻书印刷专项工作。书籍专供陕甘各地书院和义学。 陕甘气候干燥,黄土沟壑,交通阻塞,加之兵燹焚毁,道路桥梁坍塌,城镇公共设施毁损严重。左宗棠即命部队和雇佣的劳工沿途修路筑桥、恢复公共建筑。并大力提倡在黄土高原种树,以期改善环境。 说到改善环境,有件不见于各大史料的事迹必须得提一提。甘肃境内经此战乱之后,白骨尸骸漫天遍野,惨不忍睹。若不加妥善安葬,高温天旱,易发瘟疫。所以左宗棠出资招募劳力掩埋百姓遗体,让死者入土为安。「 ”凡收埋一尸,掘深四尺者,给钱二百文”。每天有专人巡查,遇有遗尸暴露者,不问有无亲属,即予埋葬。 清末修缮加固后的兰州城墙 陕甘境内由左宗棠负责督修的道路桥梁数不胜数。比较著名的道路比如宁夏固原三关口一路40余里、甘肃会宁县翟家所一路数十里、甘肃临洮道路160里、青海大通县道路300多里…….。比较著名的桥梁如宁夏隆德县六盘山大小桥梁6座、平凉境内大小桥29座、泾州境内大小桥9座…… 至于修建恢复的公共建筑,以各地城墙、府衙、祠庙为多。如修造兰州祠庙、行馆、书院等十三所。修筑兰州外城墙1300余丈,西宁城墙880余丈。天水则加筑中城、小西关城、东关城,城南修筑耤河新河堤350丈。陇南的城池则异地重建,长100多丈。在河西,则将在战争中摧毁的酒泉城修葺一新,并将塌陷之嘉峪关城池修缮完整。城头由左宗棠亲笔书写「 ”天下第一雄关”牌匾。如此诸多事例,枚不胜举。 嘉峪关 左宗棠一路征战,一路种树,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 ”道柳”。目的一是巩固路基不至水土流失,二是防风固沙绿化环境,三是预防行人骡马失足,四是方便行人遮凉。光是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种活的树就达26.4万株。现在甘肃平凉柳湖公园还遗存有「 ”左公柳”100多颗。 左宗棠的一位同乡从甘肃往新疆走,看到沿途湘军将士种植的道柳。即兴赋诗赞曰: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千秋功过,任人评说。褒者亦褒,贬者亦贬。往事如风,人心可鉴。是为记! 左公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