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邹弢《三借庐笔谈》)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④[蒇(chǎ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 ) 于( ) 置( )
语( ) 是( ) 方( )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 ) ②故 故笔法超绝( )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答案:1。在; 向; 放置; 动词,说话; 这样;才
2.为:担任,动词;
向,介词。
故:所以,副词;
旧的(知识),名词。
3.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4.长期大量的从民间搜集整理素材
【译文】
蒲松龄在作此书的时候,每天携带一个大瓷器,里面装满浓茶,并带一包烟草,放在行人路过的大道旁,下面用芦席垫着,他自己坐在上面,将烟草摆在席子旁边。见到走路的人经过,必定要拉住(他),和他说话。搜集奇异(的故事),讲说离奇(的事情)。随便(经过的)人们知道什么(都可以);(路人)渴了,则恭恭敬敬地请人喝茶,或恭敬地奉上烟草,一定要使路人尽兴方才让其停止。偶然听到某一件事,回家以后就加以粉饰加工。像这样经历了二十余年,《聊斋志异》这本书才告完成。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
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
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伟大的祖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伟大的祖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伟大的祖国的社会面貌。
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幻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
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三百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历久不衰,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聊斋志异》是伟大的祖国古典小说的珍品,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他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之后流传更加广泛。十九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
《聊斋志异》在叙述、描写人和各种灵异之物的交往时,往往按照同类相应、同气相求的模式安排故事情节。同类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指的是同类事物能够彼此趋近,产生感应,实现生命层面的沟通。
《聊斋志异》的许多故事,就是以同类相应、同气相求为契机而发生、延展的……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
由于《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历了漫长时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来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认识前后有发展变化,加上作者世界观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书的思想内容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但从总体看来,优秀之作占半数以上,主要倾向是进步的,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
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艺术追求,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从题材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续黄粱》、《窦氏》等; 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 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 第四类,是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 第五类,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作品,如《种梨》、《画皮》、《劳山道士》、《瞳人语》、《狼》三则等。
《聊斋志异》在进步的思想内容中也夹杂着一些落后的成分,如封建伦理道德观念,鬼神迷信和因果报应思想,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倾向等,是我们阅读时应注意分析批判的。 《聊斋志异》是文言文小说,很多读者阅读起来比较困难,这里有一部分篇章的白话简写版。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邹弢《三借庐笔谈》)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
④[蒇(chǎ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 ) 于( ) 置( ) 语( ) 是( ) 方( )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 ) ②故 故笔法超绝( )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蒲松龄在作此书的时候,每天携带一个大瓷器,里面装满浓茶,并带一包烟草,放在行人路过的大道旁,下面用芦席垫着,他自己坐在上面,将烟草摆在席子旁边。见到走路的人经过,必定要拉住(他),和他说话。
搜集奇异(的故事),讲说离奇(的事情)。随便(经过的)人们知道什么(都可以);(路人)渴了,则恭恭敬敬地请人喝茶,或恭敬地奉上烟草,一定要使路人尽兴方才让其停止。
偶然听到某一件事,回家以后就加以粉饰加工。像这样经历了二十余年,《聊斋志异》这本书才告完成。
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éng)不一见。
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chán)院。无何,见宫殿(diàn)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xiāo)汉。
楼五架,窗扉 ( fēi ) 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shǔ),楼愈(yù)高,则明渐少。
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àn)然缥缈(piāo)(miǎo),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1张)。
3. (1) 格外,十分(2) 准备(3) 有时(4) 止,停止 4. (1) (蒲松龄) 一定强?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 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
[点拨]落实“强”“语”。 (2) 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点拨]落 实“归”“粉饰”。 5. 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 于左史、龙门也。
6. ①搜奇说异,②归而粉饰,③持之以恒。 [译文]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
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 落魄没有伴偶 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 塾老师) ,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创作这本书时,每 到清晨就拿一个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烟草, 放到行人大道旁 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 边。
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 搜罗奇妙的故 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 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 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 录下来。
像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 非常绝妙。
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
以前,他家中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
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完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第二天一看,他惊呆了: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只有六七十首。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向来与郭生交好,登门拜访郭生时,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王生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懂诗,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
郭生开始不以为然,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
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他买了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当时,叶、缪等人的作品,风格典雅,文词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叶、缪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没想到,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但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污。郭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划中。
异史氏(作者)说:自满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谦虚可以受到好处,这是世间的规律。小有名声,然后自以为是,玩戏,而不再进取学习,怎么劝说都不肯改变,不失败到极限是不会悔改的。自满的害处就像这样!
作者:郭生,邑之东山人。
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
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
恨甚。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
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
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
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
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
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
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
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
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
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注:①沈:弄脏。 ②狃:因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询问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友好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心恚愤而无如何 何前是而今非也 B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以是益疑狐妄C 郭具言所苦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D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3分)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B 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 于是渐不信孤C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D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 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 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9.断句和翻译。(9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3分)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参考答案:5.D【答题分析与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ABC三项的解释都是对的,只有D项“录”应为“收录、抄录”的意思,不是“记载”的意思。
考查的4个实词都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6.D【答题分析与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级。
A项“而”:①连词,表转折,但是,却;②连词,表转折,但是,却。B项“以”: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因为。
C项“所”:① 助词,构成名词性结构;②助词,构成名词性结构。D项“于”:①介词,对于;②介词,在。
很显然是应该选D项。这道题考查的四个虚词都在《考试大纲》列举的18个虚词之内,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另外,以往该题的例句一般是一句出自选文,一句出自课文,本题则是所有例句都选自选文中,这样的处理,对于选择不同教科书的考生来说都是公平的,这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7.B【答题分析与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是王生发出的动作,并不是郭生发出的。而其它项都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
所以应选B。在阅读的基础上作出筛选,考生是可以做到的,本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8.C【答题分析与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原文中的说法是“于是渐不信狐”,可以知道并不是“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所以应该选C。
本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9.(1)【答案】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