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乡的童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01]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是由周佚君担任导演和主持,以“探索教育方式”旅行六国,从东亚日本出发,到芬兰,印度,以色列,英国,最后回到中国,横跨了大半个地球,参观访问当地的学校课堂和家庭生活,为观众呈现不同国家教育的部分,作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周佚君,试图“从家长及学校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做一个深刻思考。”

[02] 

以下部分罗列了篇中各国的访谈陈述:

日本 :从两个幼儿园的活动体现出日式教育集体主义至上,理念是不麻烦人,重视集体性,注重同伴意识的培养。

芬兰:注重教育资源的公平均衡,重视平等教育,特意避免任何形式的竞争,所以“最好的学校,就是最近的那一所”。推崇现象式教学,让艺术,文化,美学,科学融入以真实生活现象为主题的教学中,常识回归教育。

印度:教育丰富多彩:一方面整体的教育设施和环境逼仄从“大约有57%的印度女学生在青春期退学”可见一斑,另一方面“Jugadd凡事都有解决方案”的思维下,呈现了不同需求下的各种教育:云中学校,天堂学校,用《哈利波特》做案例讲授法律,并欢迎质疑与挑战的课堂。

以色列:虎刺巴(chutzpah)特性的民族特性同样呈现在教育方式中:容忍失败,鼓励再尝试;可估计质疑和辩论,不限制自我管理,积极主动去管理自己,使得边学习边创业的创新教育模式在以色列存在。

英国:老牌的精英教育真正的核心:体育,艺术,社会责任感。所以学校的教育中注重长期的体育课,有戏剧课和各种校外活动课。精英的意识培养在于“当满足了自我生活品质后,如何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中国:把目光放置于非学校教育中的教学:熊亮老师的诗歌绘画教学,童行学院,小团山学校的夏令营,包括在香港定居的印度妈妈的访谈,都在寻找文化中好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真实核心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

[03]

徐冰教授说:“我们教育中,最有价值的部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什么?它不在书本上,在自己父母的说话语气,待人接物的方式,日常生活中。”不难理解,各国之所以呈现这样的教育特征,也正是父母,社会呈现出的日常,对教学,育儿,现实社会的理解和问题解决。

整个纪录片中让我震撼的是印度“解决问题思维”和以色列教育中“失败再尝试就是英雄”的部分-让人为之一震,因为原来不仅仅个人是这么想的,而且整个社会中很多人是这样想的,而且他们也是么做的,因为我们的环境中这样的氛围的缺失:“以成绩单一因素论英雄,成王败寇”,因为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在原来教育思维中被“束缚”的部分,进而表现在日常的言行中,这就是徐老师说的教育的核心本质。

关注教育纪录片本身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子女,请允许我引申论述导演的主旨论述:“传统是现代的童年”,传统在我们手里,我们要“汲取它内在的力量,然而面对开放的世界里”,其他的创新性,思辨力,权威的挑战性,平等自主的意识,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其他文明的思维和言行并不相同”。我们家长如何在自身的传统中,“帮助孩子更好的融入未来世界?”是全篇的视角和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