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是什么?什么时候最合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冬病夏治”通俗的讲就是冬天的病在夏天治疗。“冬病”是指体质虚寒的患者,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症状(如咳嗽、全身乏力、四肢冰凉、腹泻、大便不成形、大便中有食物残渣、不欲饮食、怕冷、反复感冒、失眠等),多因为冬季寒邪容易入侵人体,机体阳气不足,体质虚弱引起。比方说在冬天,寒邪非常猖狂,这个季节采用温阳散寒的治疗方法,往往“事倍功半”,我们治疗就要“避其锋芒”,原则上冬天用药效果不明显。

“夏治”是指趁这些疾病在夏季病情缓解之时,给予治疗。因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寒邪最虚弱的时间段,所以此时用中医补肾温阳的药物,用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中医外治,可起到散寒,补阳,活血化瘀的功效,使气血可以通畅,虚寒体质得到纠正,此时我们就是要对寒邪“穷追不舍”,往往“事半功倍”。

为什么我们治病和 养生 必须首先要补养人体阳气?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

阳气来源于2个方面,一个是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二是后天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三伏天”就是补养阳气最佳的时间段。三伏天,是处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与处暑之间(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的一个时间段,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根据一年四季中阳气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春天和夏天要养阳气),“秋冬养阴”(秋天和冬天要养阴精)。

所以,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寒邪最虚弱的时间节点。三伏天"的"伏"意思就是指"潜伏",即自然界的"寒邪"潜伏于三伏天中,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对“寒邪”穷追不舍,把它铲除干净。

冬病夏治可以益肺健脾补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脾为生痰之源”,利用夏季三伏时令,顺应时节,给予温阳散寒,化湿祛痰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祛除体内顽固寒气,增加体内亏损的阳气,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缓解症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