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这是网友对他最高的评价。因为那些你曾幻想出的美好模样,他都有。

他就是纳兰容若,一个拥有最美名字的相国公子,才高八斗,是“清词三大家”之一,又被称为“晏小山”。

他有才华,年纪轻轻便中举封官,写下无数首流传千古的名诗绝词;

他有权势,皇亲大臣之后,出身显贵无比;

他有容貌,同僚曹寅(曹雪芹的祖父)曾在诗中写过:“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娇好。”(楞伽山人即纳兰容若)

更重要的是,他在滔天富贵,才貌双全下,还不三妻四妾,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深情不负。

纳兰容若,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他一出生,就是满清八大名门望族之后,身上就自带叶赫纳兰氏一族的高贵气质。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武英殿大学士,母亲觉罗氏更是英亲王的女儿,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纳兰容若自己也很争气,虽出身名门,却不像纨绔子弟般玩世不恭,他不爱声色犬马、风花雪月,却勤奋好学,通经文,工书法,擅丹青,精骑射……

17岁进入国子监(当时最高学府),18岁中举人,19岁中贡士,22岁补中进士……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中了进士他依旧马不停蹄,继续发奋苦读,在名师徐乾学的指导下,只用了两年时间,就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

他还将自己的见闻感悟整理出来,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

“最怕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说的就是纳兰容若,把书读好了还不够,骑射这些武术功夫他样样精通。被康熙钦点为一等御前侍卫,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

文成武就,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年不过二十出头的纳兰容若,成了皇城中最耀眼的少年。

但这大富大贵,一帆风顺的日子,他过得没多少滋味,因为什么都有了,生活反倒没了盼头,更何况,睿智如他,早就深知功名利禄终成过眼云烟的道理。

所以,当老师蔡启樽被革职回家时,19岁的他说:“问人生、头白京国,算来何事消得。不如罨画清溪上,蓑笠扁舟一只。”

当了御前侍卫,经过古战场时,他劝世人:“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对富贵权势这么淡薄,就怕他觉得人生不值得,直到看到他在爱情里痴心虐狗的模样,才明白:

他不是不在意人生,而是把人生中所有的在意,都付诸给了那位女子。

很多人知晓纳兰容若,都缘于一个“情”字。

相传,纳兰容若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妹,两人情投意合,可惜命运弄人,表妹被送进宫当了妃子,这段青涩懵懂的初恋也随之画上了句号。

清朝的《赁庑笔记》曾记载:“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

虽然传闻无法再考证真假,但不论上苍有没有给他一个“白月光”表妹,都眷顾地让他遇上了那位“朱砂痣”女孩——卢氏。

从此,情深是她,宠爱是她,温柔是她,到最后的8年生死相隔中,心头所念,无法忘怀的还是她。

那年,秋水轩唱和佳会,两广总督之女卢氏收到邀约,本以为是寻常宴会,却在遇见他的那刻丢了魂。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只一眼,卢氏的心事从此有了他。

可她不敢主动上前,只能害羞地站在一个他看不到的角落,偷偷地望着他,红了脸……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清朝,卢氏的婚姻必须听从父母安排,这场单相思本该是无疾而终的。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父母就告诉她,已经为她定好婚事,对方是叶赫那拉氏的公子,纳兰容若。

缘分,有时就是这么莫名其妙,虚无缥缈间又有着冥冥注定的必然。

就这样,20岁的纳兰容若与18岁的卢氏成婚了。

才子佳人,门当户对,在世人看来就是天作之合。但在纳兰容若心里,这场被包办的婚姻毫无感情可言,对卢氏,也只当她是个无关紧要的人。

明明是新婚燕尔,但他总是待在书房看书,看晚了,干脆就歇在书房里;卢氏给他夹菜,他不会拒绝,但也不会动筷,就剩在碗里……

曾以为这场政治联姻,就这样不冷不热地维持下去,但他不知道,早在洞房花烛之前,卢氏就暗许芳心,也正是她的爱和真心,慢慢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中,融化了那份疏离感,让纳兰容若也爱上了她。

纳兰宿在书房夜不归寝的时候,她常常会半夜醒来,悄悄到书房帮他掖好被角,加点炉炭,怕他着凉;纳兰的衣袖划破了,他自己不在意,但她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熬夜帮他在衣袖的破口处绣上一朵木兰花,是如他般清雅脱俗的样子。

早上起床,她会帮他穿衣系扣;他喜欢站在屋檐下听凉雨淅淅,她便从身后为他披上一件外衣;他爱在漫天飞雪中看苍茫天地,她便站在身旁为他撑起一把油纸伞……

渐渐地,纳兰容若习惯甚至依赖上了卢氏的温柔与细心照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卢氏给他夹去的饭菜,再也没有剩过。

这种照顾和依赖,虽然容易让人沉沦,但并非不能取代。卢氏之所以能成为容若心中唯一的至爱,除了温柔体贴外,更因她的才华与性情,让容若从此步步沦陷,再难自拔。

那天,她在园中弹琴,琴声清悦入耳,这次换作纳兰站在一旁,痴迷地看着妻子,仿佛她的音容笑貌随着这些音符,一起飘进耳里,钻进心里。

那次,容若正在书房看书,忽然下起大雨,他心头一紧,有点担心卢氏便到处去找,却怎么找也找不到,直到找进后院,才看到她的身影。

她正撑起两把伞,一把遮着自己,一把去遮刚开好的荷花。就在那一瞬间,容若心里的花,也开了个遍。

从此,两人一起填诗作词,抚琴唱曲、踏青游玩、还一起用花灯捉萤火虫......“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椅斜阳。”

这不就是岁月静好最真实的写照吗?这样的幸福生活,纳兰容若岂会不写进诗里?

《杂忆》中有一小段,讲的是他背痒,卢氏帮他抓抓挠挠、却看到她嫩白的手上指甲红艳艳的,就笑她半夜偷偷去捣凤仙花来染指甲。

“春葱背痒不禁爬,十指槮槮剥嫩芽。

忆得染将红爪甲,夜深偷捣凤仙花。”

纳兰容若是御前侍卫,每当入宫值班或随皇上出巡的分别之际,两人恋恋难舍,红了眼眶:

画屏无睡,雨点惊风碎。贪话零星兰焰坠,闲了半床红被。

生来柳絮飘零,便教咒也无灵。待问归期还未,已看双睫盈盈。

——《清平乐·画屏无睡》

情到浓时,他还会手执丹青为卢氏画一幅画像,她的一颦一笑,甚至连不开心的皱眉,在他眼里都美若天仙。

旋拂轻容写洛神,须知浅笑是深颦。十分天与可怜春。

掩抑薄寒施软障,抱持纤影藉芳茵。未能无意下香尘。

——《浣溪沙·旋拂轻容写洛神》

在当时,真心太难得,男子三妻四妾是寻常事,但纳兰容若却“任她弱水三千,我只取你这一瓢”。

“一生一代一双人”,三餐四季,有你足矣。本来这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眷侣故事,可以一直上演,直至两人白头,可惜天妒佳偶,安排了那场意外……

婚后第三年,卢氏怀孕了,两人喜不自禁,一起沉浸在将为人父母的期待中。纳兰容若对妻子更是事事上心,在她身体不错时,会挽着她的手去郊外散心,希望青草微风,漫山野花能舒缓她怀孕的不适。

奉命出征时,一路上也都在想卢氏,今天她是不是又在为孩子缝制衣服?孩子在肚子里乖不乖,有没有踢疼了她?到了夜晚,思念再也压抑不住,翻涌出来让他“月到西南更断肠。”

就这样等呀等,终于等到了卢氏月满临盆的那一天,却也等来了她难产殒命的噩耗。太突然了,她才21岁,甜蜜的婚姻生活才刚开始,孩子还没学会走路说话,她怎么就走了呢?

不,纳兰容若真的接受不了!家里每个角落全是她的影子啊,卧室里,她在烛下剪灯花;书房里,她在吟诗题词;庭院里,她回眸一笑,眉目柔和,宛若清风……这些美好,不复存在了。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青衫湿遍·悼亡》

之后的日子,纳兰容若过得恍恍惚惚,一度沉浸在悲痛中,不断借酒入梦,在梦中再续姻缘,清醒后则更加绝望,只能不断写诗来寄托自己的肝肠寸断。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在所有的悼亡诗中,最令人心疼的莫过于那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就这样过了三年,在卢氏第三年的忌日,纳兰容若写了《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三年了,失去她的日子就像是一场梦,现在是时候该醒了,只是以后没了她的人间,再无味道可言。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往后的岁月里,为了后续香火,纳兰又娶了官氏,颜氏,还遇到了懂他的红颜知己沈宛,可不论佳人多好,和卢氏的缱绻情意他不愿再给第二个人。

正如那天,沈宛半夜醒来,看到纳兰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院子里,看月亮看得出神。她拿件衣衫给他披上,虽然心里明白,可还是没忍住问了句,谁叫你刻骨铭心?

是的,纳兰容若心里的那个人,终究还是卢氏。

情深难寿,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31岁的纳兰容若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有野史记载,纳兰的亡日与卢氏是同月同日,也许冥冥中真有天注定。

“一种情深,十分心苦”,也好,从此他不用再承受这种心苦了。

不得不说,纳兰容若真是个重情重义的翩翩公子。不仅对妻子情深难忘,对朋友更是不论贵贱,一旦认定,便推心置腹,不动疑心。

正如他和他的好友顾贞观。

众所周知,纳兰容若喜欢诗词歌赋,父亲纳兰明珠就特地为儿子建了一座渌水亭,专门供他约见文人雅士,一起谈天论地。

这些人里,虽说是文人雅士,但绝大部分都是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聚在一起歌颂、狂叫、谩骂……纳兰容若身为亭子主人,没半点贵胄架子,也不恃强凌弱,只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听得越多,便越感慨芸芸众生,知己难寻,心中一阵郁结难舒。直到康熙十五年,22岁的他遇到了顾贞观,一见如故。

他俩会聚在一起谈诗词歌赋,发现彼此的见解和追求简直如出一辙,越谈越起劲,感情也越来越深。

纳兰容若对外人不会坦露的心事,却会跟顾贞观说,其实自己不想当身不由己的大官,只想做个放浪江湖的诗人,活得潇洒自在。

“人各有情,不能相强。使得为清时之贺监,放浪江湖;亦何必学汉室之东方,浮沉金马乎?”

——《与顾梁汾书》

慢慢地,顾贞观也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其实他有个好朋友叫吴兆骞,因蒙受不白之冤,被流放到宁古塔,他想救却能力不够,想请纳兰容若帮忙。

他还将自己为好友写的《金缕曲》抄给纳兰容若看,看完深受感动,下定决心要帮顾贞观完成心愿。

但这一救,并不容易。纳兰容若和父亲足足花了5年时间,费尽周折、花费重金打通关系,才将吴兆骞接回了中原,实现了对好友的诺言。

因为他俩身份悬殊,关系又如此密切,很多人便眼红,说顾贞观是攀附权势的小人。流言传得有模有样,纳兰容若却毫不怀疑好友的真心。

特别是听了《金缕曲》后,直接写了首《金缕曲·赠梁汾》,告诉世人:他俩不会因谣言而生分,甚至不管未来有多少磨难考验,这段友情都会坚固长存。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金缕曲·赠梁汾》

顾贞观听后,也回了一首《金缕曲·酬容若见赠次原韵》给纳兰:“但结记,来生休悔。”

意思是,有你这个莫逆之交,是我的荣幸,过完今生,来世也要记得,我们还要当好知己。

如今,时间如白驹过隙,距他离开尘世已匆匆数百年。

有时真希望轮回一说不是虚言,让他转世再践前生之约,再续未满之缘。可惜祝愿再美好,我们心里都明白:那年之后,世上再无纳兰容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