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毒枭刘招华告诉我们:命运往往是不公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31
毒贩刘招华被抓时,他毫不畏惧,甚至有些轻蔑。他认为被枪毙和自然死亡没有区别,这让人感到心酸。他的生活失去了意义。
在和平年代,许多不怕死的人往往是那些生活无望的人。逃亡十年,再多的财富也无法换回片刻的安宁和快乐。
刘招华从小聪明好学,是邻居眼中的好孩子。他在中学时成绩优异,还获得了省级化学竞赛的二等奖。和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样,他家孩子多,全家人靠父亲卖豆腐维持生计。因家庭经济困难,他选择放弃读书去当兵。后来回到家乡,在当地法院当法警,每月还给家里寄钱。在法院同事眼中,他是一个谦和、乐于助人的好人,曾立过功,深受领导赏识。他的人生似乎已定局,是个顾家的好男人,同事眼中的好搭档,领导心中的好下属,优秀、平凡且简单。
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他们不会满足于平凡。他的一个老同事说他很要强,非常渴望出人头地。他是法院里第一个“下海”经商的人。
从他的人生轨迹来看,如果他有一个像我们这样的家庭环境,或许优秀的他在名牌大学读书,毕业后成立自己的公司或成为一名知名教授。但“好孩子”刘招华只能选择辍学。他的父亲在他十二岁时去世,母亲也相继离世。他去请教大学教授,谎称研制减肥药,学得一些方法后竟然在两三个小时里就调制出了冰毒。同犯被捕开庭时,他竟然去法庭旁听。在法院工作时,他总是抱怨工资太低,这或许是他从小穷怕了的缘故,他非常渴望金钱。
他给自己取名“刘彬彬、刘森、刘林权、刘林杨、刘桂森”等,都与木有关。他说他最大的成就感不是来自做毒品,而是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林场。红豆杉作为世界公认的濒危抗癌植物,非常珍贵。可见他非常渴望认同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是自我价值实现。刘招华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而能够在短时间里创造出新型毒品,让他长时间里极度渴望的成就感得以满足,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刘招华让我想到了《人名的名义》中的厅长祁同伟。作为大学学生会主席,成绩优异,最终却可能被发配到偏远山村去当村官度过一生。他说当他到那个村子看到那个村长时,村长的样子让他崩溃。
最终他向比自己大十岁的大学老师求婚,通过妻子的父亲最后被留了下来。任职期间剿灭毒贩还中了子弹,最后存活下来立了功升到现在的位子。祁同伟说自己要做与天弈棋、“胜天半子”的那个人,宁可用命去博。
自己优于别人,别人轻而易举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而自己却一辈子也无法得到,痛苦然后思想扭曲。等到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却失去了更重要的一些。
从刘招华的角度来看,如果他生活在普通人家,如果他没有年少失去父亲,如果他的母亲没有瘫痪最后去世,那么他或许会成为一个著名的化学家。他那么优秀,最终却只能是一个平凡的“先进工作者”,在法院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五十块。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远不止于此。
但是对生活的不满让这个天才扭曲了认知,他看不到的是,还有很多和他一样不幸的生命同样在挣扎反抗,优秀让他不会平视和俯视,他看不到那些和他一样优秀的人对自我价值实现求而不得的痛苦。
他也永远想不明白,很多东西得到了是惊喜,得不到才是常态。
命运往往是不公的,有些人无论怎样挣扎都注定无法得到自己所渴求的,即便得到了,代价也格外沉重。《断头皇后》中的经典名句:“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而对于一些人而言,礼物的价格昂贵到一生也无法支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生的追求就到此为止了,无论是刘招华还是屏幕中的祁同伟,他们的奋斗偏离了方向只是源于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社会的仇恨。他们失去了善良、乐观和期待。
我在知乎上曾看到过一位大V剑圣喵大师分享的一则故事,他所在的学校与一个偏远山区扶贫对口协议,需要几个老师去支教两年,山村偏远到接近国境线,很多同事都是送礼或者直接捐款十几万才没被选中,他的领导由于和他有过节就直接把他报上去了。本来打算结婚的女友闹分手,他手头上的几个项目也还没有完成。另一个领导同情他,建议他想办法做一点儿科研成就,有成果了就能够有办法早些回来,作者便开始在各大平台上写文章,坚持了很久没有起色有点儿失望,但是在支教生活中也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便继续坚持了下来,最后在这个点上打开了突破口,甚至得到了上百万的稿酬。即便最后作者并没有得到巨大的回报,想必磨炼之后的心性也会变得不同吧。
其实刘招华并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只不过他过于急功近利,被捕时的那句“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是有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林场”,让人鼻子一酸,显然做毒品并不是刘招华想要的。他或许更想要一片世界最大的珍稀植物林。可是那时候的他已经很难回头了。
刘招华展现出了两个极端的形象,暗里是制毒贩毒的大毒枭。而除去这一形象,从小到大他的为人处事竟然出奇的优秀,贩毒之前他是法院“先进工作者”,上学时他是街坊邻居眼里的好孩子。贩毒逃亡之后,他用假身份贩毒开厂投资做生意,还见义勇为抓过小偷,和政府也有过合作项目。如果不知道他是大毒枭,想必以为这是一个非常优秀有作为的社会青年。当然这很可能是他掩人耳目逃避追捕的手段。但是谁敢说这样的生活不是当初“下海”时的他想要的呢?
如果当时刘招华在困顿迷惑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清楚地认识到制造毒品的代价,也许拥有能力的他也可以得到一片红豆杉林场。
面对不公愤世嫉俗报复社会,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毁了自己。被捕之后他轻浮的态度并不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豁达,而是他早就死了。
佛家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那后两苦便是求不得和放不下。
所有命运带来的不公都不是罪恶的原因,罪恶的原因只是因为你选择了罪恶。刘招华母亲瘫痪的那一年他开始做毒品,但是这不能成为他犯罪的理由。不幸的人很多,我们知道的很少,但不是每一个不幸的人都犯下罪过。
命运往往是不公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对待命运的不公。
共勉。详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