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的实施条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一)设施条件
“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乡镇和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2884个,文化馆、群艺馆3264个,文化站40118个,社区、村文化室137665个。文化共享工程已建设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89.1万个,包括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840个县市级支中心、28595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092个街道基层服务点、6022个社区基层服务点、60.2万个村基层服务点,另有25万所农村中小学可接受并使用工程提供的资源。
(二)网络与技术条件
近年来,文化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已形成互联网、卫星网、有线(数字)电视、移动通讯网、电子政务专网、光盘(移动硬盘)等多种技术服务模式,并积极探索和应用面向“三网融合”的网络电视、IPTV、3G等新兴技术手段开展服务,初步建立了层次分明、互联互通、多种方式共用的信息传输网络,使基层文化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和数字资源服务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三)数字资源条件
文化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已经积累了近700TB数字文化资源。其中,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总量达136.4TB,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达561.3TB,主要内容涵盖了中文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地方志、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电视剧、文化讲座、精品文化专题库、少儿动漫、农业技术、科普、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生活百科等方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