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的剧院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1945年: 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前身属热河军区。为胜利剧社。社长安波;副社长韩大为、李劫夫。
1946年: 11月为冀热辽军区文工团。团长程远昭; 副团长吕西凡。
1947年: 3月为冀察热辽军区文工总团。 总团长安波; 政委乔振民。
7月为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文艺学院军区文工团。院长赵敏毅。
1948年: 8月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文艺学院。院长安波; 教务长骆文。
1949年: 1月随军解放天津,为天津市文工一团。团长骆文; 副团长程云。
6月随湘江大队五中队南下解放武汉,为华中文工团。团长骆文;副团长程云。
创作排演《秋毫不犯》《白金锅》《本是一家人》
1950年: 4月为中南文工团。团长骆文; 副团长程云。
创作排演《红旗歌》《劈金匾》《美国人民的声音》 《不能走那条路》
1953年: 6月由中原大学文工团和文艺学院戏剧系音乐系毕业生与中南文工团合并为中南人民艺术剧院。 院长崔嵬; 副院长骆文、程云
创作排演《赵小兰》《妇女代表》《喜事》《夫妻之间》 《抽水机》《长海来了》《人们在前进》 《曙光照耀着莫斯科》
1954年: 8月大区撤消中南文艺隶属武汉市,为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院长骆文;副院长莎莱、吕西凡。
创作排演《在廿世纪中叶》《粮食》《人往高处走》 《闺女的心》《法西斯细菌》《求婚》《蠢货》 《锦绣花巾》
1957年: 2月原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撤消,分别组建武汉实验歌舞剧院和武汉话剧院。武汉话剧院院长吕西凡; 副院长朱志元。
创作排演《同甘共苦》《玛申卡》《日出》《湖上悲剧》 《三江好》
1959年: 3月武汉歌舞剧院、武汉话剧院两院合并恢复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建制。党委书记朱定和;副书记易齐荇; 院长程云;第一副院长吕西凡;副院长汪西、姚汉光。
创作排演《敢想敢做的人》《烈火红心》《在那一边》 《夜店》《孙雀胆》《杜尔太太的道德》《方素香》《降龙伏虎》《全家福》《共产党人》《万紫千红才是春》。
1963年: 1月原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撤消,武汉歌舞剧院、武汉话剧院再度分别单独建院。武汉话剧院院址移至解放大道1145号原西商跑马场旧址的部分建筑内。院长吕西凡;副院长樊绩安;总支书记姜希贤。
创作排演《武则天》《叶尔绍夫兄弟》《迎春花》《夺印》 《锄头记》《月上柳稍头》《两个队长》《捉鬼计》
1967年: 为新武话勤务组。
1968年: 9月为武汉话剧院革命委员会。创作排演《夜海战歌》
1978年: 6月为武汉话剧院。党委书记张学政;院长庄明理;副院长樊绩安。
创作排演《最后一幕》《龙腾虎跃》《于无声处》 《向警予》《赤子情》
1984年: 武汉话剧院分出一支艺术力量组建武汉市儿童艺术剧院。支部级,事业编制。时任领导成员:由武汉话剧院副院长尤光出任党支部书记;院长黄家德;党支部副书记洪嘉章;副院长闵道容、樊哲斌;艺委会主任哈珊。武汉话剧院院长胡庆树;副院长杨德明、李荫全;党委书记孙维生。
2005年: 5月25日武汉市编委批复,武汉话剧院和武汉市儿童艺术剧院合并组建的武汉人民艺术剧院。两单位共有编制合并使用。
6月30日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正式成立揭牌仪式。
7月武汉市文化局党委任命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领导成员:院长刘复、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周锦堂、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何志林、副院长冷佳华
创作并演出青春剧《柠檬黄的味道》。
4月6日武汉市第一职教中心、武汉人艺和《武汉晚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签约,三方共同打造青春剧《柠檬黄的味道》。
9月10日首演。排练、上演期间,市长李宪生等省、市各级领导多次亲临排练场、剧场观看演出,对该剧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
李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0月14日青春剧《柠檬黄的味道》剧组一行,到武汉市第六中学与学生、老师、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座谈,针对剧中涉及的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强音、冷佳华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首批“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名单。
10月17日青春剧《柠檬黄的味道》剧组受随州市政府邀请赴随州演出,六场演出,每场观众人数都是八千以上甚至达到万余人。
12月青春剧《柠檬黄的味道》赴苏州参加第五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获剧目一等奖,编剧奖,导演奖,舞美设计奖,音乐创作奖、优秀表演奖,表演奖。成为本届唯一一个获得全部奖项的剧目。主创及有关人员参加了文化部专家评论组为该剧举办的艺术研讨会,与会的有国家级及资深编剧、导演、评论家。湖北省文化厅发来贺电,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市政府副秘书长石大鸿、市文化局局长唐惠虎等领导亲自来到武汉人艺“柠”剧总结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
2006年: 1月小品《婚前协议》、《球迷》、《我是男子汉》、《三簧》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元旦晚会上与全国观众见面。小品《百元钞票》参加央视《欢乐中国行》直播现场。
8日应湖北省新春慰问团的邀请,我院两部作品“三簧”《送郎打工》和小品《球迷》,参加了由副省长阮成发率领的省政府新春慰问团,赴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郑州煤业集团和郑州铁路局进行了慰问演出。
院长刘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四个尊重”优秀领导
《柠檬黄的味道》被评为我省2005年度文艺创作重点项目招标作品、优秀文艺作品
2月小品《招聘》在中央电视台2006年春节晚会上与全国观众见面。省、市各级领导;各大媒介记者到机场迎接载誉归来的剧组演员,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由副市长刘顺妮向每位演员颁发奖金一万元。
小品《招聘》剧组部分演员,参加2006年中央电视台正月十五暨春节颁奖晚会演出。荣获2006年央视春节晚会语言类节目三等奖。我院党委书记周锦堂代表剧组到央视元宵晚会现场接受颁奖。
创作演出木偶剧《笨笨狼》系列剧之三、木偶音乐剧《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偶形剧《虎王山下的故事》、课桌剧《猫和老鼠》。
镇亚荆获“第七届湖北戏剧牡丹奖”。
复排并上演儿童轻喜剧《快乐的汉斯》。
3月—6月青春剧《柠檬黄的味道》应上海市演出家协会、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活动组委会邀请,赴上海演出100余场。参加第六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在首轮演出中,该剧就率先演出了40余场,观众近4万人次。在来自7个省市的14台展演剧目中,被公认为是演出质量最高的一台剧目。被评为“最佳剧目”,同时,镇亚荆、曾园园被评为“我最喜爱的儿童剧演员”。
4月邱建秀、李铁经湖北省舞台艺术重点编导评审委员会评选为湖北省重点编导。
5月21日是第十六个“全国助残日”,木偶剧团为聋哑儿童义演。
2008年、2010年,邱建秀连续两届荣获曹禺剧本奖。
李铁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6月举办“走进古希腊戏剧 感受新人艺风采”戏剧沙龙活动周。中国十大导演之一罗锦鳞教授,中国话剧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福麟专程来到武汉参加本次活动。
1、观摩获得希腊国际艺术节大奖的古希腊经典剧目《安提戈涅》。
2、与武汉戏剧家协会共同举办“武汉人艺戏剧继承·发展·创新座谈会”,
3、“八艺节”参赛剧目——青春剧《柠檬黄的味道》在武汉剧院免费为数百名残疾学生代表,少数民族学生及外来民工子弟演出,中央电视台及省、市多家媒体记者对刘复院长及观看演出的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代表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对演出进行了详细的报导。
4、《品质超群》小品精品晚会在市青少年宫音乐厅举行,著名话剧演员周锦堂、李铁、余信杰、尹北琛等参加了表演。 共演出《一件棉衣》﹑《婚前协议》﹑《我是男子汉》﹑《夫妻夜话》﹑《朱经理升官记》﹑《楼上楼下》、六个小品。武汉市副市长袁善腊观看了演出。
5、与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关于古希腊戏剧》讲座在武汉图书馆举行。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十大导演之一的罗锦鳞教授应邀专题介绍古希腊戏剧的诞生、发展以及希腊三位伟大的悲剧作家及其悲剧作品。部分武汉高校的大学生、省市文艺界的名家学者、各市直文艺院团的骨干、我院的全体在职职工、部分离退休老艺术家以及一些戏剧爱好者参加这次讲座。
创作演出现代版木偶剧《狐假虎威》课桌剧《猴子的心》、《乌龟变石头》木偶快板剧《红绿灯下》木偶剧《口技猎人》
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党委被评为武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8月3日木偶剧团应邀赴深圳演出。
8月6日为迎接2007“中国话剧百年”纪念展演和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剧目——大型历史题材话剧《张之洞》投排。武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车延高等有关领导参加了开排仪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