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心理难健康——三招教你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平时表现很乖,但是做事说话总是畏畏缩缩。跟她说话时不看你的眼睛;上课老是走神,点她回答问题就低着头默不作声;下课了总是一个人坐在位置上,在班上没有什么朋友。

科任老师都觉得很奇怪,觉得有必要把孩子家长请到学校来了解一下情况。没想到,家长来后,我们在办公室欣赏了一出“大戏”。

在老师把孩子的情况说了以后,家长突然爆发了。她对着孩子破口大骂,差点就要伸手打人。被拉开后,突然就痛苦流涕,哭诉自己养孩子的不容易,哭诉自己孩子怎么不争气。

她的孩子在旁边,缩着身体、低着头,泪水啪啦啪啦地往下掉。

家长走后,办公室里一位老师气愤又无奈地说道:“有这样情绪化的家长,孩子怎么能健康成长?”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大多数家长不会像这位家长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养娃千日,总会出现不顺心的状况。工作遇到了麻烦、和伴侣吵了架,或者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不好,都可能造成父母的情绪波动。这时,考验父母的时候就到了。 保持情绪的稳定、始终耐心地教导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偶像剧鼻祖、演员陈乔恩曾讲过小时候被情绪化的妈妈控制的故事。因为家里贫穷,妈妈动不动就骂人,只要她做错了一点小事就会被妈妈打,导致陈乔恩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即使她后来出名了、成功了,还是觉得很自卑,迟迟走不出来。

坏情绪就像病毒,不但让自己生病,还会危害他人。对于父母来说,糟糕的情绪是亲子关系的第一大杀手。对于孩子来说,拥有情绪化的父母,是一生的诅咒。

最近刚好在读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这本书,里面关于情绪的讲解很有道理。 情绪是什么?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怎样表达情绪才是健康的?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每一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的父母,都能从中找到找到答案。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由美国作家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共同撰写。罗纳德是一位沟通方面的专家,著作众多,涵盖商务沟通、公共演讲、社交技巧等多方面内容。拉塞尔是一位大学教授,在1990年的一次沟通学会议中与阿德勒相遇后,一拍即合,此后一直共同致力于沟通主题的写作和演讲工作。

如果,你不想让悲剧在你的孩子身上上演,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情绪化。只要掌握三招,你就能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

识别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之所以对着孩子大动肝火,往往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自己的情绪控制了,失去了理智。

今年,一位妈妈在车里对孩子破口大骂。她肯定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的情绪化,冲动之下从车里跑出去,毫不犹豫地从高架桥上跳下去。事后她一定追悔莫及。但是,如果她能早早地意识到自己被不良情绪控制了,冷静一下,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意识到自己有情绪了是第一步。试着辨认自己的感觉。 你可以 感受你的身体的变化 。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脸红等异常的身体感受,都可能是情绪上身的表现。你可以 监控你的非语言行为 ,例如坐姿、眼神、手势、声音等。如果你的声音突然变大,眼神变得凶恶,你可能开始生气了。你还可以通过 监控自己的想法和对别人说的话 来辨认自己的感觉。脑海中或嘴巴里发出“我讨厌……”或者“我感到很烦”这样的声音时,说明你的负面情绪开始了。

接着,告诉自己,不要凭着感觉行动 。拥有某种感觉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要这样做。你感觉恐惧,但你不一定要表现出恐惧。你感到震怒,但你不必把你的怒气表现出来。辨认出自己的感觉不是发泄情绪的开端,而是理性处理情绪的开始。

经典美剧《老友记》中有一集,钱德勒发现自己的妈妈和好友罗斯接吻了,他对自己的妈妈和好友都十分地生气。期间他一直闷闷不乐,对好友和妈妈怒目而视,亲密关系变得很糟糕。在其他好友的鼓励下,他和妈妈进行了一次长谈,把长期积压在心里的感觉全部对妈妈说了。说完后他如释重负,虽然对妈妈的不满还在,但他不会再被那些感觉所折磨了。

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很重要。研究表明,比起不表达情绪的人,能够合理表达情绪的人身体更健康,人际关系也更和谐。

扩充自己的情绪词汇,精准地描述自己的感觉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在165页列出了情绪词汇表,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自己的情绪。除了用单一的字词描述自己的感觉,还可以描述自己发生了什么或者自己想要做什么。例如,当你的孩子做错了事时,你想要表达你很生气。你可以说“我很生气”,也可以说“我感觉我肝疼”,或者说“我想打人”。

评估表达感觉的时机 。情绪刚涌上头时一般不是表达情绪的最好时机。深思熟虑后再开口才能保证是理性地表达。记得小时候,在人多的场合有什么不当的行为,妈妈总是等到回到家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才会给我指出问题。既保全了我的面子,也让我容易接受我的问题。

关注沟通渠道 。有时候,一些话不适合当面说,可能当面说会让双方都觉得不舒服。这时可以考虑其他的沟通渠道,比如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微信或QQ,或者写一封信。或者有些问题爸爸不适合对女儿说,可以通过妈妈传达。

情绪分为有助益情绪和无助益情绪。顾名思义,无助益情绪就是对良好的沟通没有帮助的情绪。无助益情绪通常来自于非理性思考,也就是我们的非理性想法。

典型的非理性思考包括完美谬误、赞同谬误、过度推论谬误、因果谬误、无助谬误和灾难性谬误。

非理性思考在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十分常见 。例如,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否则就会陷入焦虑,这是完美谬误。有的孩子性格安静沉稳,但父母认为孩子就应该开朗大方,因此担心得不得了,这是应该谬误。电影《厕所英雄》里的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如果录不上私立学校,以后就会堕落到吸毒,这是灾难性谬误。

如何减少无助益情绪呢?

首先,监控自己的情绪反应 。通过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如心跳加速,跺脚,或者变得极其安静等,辨认出自己的情绪。

接着,注意情绪的激发事件 。探究到底是什么引起了你的情绪反应,可能是一件事,也可能是最近一连串的事,或者是某个特定的人或者话题。

第三,记录你的自我内言 。这一步将激发事件和你的感觉联系起来。去探究你此时的内心独白,甚至可以将你内心的想法写下来,能够帮助你很快地辨识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最后一步是重新评估你的非理性信念 。先确认自己记录的想法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然后解释它为什么是理性的或者是非理性的。如果确认自己的想法是非理性的,那么写下一个较为理性的替代性思考。这样可以让自己在面对相同的情境时感觉好些。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一下。

就这样,一场家庭大战被避免了。多年后,这块小黑板可能会成为孩子美好的回忆。如果不是理性思考,孩子的记忆里可能会是一场粗暴的大骂。

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情绪就是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吞噬你。”为人父母,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你们的情绪担负着一个个你们最爱的孩子的未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