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小举行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9
【 #少儿升学# 导语】9月1日,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践行新校训,铸就百年梦”——人大附小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在附小主校区操场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人大附小校长郑瑞芳出席开学典礼。来自人大附小主校区、京西校区、亮甲校区约5000名学生参加开学典礼。

  典礼在升旗仪式中开始。伴随着国歌声,五星红旗在与会领导、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瞩目中冉冉升起。随后,人大附小校旗和欢迎旗在人大附小校歌声中同时升起。

  郑瑞芳在新学期致辞中介绍了新确立的人大附小新校训“成仁才、至大道、得富学、重小事”,并结合生动的故事阐释了新校训的深刻内涵。“成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成才的底线;“至大道”是做人的格局,成才的目标;“得富学”是做人的本领,成才的资本;“重小事”是做人的关键,成才的前提。她指出,12字新校训言易行难,勉励大家要将努力付诸行动,共同践行新校训,为实现附小百年梦想、快乐前行。

  三年级12班王大数、六年级3班邓郎青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对新校训的理解。王大数认为,“成仁才、至大道、得富学、重小事”的新校训体现了师长对大家的希望和要求,即要成为有仁德、有仁爱的才子,习得人生的大道理,收获知识和能力,并时刻注重从小事和细节做起。邓郎青朗诵了由人大附小2016年毕业生杨旭堃创作的小诗《新校训解读》,讲述了毕业生眼中的新校训。

  家长代表、三年级11班丁晓冬的母亲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对新校训进行了解读。她认为,新校训将学习、做人、做事的诸多道理浓缩成12个字,并巧妙地蕴含了人大附小的校名,匠心独具、内涵丰富,充分反映了附小的办学理念、治学和文化精神。

  刘伟为人大附小新校训揭牌。新校训印章由人大附小书法教师崔旭升篆刻而成。

  人大附小主校区、京西校区、亮甲校区的学生高声朗诵了新校训,整齐响亮的声音展现了大家践行新校训、为实现附小百年梦想奋斗的坚定决心。

  与会领导为各校区、年级代表颁发新校训读本。

  随后,六年级11班陈嘉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谈了自己对新校训的理解,介绍了历年来人大附小举办六一小妙会、开展爱心义卖活动的情况,并表明全校师生决定将今年爱心义卖所得266666元捐赠给中国人民大学,祝贺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他代表附小全体师生表达了对人民大学的感恩之情和美好祝福,希望这份校庆心意能为人民大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伟、吴付来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接受了人大附小全体师生的心意。

  刘伟对人大附小新学期开学表示祝贺。他指出,人大附小是一所令人自豪的学校,拥有深厚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同时,新校训的确立与践行又体现出人大附小是一所充满希望的学校。他相信,在新校训的理念指导、老师的精心呵护、学生的辛勤努力和家长的关注下,人大附小的学生们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成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小学,国固之本也。”刘伟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作为一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抗日烽火中建立的学校,家国情怀、跟党走、服务国家事业是人民大学基因里不可磨灭的传统,而作为人民大学的附属小学,忠于祖国、跟着共产党走、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是不可磨灭的理念。刘伟感谢附小师生对大学怀有的深切感情,并殷切寄语全体学生,希望大家在人大附小学习生活幸福快乐。

  在人大附小全体师生齐唱的《七彩附小精神之歌》中,人大附小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落下帷幕。

  开学典礼举行前,刘伟、吴付来在人大附小游泳馆观看了游泳队学生展示,了解了人大附小体育教育取得的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主任顾涛、人事处处长韩东晖、国际交流处处长张晓京、财务处副处长周淑芬、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志成,以及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振志、曙光派出所所长张晨生、曙光城管大队队长王建荣和人大附小家长助校会副会长刘玉梅参加开学典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