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巴镇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宋代兴场,初名零巴镇,后以镇区濒临巴水更名临巴镇。
1948年,在临巴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波澜壮阔的“龙潭起义”。1948年9月20日夜,渠县龙潭狮子山营火熊熊、旌旗猎猎,临巴、三汇、土溪、达县的革命武装共500多名起义战士汇聚在一起,召开起义誓师大会。会上庄严宣布:“华蓥山游击纵队第六支队”成立,并宣布成立三个中队,两个独立分队。9月21日拂晓,当信号弹划破长空,我方阵地长短枪、火药枪、罐耳炮等火力一齐怒吼,顿时火光冲天,山摇地动。后来,敌人调集反动武装进行包抄、围剿,起义军迫于形势,只好兵分多路进行撤离、转移,一些战士、干部在撤离中被敌人抓捕,英勇就义。龙潭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贫苦农民为主的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武装起义,它涉及面广、起义声势大,打击了敌人在川东地区大肆进行白色恐怖的嚣张气焰,唤醒民众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最后的斗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入川起到牵制国民党军队的作用。
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1996年,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辖观音、河清、福善、溪口、石子、四面、笑石、炭渣、群团、团石、竹林11个行政村和以序数命名的4个居委会。2004年,将临巴镇的团石村并入龙潭乡,将龙潭乡的凉桥、龙溪、寨湾、麻园、后河、偏岩6个村并入临巴镇。临巴镇是附近10余乡镇商贸物流集散地,境内有国电深能四川华蓥山发电有限公司等5家规模以上企业,是达州30强乡镇;2000年,该镇被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5年,该镇入选达州市30强工业重镇;撤区并乡前,临巴镇是李馥、河东、河西、锡溪、龙潭、大峡、临巴“六乡一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撤区,2004年并乡区划调整后,该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不断书写发展奇迹,成为了渠县“一主一副四支撑二十八基点”滨江城镇群中的重要支撑。2008年,该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耍锣鼓之乡称号;2014年,被列为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示范镇”;2014年7月,成功入选“全国重点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