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争犯罪的侵华罪行的吉林省档案馆存10万卷日侵华材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4年7月3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介绍中央档案馆在互联网上公布《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的有关情况。李明华表示,中国档案馆保存很多日本侵华档案材料,仅吉林省档案馆就有10万卷,2014年7月4日前已公布89卷。2014年7月4日前吉林省档案馆分8组公布了89卷日本宪兵队、满洲银行在强征慰安妇、南京大屠杀方面的档案。
日本移民“梦幻破灭了”——侵华日军档案揭露日本欺骗性移民罪证
新华网长春2014年7月5日电(记者宗巍、李汶羲)吉林省档案馆向外界公布了一批侵华日军档案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实行欺骗性移民政策,把向中国东北移民作为侵略中国的重要措施。
档案显示,日本移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欺骗利诱之下,承受着移民侵略带来的极大痛苦,成为日本移民侵略政策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1939年的《通信检阅月报(五月)》中记载了来到中国东北的日本人军次发给广岛市的井本里子的一封信,其中写道:“移民团到达目的地几天后知道了一切,感觉梦幻破灭了。”
档案中记载,日本青年在加入移民队伍后,生活困苦,如果偷跑还会被射杀。1939年《通信检阅月报(五月)》中记载了牡丹江市的村田八郎发给京都府的大江康夫的信件摘抄:“由于工作非常辛苦,偷偷逃跑的人会被用枪射杀,实在觉得非常不合情理。这件事往大了说就是国家的问题。”
另一份1940年《通信检阅月报(五月)》的档案中记载了北安省的出川久二发给吉林市的小池敏郎的信件摘抄。出川久二记录了自己从“满洲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脱身后自由愉悦的心情:“将那种像野狗一样活着的生活彻底抛弃掉。”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胜表示,日本在1937年实施“二十年百万户移民计划”,掀起了向中国东北移民侵略的高潮,企图对中国东北永久占领,进而实现吞并中国及远东地区的战略图谋。
侵华日军档案:部分日本军人厌倦军队生活想“自杀”
新华网长春2014年7月5日电(记者宗巍、赵梦卓)吉林省档案馆公布的侵华日军档案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部分日本军人厌战怕死情绪强烈,迫切“想回家”,甚至“想自杀”。
1943年《通信检阅月报(二月)》中记载了日本军人立岩幸子十分厌倦军队生活,如果有机会想结束29岁的生命。他在信中写道:“我已经十分厌倦这种乏味的军队生活了,常常会陷入深深地沉思之中。”
又如在《通信检阅月报(七月)》(1939年)的档案中,提到“不想上前线了”“带着防毒面具非常痛苦,不如死了痛快。军队简直就是地狱”“一想到要在军队度过一生就感觉非常遗憾”等内容,记录了日军士兵强烈的厌战心理。
在另一份1940年的《通信检阅月报(六月)》中,身在天津市的吉田在信件中提及军队生活很枯燥,十分讨厌军队生活。“每天都要从事枯燥的军务,加入军队是很无趣的,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穿着高筒靴,而且还会被扇耳朵,我现在正在值班,实在是很无聊,军队里没有自由,所以现在是无望了,我十分讨厌军队生活。”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蒋立峰表示,日军“家书”中透露出的强烈厌战情绪,有力证明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不得人心,日本军人也深受其害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