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4

1、选择本子。

剧本是一剧之本,故事也一样,有个好的故事,你去讲就事半功倍。

选择本子有二种,一是从书刊上去找发表过的好故事;二是自己动手创作反映自己身边人和事的故事。

那么如何选择本子呢?首先你选的本子要有故事,这得从故事的基本特征讲起。

我在教学生写故事时,对故事的基本特征有如下讲解:“故事是事故”、“故事是一件事,三两个人,转几个弯”、“故事是故意搞点事出来”

好的故事具备“易记、易讲、易传”的特点。

好的故事会有一个引起大家强烈兴趣的“故事核”,看来后会有一种传讲的冲动。

好的故事都是一条线到底,脉络十分清楚,看了一遍大致的情节就能复述出来。

作为一个故事员,在选择本子就要选择这样的故事。

选择本子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要考虑听众的情况,考虑你这个本子是去讲给何人听的。

打个比方:给学生讲爱情故事,肯定不合适;到农村讲科学家的故事也是不合适的;到了机关你去讲“狼外婆”的故事,不让人认为你有病才怪呢。

过去有句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讲故事同样也是如此。

要选择适合听众的故事,所讲的内容应该是听众所熟悉所理解,好象可能是发生在他们身边,但又是不同于一般的事,有一个他们迫切想知道却又猜不出结果的或有趣的动情的事。

我们一些老故事员,在这方面都很有经验。

他们往往都备有各种不同的故事,以适应不同场合不同听众的需要。

选择本子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故事员自身的风格。

每个故事员都有自身的特点,有的适合讲风趣幽默的故事,有的适合讲摧人泪下的故事,还有的适合讲家长里短的故事,根据各人的风格,选择自己适合的故事也是在选择本子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比如我吧,我有自知之明,我知道我能讲些幽默风趣搞笑的故事,但若要我去讲催人泪下的故事,那肯定会讲砸的。

2、精心准备

要讲好故事,无论是新老故事员,都必须精心作好准备。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讲故事同样如此。

我有个朋友,故事讲了四五十年,他现在去讲故事,前一天晚上依然认真进行准备,拿他的话来说叫“备课”。

准备时首先是要对选择好的本子进行二度创作。

现在的故事,很多是书面作品,是拿来看的,虽然它还是具备了口耳相传的故事特点,但由于作者的不同,以及刊物要求的不同,发表稿往往会更文学化些。

特别是有的故事作者,他自己不会讲故事,故他们写的故事有时是不能讲的,拿到这样的故事,必须经过故事员的二度创作,把那些书面语言改成故事员自己的口语。

第二个要准备,就是要弄清这个故事的基本脉落,上台讲故事时做到交待清楚。

一个故事,里面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要交待的清清楚楚。

这里得从听众的心理说起,听众的思路是超前的,你一单用故事的开头把他吸引住之后,他就在猜测你的故事结局,猜测故事中人物的好坏,一旦让他猜到,他会觉得没劲,这样的故事不好听。

一旦他猜错了结局,而这个结局却却又是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那他会拍案叫绝。

所以,二度创作时理清故事的脉落,讲得时候要尽量故弄玄虚,让听众猜不到结尾,这样,最后的结尾抖出来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在准备时,还要熟悉本子,看看本子中什么地方是悬念,要学会用悬念抓人。

一个好故事,往往是靠悬念来取胜,也就是说听的人不知道故事的结局,他才会有兴趣听你四平八稳地讲下去,如果他知道了故事的结局,听起来相对就没劲了。

这和我们平时看一场体育比赛一样,看重播时知道了比赛的结果,往往没有看实况那么来劲。

那么悬念怎么来?应该说好的故事本子都有悬念。

讲故事时把这些悬念进行强化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故事员在准备时还可以设计些悬念。

3、登台亮相

大家知道,演员上台演出都需要化妆。

那么故事员上台讲故事需不需要化妆呢?一般来说,故事员讲故事不需要化妆,他讲究的是亲切自然,和听众没有距离感。

当然你如果是上舞台讲故事,有强烈的灯光,又有着上千的观众,那么,还是需要化点妆,否则后面的观众看过来效果不好。

故事员不需要化妆,但小节还是得注意,比如说服饰要整洁,不要不修边幅,让人觉得太随便。

故事员上台,也要讲究台风。

讲故事一般都是站着讲的,要讲究“站有站相”,给人一种稳重感。

当然随着故事讲述的开展,故事员站立的重心可以随着故事发生变化,但千万记住,不要在台上随意地走来走去,使听众眼前出现一种不稳定的感觉。

登台亮相后开场白很重要,开场白说得好,马上能拉近故事员与听众的距离,让听众感受到你的亲切,从而会认真地听你讲。

在台上讲故事时还要注意眼神处理。

讲故事时眼睛一定要有神,而且在绝大部份时间里眼睛要看着听众。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能够传神的,故事员的眼睛看着听众,会使那些听众都感到是你在看着他,从而就会产生一种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就会拉近双方的距离。

4、“说”、“表”艺术

故事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故事和演讲不一样,演讲是个人情感抒发,故事其实是一场戏,故事员是说书人,台上一站,什么角色都会,他必须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去扮演故事的角色。

当然这个“演”是有个度,故事毕竟以讲为主,“演”指的是适当的角色转换,我们行话说“跳进跳出”,高明的故事员用语言来区分不同的角色。

讲故事的语言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说”,一种是“表”。

所谓“表”就是故事员来讲述故事的发生发展的结果时使用的语言。

“表”可以用故事员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整个故事。

所谓的“说”,是指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也就是指故事员在讲故事时慕仿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和音容笑貌的那一部份。

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说表”的艺术,所以需要故事员有驾驭“说”、“表”的能力,要弄清楚什么是“说”,什么是“表”,而且需要在平时多多训练,到时候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在“表”的时候,还十分强调对故事发生发展的讲解,换句话说也就是让听众在听你的故事时能在眼前出现场景,这个要所听众在眼前出现场景的技巧就是故事员表述的具体化、描述的细节化,只有通过故事员绘声绘色的具体讲述才能使听众眼前出现画面,从而一门心思地进入情节,不会去随意思考,如果听众随意思考了,往往会出现你讲你的我想我的局面。

这样,你的故事演讲往往就不会成功,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5、语言节奏

讲故事是一项语言艺术,所以故事员一定要掌握好讲述语言的节奏,在语言上分出个轻重缓急来。

在故事的讲述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根据故事中人物的个性,来确定故事语言的轻重和快慢。

一般来讲,在介绍故事的背景和起因时,故事员的语调要平稳,显得不慌不忙。

而到了讲述抒情的场面时,故事员的语气要配以低或昂的 *** 来表达。

在讲到紧张的场面时,故事员就要辅予快和强的语调,来强化故事的紧张气氛,当讲到恐怖的紧张场面时,则用慢或沉的节奏,来绘声绘声地渲染场面。

6、注意事项:

1)、讲故事和演讲不一样,千万不要去背故事,背稿容易忘词,而且一忘就是一段。

所以,我们的故事员在准备故事时要千万要记情节,记情节就是忘了一句话也不要紧,可以以情节顺下去。

老故事员在讲故事时每讲师次都不一样,因为他们记得是情节,他们把故事的情节化成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所以每一次都会不一样。

2)、在台上讲故事时,动作要有个度,千万不要象演戏一样。

故事是讲述为主,动作只是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所以动作只需要略加配合即可了,一般来说故事在台在一站,活动范围不出一平方米。

不要在台上一会儿走到东,一会儿又走到西。

说到动作不能过大,还要说明一点:也不要没有动作。

特别是在“说”时,扮演的时是故事中的人物,必要的肢体动作能有助于刻划人物。

3)、另外,万一在台上说错了词,千万不要去重复那句词。

说错了词也许只有对那个故事十分熟悉的人才知道你讲错了。

可你一重复那句词,则是大家都知道你讲错了,这影响听众对你的艺术评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