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兄弟三人的医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扁鹊

魏国魏文王得了顽疾,被名医扁鹊治好了。魏文王十分高兴地封扁鹊为“神医”,并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未病先防;治病于初起之时。

扁鹊兄弟三人,各有所长,现在我们只知道扁鹊,而不知其家兄技艺如何。

原来,扁鸦的天赋比扁鹊强,父亲扁公临终时把一本防病的秘笈《防道》传给了扁鸦,而另一本治病的秘笈《治道》则传给了扁鹊。由于世人多注重治病而轻于防病,扁鸦的才能也就被埋没了。

扁鹊因治疗严重的病情,而青史留名。

决定你成绩的,是做事的明显效果。

一个人,能够处理紧急情况,就能够得到领导的表扬与赏识。而另一个人,平常注意消除危险因素,没有大事发生,人们就只感到他们的平庸。

扁鹊兄弟三人,就是这种情况。

消防宣传中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这句话,我们耳闻目睹,说的就是预防的重要性。火灾是这样,身体也是如此。

做过工程的人,也知道“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事前防范,效果最好且成本最低,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中。

可惜大多数人均未能认识到这一点,等到出现重大损失才寻求弥补,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说的是防病的误区。

我们平常生病去医院,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的,这就是扁鹊说的“病情严重之时”。病情太小,不值得去,医生也不愿治病。

医生能把大病治好,我们感激他们,认为他们医术高超,有的还送锦旗。

我们知道的,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而没去留意疾病也是一点点慢慢地积累的。平时不加注意,才有了后来明显的症状。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会感到很难受,吃饭也不香了。

《黄帝内经》中写道:“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就是说,高明的医生不是等到疾病发生了才去治疗,而是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预防对于身体的重要。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最高明的医生能医治国家的疾病,然后再给人看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