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老人查出肺癌晚期,治疗2个月肿瘤迅速缩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5


91岁的汪老(化名),没有长期吸烟史,没有明确肿瘤家族史,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因为 反复咳嗽、胸闷气短 ,在外院常规对症治疗3个月不见好转,随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邸彩霞医生告诉我们,汪老在体检时发现 癌胚抗原升高 ,为明确病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高蓓莉主任领衔的治疗小组结合他的具体情况进行PET-MR检查,发现右肺上叶有团块影、右肺尖高代谢结节等问题,而且纵隔有多发肿大的淋巴结,考虑转移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断为汪老做了经皮肺穿刺活检送检病理。





邸彩霞医生谈到,所在的高蓓莉主任领衔的治疗小组结合汪老病理类型,再加上汪老是91岁高龄,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治疗方式首先考虑的是 口服靶向药物治疗 。靶向药物治疗就是针对致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


那么, 怎么知道选择哪种靶向药物更适合患者? 邸彩霞医生介绍,目前肿瘤的常规诊断会做 肿瘤常见九大驱动基因检测 ,比如EGFR、ALK、ROS1基因等。但 汪老通过常规基因检测均为 阴性 。根据以往的诊治经验,肺癌除了目前常规检测的肺癌九大驱动基因外,有时也会有其它少见及罕见基因参与。



「为了精准治疗,治疗组对汪老的活检病理组织进行了 二代测序(NGS) ,竟然 发现了罕见的基因突变MET-Y1003S点突变 。」邸彩霞医生介绍,目前很多疾病都与基因变异有关。比如马凡氏综合征,是第15号染色体上的FBN1基因异常引起的,患者就是网络小说中「刀削般的面庞、柳腰不盈一握、青葱十指」的真人版。肺癌也一样, 多种基因变异使得正常细胞变成坏细胞,就是我们常说的肿瘤细胞 。基因突变在使正常细胞变成坏细胞的同时,它也成为坏细胞的一个靶子。因此,我们可以 针对这个靶子对坏细胞进行杀伤,就是我们常说的靶向治疗 。而MET基因在调节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MET激活突变参与人体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MET-Y1003S点突变是MET点突变的一种,此突变可能影响MET信号通路,参与肺癌的发生。



邸彩霞医生告诉我们,当组里医生知道汪老是MET-Y1003S点突变时非常惊讶,因为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这种基因突变极为罕见。截止目前为止,全球仅在2019年《Lung cancer》杂志上报道过第一例MET-Y1003S点突变的肺腺癌患者。而此次 汪老就是 全球第二例肺腺癌患者携带MET-Y1003S点突变



但是, 目前无针对MET-Y1003S点突变的特异性靶向治疗药物 。这样极为罕见的病例,没有治疗经验,也没有参考标准。该怎么办呢?邸彩霞医生表示,所在治疗组通过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数据进行比对,结合第一例MET-Y1003S点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在应用克唑替尼治疗后,1个月内被观察到病灶显著缓解,并且持续10个月以上。 认为克唑替尼可能是对肺癌MET-Y1003S点突变患者具有临床获益的药物。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高蓓莉主任领衔的治疗小组经过充分讨论,在与汪老及其家属认真沟通后,决定对汪老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2个月的克唑替尼靶向治疗,汪老咳嗽等症状明显好转。



最重要的一点, 汪老的肿瘤组织大小至少减少了60%-70%! 至于后期肿瘤能否真正完全消失,邸彩霞医生表示,目前还不好下定论,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


汪老的肺癌诊治如此成功,是因为 精准的基因诊断和循证治疗 。对于所有的肺癌患者来说,目前肺癌的治疗是综合性的治疗,是由临床多学科讨论以后给患者制定一个适合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不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都要对患者的肺癌病理类型、分期情况以及基因背景情况等进行诊断,这对于治疗用药或者制定方案的选择很重要。


邸彩霞医生特别提醒大家:第一,重视 健康 体检,能够早期发现肺癌。第二,肺癌的诊断非常重要,要选择专业的医院及的医生采用有效、精准的检测方法进行诊断。第三,肺癌的治疗需要患者和医生一同参与讨论,要互相沟通、互相信任,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医生在治疗中,也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采编、排版:大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