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P攻略:如何去洞察业务变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出品:HR实名俱乐部(微信hr_club)

主编:陈祖鑫(裙子)

1、什么是洞察?

洞察: 词义原指对山洞的观察,洞口有阳光照射可以直接观察,随着洞口深入就越是黑暗,只是靠直接观察远远不够的。

洞察力: 指的是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英文Insight,洞察力除了表象观察能力,还掺杂信息与数据挖掘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

2、HRBP为什么要有洞察力?

1、职责需求: HRBP不能只关注过去的业务,还得留意业务接下来的变化,有预见性的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手段和举措,真正履行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职责。

2、立足需求: HR只有足够了解业务,根据业务需求,并能提出切实有效的性解决方案,HR才能在业务部门立足与生根发芽。

3、痛点需求: HR派驻到业务单元做HRBP,最大的障碍点就是不懂业务,不了解业务,无法有效快速的获得业务的支持和信任,所以必须主动去识别业务,了解业务的过去和现在。

3、如何才算是洞察业务变化?

有三个理念的更新,具体方法后文细谈:

1、从服务性到引导性: 传统HR的定位基本都是支持和服务业务的,而HRBP定位不能仅仅满足服务性功能,还有引导性的功能。

打个比方: 你陪业务开车出门,原来只是拎包的,现在有一个任务是帮看路线导航,那条路堵了那条路没堵,你要及时做关键引导,因为路况是动态变化的,业务他也不一定知道的。

2、从被动性到主动性: 业务变了,你再去变,你就是属于被动,你要能主动去捕获影响业务的因素和趋势。

打个比方: 你开车跟车过路口,你不能只看前车(业务部门)的尾灯,你要透过前车的车窗去观察更前面的一个车的变化状况,只看红绿灯是不够的,如果你车速太慢,跟车过灯容易掉队,如果车速太快,则有可能跟前车追尾。

3、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 传统的HR习惯于尊从和随大流,没有能够有效的建立自己的独立观点和立场。

打个比方: 以交通为例,传统HR严格按照线性思维,容易过度遵循流程,但很多堵点依然堵得一塌糊涂,"增设交警"无济于事,限制车辆也是下策,好的方法是立体思维,跳出堵点,前瞻性的去规划寻找解决方案。

4、HRBP如何去洞察业务变化?

既然谈的是攻略,不说高大上的,咱们就来点通俗易懂的方法:

第一个关键字:蹭

为什么要蹭?

因为HRBP在企业落地过程中,遇到太多复杂情况需要面对,正如下图的四部曲,第一步就是“潜伏”。

一、蹭吃

W hy

很多人在美食面前没有抵抗力的,且容易打开话匣子。

饭局是HR融入业务团队,建立关系最容易采取的方式。

What 饭局可以简单分两类:

正式饭局: 宴会、酒会、庆功会。

非正式饭局: 外卖盒饭、茶歇、烧烤、自助餐

How to do

从正式饭局到非正式饭局: 正式饭局就是上餐馆,一本正经的吃,非正式饭局就能跟员工一起撸串吃盒饭。

从一对多到一对少: 先蹭大饭局,跟大家打过照面,再去蹭小饭局,逐步去建立信任。

从主动蹭饭到被邀请蹭饭: 前期要主动去蹭饭,树立形象,等到你被别人邀请参加饭局,你基本就成为他们一份子了。

Tips

做足功课: 初期蹭饭,主要是记住人员口味偏好,饭局惯例,角色分工,这都是部门亚文化的充分体现,便于你后期你迅速组局。

话题建设: 初期以倾听为主,即便个人擅长的话题也要掌握分享尺度,避免喧宾夺主。

礼仪得当: 虽然蹭吃蹭喝,但也要根据饭局性质,比如小饭局都主动买单,或部分买单,或红包打赏,表示诚意。

二、蹭会

Why

参与会议是了解业务最直接的方法之一,特别部门例会。

能够参与业务重要会议与HRBP在部门中的重要程度成正比。

What 会议可以分两大类

正式会议: 部门例会,经营研讨,联席会,协调会……

非正式会议: 经验交流会,产品发布会,新闻发布会……

How to do

从旁听会议到出席会议: 旁听就是纯打酱油,列席就是有发言权,出席就是有发言权。

从日常会议到重大会议: 日常会议通常会聚焦细节,各种鸡毛蒜皮,重大会议是阶段总结、有业务boss方向性引导。

从刷脸到贡献价值: 前期就是混脸熟,后期就是人家觉得会议没有你都没有意思的。你就成了。

Q&A

Q:不让参加怎么办?

首先厚脸皮,比如找大BOSS拿旁听证,啥叫旁听证?可能就是BOSS一句话“某某需要积极参加业务部门会议”。

其次顺风耳,啥时候会开?大会还是小会?别等别人叫你,要主动去找机会。

Q:听不懂怎么办?

听不懂才更需要去听。

Q:蹭会需要发言吗?

能不发言就不要发言,非要你发言,一定言之有物。

三、蹭活动

Why

这属于团队建设活动,你要不是人家的一份子,人都不会带你玩的。

只有在非正式活动,团队的每个人的价值观、事业观、生活观才会充分暴露。

What

正式活动:培训,拓展,比赛、生日会……

非正式活动: K歌、踏青、运动、旅游……

Tips

循序渐进: 蹭活动的前提是你在蹭吃、蹭会有心得的基础上,因为这个涉及很多非工作内容。

心态建设: 你可能不会跟团队人员做一辈子的朋友,但你既然要跟他们做合作伙伴,你就得花时间去聊天他们。

培养爱好: 你必须培养一个非工作的爱好,关键时候能够帮你一把。

接下来是第二个关键字:

第二个关键字:抢

为什么要抢?

利用资源的稀缺性,通过“抢”和“被抢”的娱乐性去完成社交功能。

抢,更多的从被动完全走到主动。

一、抢红包

Why

为什么地上的一块钱不捡,网上一毛钱大家却要抢?因为我们抢的并不是那一毛钱,而是通过小的一个动作抢着建立联结关系。

How to do

HRBP作为新面孔,想打入业务部门建立工作第一个动作,利用大家抢红包的心理,能发红包的机会就不要放过,比如被加入的工作QQ群、微信群,第一个动作就是发红包,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的发,

节假日线上发红包,平时线下聚会和出差归来,可以考虑带点土特产,小礼物,量大但又不能保证人人都有,激发团队的伙伴一起抢。

无论是发红包,还是发小礼物,礼多人不怪,这个事成本低,效率高。

二、抢时间

What

抢在deadline之前,提前的完成业务部门交付的工作。

按期完成工作是本分,超期完成工作是本事。

How to do

搞清楚不是所有工作都要提前的,这样没准会让人觉得你无所事事,反而觉得你工作不饱和,态度不认真。

着眼那些大家紧急迫切需要的内容,特别“雪中送炭”“雨中送伞”情况下,提前交付效果非常显著,比如专业知识搬运和人脉关系置换。

富有契约精神,但超乎用户想象,好比聚会,提前太早不好,提前10分钟刚刚好,如果你还给大家准备了礼物,那就太赞了。

以上观点分享,你是否赞同呢,欢迎回复参与评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