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16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 于:___________________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____________

(4)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____________

3.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选文第②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使得齐威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效。

5.邹忌劝谏齐威王取得了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1)偏爱。(2)比。(3)指责。(4)间或,偶然。

3.门庭若市

4.王之蔽甚矣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5.①尊重被劝说者,委婉劝说,这样才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②用身边小事设喻说服别人,由己及人,以小见大,即能让人感到亲切,又能将理说得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拓展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科目:

年级:

时间:20xx年9月6日

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教法、学法、课练、作业)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文、虚词和特殊句式

2、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3、通过本文学习古人说话的艺术

重点:

难点:

教法:

1、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2、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

一、导入课文

我国有句名言叫做:“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药,并不苦,叫“糖衣片”,那么,有没有不逆耳却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难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古人是如何做的。

(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授课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我朗读,要求思考

(1)本文的标题应该如何理解?——这是个兼语结构

(2)邹忌为什么会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这种说理有什么好处?

——邹忌用设喻的方法来进谏的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

——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三)梳理课文

要求在学生朗读基础上疏通大意(主要由学生自己展开)

(四)课文分析

请思考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

三问:妻、妾、友三答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五)分析三问的设喻

联想

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六)请找出本文词类活用的例子

吾妻之美我者

吾妾之美我者

吾友之美我者

——美,这里是形容词活用做动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七)请分析这一句话“忌不自信”的特点

——这是一句宾语前置,即:“忌不信自”

三、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

今天教研员来听课,本来打算上《背影》。

拟从“为什么偏偏写背影”这个角度挖下去,通过字词句的品读分析,如:为什么是“不相见已经两年”而不是“分别已经两年”?又如:为什么文章结尾是“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怎么理解这里的“不能见”?从而理解“背影”在朱自清父子“特殊”关系的发展中所具有的别样意义和象征含义。这个设计把《背影》作为长期不和睦的父子关系中独特的一瞬来品读,角度比较独到,如果流畅的话应该会比较精彩。

然而同备课组的老师都正好上到《邹忌讽齐王纳谏》,打算请教研员听这课。于是吾从众,第二节课教研员听我的课,第一节课就赶紧重新构思教案,上得还算比较成功。课后教研员的评课,对设计的角度还是比较首肯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节课从中国传统的“三”文化讲起,中国人喜欢“三”,谚语成语里有“三思而后行”“过一过二不过三”“三令五申”等,古典小说中有桃园三结义、三进荣国府、三打白骨精,三碗不过岗等,可见“三”是一个特殊的节点,特殊的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其特殊的意义的,学生应该对“三”有特别的敏感。而“三”的文化根源,则来自中国古代“天地人”的文化基因。

于是,在让学生自己解决字词后,就让同学在文章中寻找暗含“三”的因素。于是梳理出邹忌的三问美、亲友的三答美、邹忌的三反思、三归因、齐王的三蔽、改革的三行赏、成果的三阶段等等。梳理出文中隐含的“三”因素之后,请同学梳理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明确齐王的三蔽其实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邹忌劝谏的思路也就理清楚了,同学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最后分析各处“三”的好处,点拨学生要注意思考、表达、写作的角度意识、层次意识、结构意识。

得意之处一是有新意,而是上出了些文化的感觉。

另:学校的主题教育课评比得了一等奖,同得一等奖的另外两位老师在德育方面都是我一直仰望的,在诚惶诚恐之余,在此自鸣得意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