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不善于表达?关于内向性格的认知误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3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形容某人「性格内向,不会说话」。这其实反映出一种认知误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

.

想想看,很多「作家」都是内向型人,难道他们的表达能力不好吗?有人可能觉得,作家擅长书面文字表达,而平时生活中更多是口头语言表达。

那再想想,不少「心理咨询师」也都是内向型人,平时要通过语言交流复杂抽象的心理感受,难道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好吗?

.

其实,「内向性格」和「表达能力」没有必然联系。前者是一种性格,后者是一种能力。

■「内向性格」指一个人更多由内获取能量,相比社交更偏好独处。

■「表达能力」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等,用语言、文字、图形、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人理解。

.

「内向性格」可能会影响「表达能力」。 内向者社交欲更低,花在说话上的时间可能更少,对表达技巧的锻炼不如外向者多。

但锻炼时长并不是能力提升的唯一影响因素,能力天赋、学习、对实践的总结思考,也至关重要。

.

内向者之所以给人带来「不会说话」的印象,很可能是内向者的「表达风格」所带来的误解。

内向者偏好深度对话,不喜欢说场面话、俏皮话,不擅长即时、灵活的口头反应,因此在一些社交场合显得沉默,让人误以为不擅表达。

-

因此,这启示我们:

1.害怕表达的内向者:请相信自己在表达上的潜力

别向自己灌输「因为性格内向,所以表达能力肯定不行」的错误心理暗示。

你的表达能力不一定不好,可能只是你还没发现它的好;就算目前你不擅于表达,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

2.表达能力强的内向者:学会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

比如,我不擅长在人多的场合社交,但擅长个人演讲,因此会把握述职演讲的机会充分展示。

如果你不主动找机会展示自己,别人就会用惯常的偏见理解你,人们不会在没看到你的能力前,就默认你是有能力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