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特斯拉,开始咬渔夫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渔夫看到桶里的沙丁鱼经常因为好吃懒做缺氧而死,索性在桶里放了条鲶鱼进去,巧妙地利用鲶鱼的凶猛好动激发出来沙丁鱼的求生欲,使后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鲶鱼效应”。

不过有没有想过接下来的故事? 沙丁鱼被盘活了,凶猛的鲶鱼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如果再激进一点,如果鲶鱼把渔夫咬了,会有什么下场?今时今日的自主新能源品牌、特斯拉、中国新能源市场,这三者的关系就好像是活泼的沙丁鱼、凶猛的鲶鱼以及聪明的渔夫。

在传统 汽车 工业方面,我国要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新能源方面我们并没有落后太多。很显然,十年前一穷二白的“渔夫”很快认识到了这点,于是就有了《 汽车 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桶里的沙丁鱼活下去,不过平心而论,这些政策的效果着实一般,好的沙丁鱼没培养起来,骗饲料的沙丁鱼倒是不少。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凭借着一纸《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渔夫将特斯拉这条鲶鱼从大洋彼岸带了回来。

至此,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这把火”才算是真正烧起来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引进特拉斯上,渔夫可谓是下了一盘大棋,同意其100%独资控股,并提供当时1/10的地租价格,再加上100亿年利率3.9%贷款扶持,渔夫提供的这些政策扶持在中国 汽车 市场发展史上可是头一遭,当然,鲶鱼也带来了它的“对赌协议”:5年内140亿的投资额、2023年后每年22.3亿的利税等等。

但对于上海的企业来说,特斯拉要给予的回馈,看上去平平无奇。

还记得十年前苹果进军中国市场吗?当年iPhone的到来促进了一大批像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手机行业配套企业做大做强,而后者的崛起间接成为了现在国产手机四大天王“华米OV”成功的重要因素。

同理,渔夫真正想从鲶鱼身上得到的,其实是后者对沙丁鱼带来的“刺激”作用,一是盘活沙丁鱼的血性,二是利用特斯拉带动产业链发展,这对应的是对赌协议中的“3年内配件国产化率100%”,其包括了三电系统、车身底盘、内饰、中控系统等。

截止目前,特斯拉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超过50%,其中不乏宁德时代、京东方、四维图新等众多优质的本土供应商参与其中,而这些正在崛起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供应商日后都会是自主新能源车企发展的助力者与奠基人。

眼看着鲶鱼从“隔岸观火”到“贴身肉搏”,躺在舒适圈的沙丁鱼终于坐不住了。也就是从2017年开始,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 汽车 如雨后春笋一般迎来了集体爆发。

以互联网企业为首的蔚来、理想、小鹏纷纷推出了旗下第一款量产车型,而以传统 汽车 人再就业为代表的威马、爱驰 汽车 也在晚些时候亮相了,再加上已经深耕新能源领域多年的比亚迪 汽车 ,沙丁鱼们这次终于如梦初醒。

此后的2018-2020年,自主品牌新能源阵营还在不断扩大,像广汽埃安凭借石墨烯电池技术足以称得上一方诸侯;以吉利、长城为首的传统自主大厂也开启了转型之路,极氪001和欧拉系深受年轻人喜爱;而作为通讯界的大佬,华为一出手就让小康股份的股价达到了 历史 新高,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订单更是在短短一周内突破了6000辆,多说一嘴,华为也是被寄予厚望最多的,在未来可以取代特斯拉的企业(就目前来看没有之一)。

在渔夫引进特斯拉之前,这条鲶鱼自己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它车型量产不出来,股票市值也是低得可怜,直至遇到了渔夫,特斯拉才开始了它的辉煌生涯。

本来是一场特斯拉复仇者们的盛会,却没想到,被特斯拉以“别具一格”的形式再次抢了风头。最后可以发现,鲶鱼始终是鲶鱼,它跟沙丁鱼压根就是两个品种,换句话说,从某种特定情况去看特斯拉,它的发展理念并不适合中国新能源市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没有品牌溢价也不用积累客户,特斯拉可以随意地割韭菜、搞直营店,遵从 科技 创新的它甚至可以将刹车的逻辑设置为电控优先,而这样做的好处无非是对其续航里程有益。

为什么特斯拉这样做呢?难道它傻吗?

根本不是,特斯拉的背后是整个美国互联网产业,整个互联网资本,你见过哪个金融资本会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去服务消费者?诚然,作为一个 科技 创新公司特斯拉从来不会用“客户至上”理念去服务消费者,它的终极目标是要用 科技 创新去重新定义消费者的用车行为习惯,从而恰饭恰饭再恰饭,这么看来“造车”这件事对它来说其实更像是一个载体。

近些年笔者看到许多新闻报道都对特斯拉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进行了大篇幅的“口诛笔伐”,大部分文章末尾都是委婉地表示特斯拉既然来到了中国市场就要“Do as Chinese do”,笔者理解但不认同。

确实,特斯拉的 科技 很出色,三电系统也确实牛掰,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它就是一台智能电动大玩具,但当其安全事故一次次发生时,笔者也要劝谏各位,或许它真的不适合中国市场,更不要寄希望于它会为了中国消费者做出改变。

那如果到最后,鲶鱼咬了渔夫怎么办?

很简单,丢掉它。

反正沙丁鱼们已经可以自己活下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