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19

我是生于农村的,所以对这个过年越来越没年味是很有感觉的,我也是觉得在我长大了之后过年越来越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

还记得小时候过年提前十几天就开始准备了买年货,买过年要用的东西,妈妈会带着孩子们去添置新衣服新鞋子新裤子,什么都要买新的,等到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把这些新的衣服放在床头,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一才穿,大年初一所有的一切都要新新的,过年前妈妈奶奶会炸一些丸子,炸一些肉红烧肉还有豆腐之类的,还会有红薯丸子,粉条丸子,然后按过年的习俗,扫房子,大扫除贴对联,之类的过年放鞭炮放烟花。

但是最近几年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人都是拿着智能手机,抢红包,由于国家限制害怕空气污染所以鞭炮烟花这些放的也比较少,然后很多家都怕麻烦,做的丸子什么的都是买的不是自己做的,然后为不会等到大年初一才穿新衣服,都是有了就穿了。

第2个回答  2017-12-19

因为现在经济条件上升,大家都搬到了城市里吧。

我们村就是这样,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就搬到了城里,老家只有奶奶和叔叔一家子。这么多年过去了,亲戚朋友们都搬来了,村里留的只是些老人。

我小时候最期待过年,因为可以穿新衣服放炮仗,小伙伴们在除夕夜一起在大街上玩耍,大街上很多人坐着聊天,街坊邻居都认识,我们几个小孩子初一早上去各家拜年,大人们都会给我们红包,别提多开心多喜庆了。

现在回老家过年只是走个形式,毕竟村里只有老人了。大年初一早上我爸我叔一起回去,吃个饭拜个年完事就回来了,村里什么都没有。

大年初一下午,大人们出去玩,我们年轻人就去KTV这种地方狂欢。

说到这,我就很心疼我奶奶了,爷爷去世的早,老家只剩下奶奶一个人了。我爸跟我叔多次提出让我奶奶搬来跟我们一起住,我奶奶就是不来,说到市里面谁也不认识,不如在村里跟那些老太太们聊天搓麻。

一年比一年没有年味,我再也过不了一个喜庆又朴实的年了。

第3个回答  2017-12-21

我觉得农村过年还是一样的热闹,觉得不热闹只是因为年龄大了,不再那么期待过年才能得到的种种乐趣才觉得年味淡了,当然这也与现在的生活好了有关。

我家是农村的,曾经是我也疑惑过,怎么现在过年没有小时候有意思了呢,后来我妈妈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对,她说其实年还是一样的过,只是你长大了才觉得没意思,你看你弟弟还是觉得过年挺热闹的。

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还真是这样,小时候过年可以收到压岁钱,可以买新衣服,还能去放烟花。长大后自己有了很多零花钱,没有小时候那么渴望压岁钱了,而且现在自己平时也能买新衣服,过年穿不穿新衣服都无所谓,长大了也不喜欢去放烟花了,觉得没那么好玩。

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在玩手机,而很少去关注别的事情,因为手机而忽略的那些事情恰好就是所谓的过年的热闹。

第4个回答  2017-12-20

确实是没有以前热闹了,可能是咱们心态变化了,小时候天天盼着快点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妈妈会做很多很多好的,还能穿新衣服,而且还可以跟着大人们去拜年收压岁钱开心的不得了。那时候家里人口特别多,我们家属于是四世同堂,一到过年大家都聚到一起特别热闹。

可是现在不行了,家里老人有的都已不在,而且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年轻人都去外面打拼,家里剩下的老人也不多了,肯定就不会像以前那么热闹。再加上以前家里都穷,就盼着过年的时候吃顿好的,现在不一样了,社会越来越进步,条件越来越好,大家反而没有以前的那种感觉了。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都选择春节带着家人出去游玩,就算选择回家过年,假期有限来去特别赶,再加上春运一票难求,很多人就选择不回家。慢慢时间长了,亲戚朋友不走动,人情也就淡了。

第5个回答  2017-12-27

为什么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是喜是忧?

以前,农村最热闹的时候就是过年。

过年,那是全村人名正言顺地显摆。你家今年杀只鸡,行,我家杀的是圈里的猪;你家给孩子买了一身过年的新衣服,行,我家给孩子买了一身单衣服,还买了一身棉主服;你家年货花了五百块,他姨,你不知道,我家就我一个人当家都花了一千块,这还不算我娃零零去集上买的。

那时,一家比一家日子过的好。

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准备,扫窑洞,用黄泥糊窑洞,请灶神,三十晚上祭祖先,一个比一个忙。三年内有去世的人还要封牌位回来在家接受供奉。大年三十晚上炸油饼,一炸就炸两脸盆面。炸小孩吃的麻花,炸大人吃的油饼馍。炸成金黄色的才是最好。一到年后,走亲戚拿油饼当礼品。现在,没有买的礼物都不敢走亲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过年时成了空心村。也不知人都去哪儿了,反正一个村子里队过小孩放炮仗,就听不到什么声音。

为什么没有以前热闹了?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人口数量下降

关于这点,有主要的因素有次要的因素。计划生育实行以来,以前一个家庭可以生三个到九个,老一辈十个以上都很常见,到我们那个年代,一家子才两个孩子,这在明面上就少了很多人。一年年下来,去世的人多,出生的人少,就样以来,村里的人口在慢慢地下降。

另一点是,有钱人撤离农村。随着生活的富裕,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农村人过上了好日子,开始往人口集中和经济发展好的乡镇以及县市撤离。房子在村子以外定居,一家人也自然就撤离了。走的早的房子都转手卖给了村子里的人,走的晚的房门锁了,多年不回来,院子都荒草丛生。

还有一点,打工,现在打工群体和过去种地的一样,成了一个行业的代名词,大家在外打工,许多人过年也不回家了,有些还把家里人接出去过年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村子里的热闹劲。

第二点:生活质量提高了

农村的年味相对于城里人来说,可能还新鲜。但是对于土生土长了几十年的乡村人说,过腻了,烦了,寻求新生活。

行,走,咱今个去城里过年。城里有房子的去城里住,城里没房子的咱去宾馆,走一路旅游一路,反正过年嘛,就是花钱。当第一次年夜饭在城里的饭店吃,发觉这就是好。一再叮嘱孩子用相机多拍些照,回去给邻居你三姨你四姨看个,把她们都眼馋死。你瞧瞧,人家这城里过年就是好,吃饭都不用咱自己端,碗也不用咱自己洗,你只管把自己的嘴一擦干净就行了。不像在家里,一年过年时把人能烦死,做这做那,做了好几天,还没人家这饭店做的好吃。有钱就是好。

对,有钱生活就是好!

第三点:耍的地方多了

以前,那,咋说呢?没地方耍去。就是有个电视人围着都能坐一天,看一天。看了还说这电费贵。现在,现在你看有几个人还天天看电视?都是抱着一个手机自己过自己的生活。生活过成啥程度了?用网络或是流量看别人在线直播吃饭唱歌或是说笑话。这看看也就算了,竟然还有人用自己的钱或是父母的血汗钱打赏。唉,不说了,生活过的人都不知道如何评价了。

不光是手机,现在人只要有钱,想去哪里去不成?一家子过年去动物园看老虎;或是去游乐场放开耍;要么去公园逛,把个人游的都不想家了。这还是心小的,具说心野的人都跑到外国耍去了。看黑人,看白人,还有那棕色人,我的神呀,都野到国外去了。胆子真大,要是我,怕回不来。

唉,不说了,不比了,生活世事是有钱人的。至于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是喜是忧?想那么大的问题作什么,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自己吃自己的饭,我又不是专家,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我做不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