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靠什么存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1.网贷

网贷行业前十的团贷网,总部在广东东莞,老总唐军。被东莞警方控制,22万投资人,近150亿的资金规模。暴雷爆到了头部平台,绝对是我们想不到的。资本市场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是你想不到,总是充满了各种意外。我个人里面还有大约一万的资金,看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暂停了自动续投。下一步就是在每笔资金到账的时候撤出。同时,按照警察叔叔讲的,老老实实地维权。

要说网贷行业暴雷,早就成了家常便饭。但这次的当量,着实得消化一阵子。不过从实际的收益率上来看,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要持久地完成十个点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是不可能的。要知道,资本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是个锚,谁都休想逃脱它的牵引。换做一个可量化的标准,一般选择国债年化收益率,约四个点左右。到市场行家那里,他们凭借老道的经验告诉我们,6-8%属于努努力能够着的范围,再高就真得本事了。

换言之,你如果没什么本事,还要获得十个点以上的年化收益,那么就是在拿自己的本金在开玩笑。这不,团贷网的就来给我们提醒了。常识,就是大家常常忽略的知识。因为人性的欲望,实在太可怕了。加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心浮躁,搞点大波动在所难免。但作为一个对自己资产负责的人而言,还是谨慎为好,否则资金的长期复利无从建立。而投资最终所能取胜的地方就在于持续的复利效应。

2.股市

要说资本市场,其实核心还在于股票市场。上面的P2P网贷作为固定收益类的先锋部队十分亮眼,而在权益类品种中,主力当属股票了。但在中国股市想要挣钱却十分不容易,理由和上面的差不多,贪婪和恐惧导致的怪圈我们怎么也跳不出来。甚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亏钱都是奇迹。而绝大多数人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在牛市来的时候,当一把韭菜过过瘾。然后在熊市的时候,就将其忘记,或者得空的时候骂上两句了事。

因为这是一个十分容易就将人的资金快速吞没的场所。相比于网贷平台,股市真的没地方找警察叔叔给维权的。看看随处可见的“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标语,可不是没人提醒你。这又是一个常识,可知道的人真心不多。不然,下一轮牛市谁来拯救呢?依旧是一茬一茬的韭菜。要说,残酷的股市侵蚀资金倒也好,可它还偏要折磨人们的心理、情绪、生活、工作、家庭。总之,炒股让很多人生不如死。

所以,在资本市场靠什么存活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谨慎!尊重常识!这些貌似还远远不够。但凡有点想法,对股市有一定兴趣的人,都得经历个一两轮大的牛熊转换。过程还得有足够深切的体会。最后差不多二十年,才有可能变得成熟一点。极个别天赋聪慧的人,也许是从小在家庭里受一些金融环境耳濡目染,上手的时间可能会短一些。可惜,那些不是比拟的对象。

眼下,随着二月爆发了一波行情,许多人又被撩拨得不得安生。不过,截止昨晚,好像上涨失去了动力,反而调头向下在寻找支撑。至于何时再起,这是许多人眼巴巴在盯着的事情。他们再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也会看那些大仙的预测聊以慰藉。但实际上,股市是无法预测的,更好的策略是为自己的下一步按照预判做计划。而最高明的策略是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理念价值观高度,达到投资的大道方才持久。

3.房市

我们的议论中,买房能挣钱,能挣大钱。我想说,这可能渐渐地在成为过去式。时间的转折可能就是最近一两年,慢慢地会感受得越来越清晰。原因嘛,很简单。房价位置太高,放在全球、放在我们的经济收入、放在房地产本身的周期,都是一个需要往下调整的趋势。国家也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要“房住不炒”。为老百姓考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金融安全不容疏忽。

表现出来的,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杀手锏都用上了,从银行的资金端到政府审批都全面收紧。市场上,观望的人越来越多,高位接盘想卖房的此时此刻都在暗暗哭泣。要知道,当初买的时候是有三四倍的杠杆的,也就是首付和按揭。但凡房价波动二十个点,就够他们好好喝一壶的。如果很不幸,又买在了相对高位(要知道,高位的交易量是最大的,绝不在少数),那么想跳楼的心都有。

再加上房产交易的周期很长,从有购房意向,到看房、交定金、办手续、收房,三五年算快的。这一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比如银行政策变动、开放商跑路、房屋质量、物业问题。而实际上的房产投资就是这样问题百出的,没两把刷子的人,这个钱真的不好挣。尤其到了刚刚成长起来的九零之后。成本方面还得叠加各种交易税费,这也是买方需要顾虑的。由此,当下的新手,在资本市场之房市并不好存活。

新手们,没有经历过八零之前人们所吃过的苦,对于房地产巨变没有多少切身的感受,于中国的实际国情所了解的也并不深入。因此,要想在房市这一资本市场存活下来,着实不易。当然,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不易,就像不同的家庭有不一样的悲伤一样。北上深等一线是买不起的问题,往老家远一点的地方是坑太多,中间的二三线抢人大战的确力度不大,但又处于不尴不尬的处境。

4.巴菲特

解决的方案有很多,管用的没几个。但不论多么好使,总归还是要自己去学习去实践。最好的学习途径,莫过于持续地向行业顶尖伟人学习。尽管可能理解起来需要时间,但能够保证最为关键的方向正确性。我们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只要坚持下来,越到后来会越轻松。它和我们上大学(进来难出去容易)挺像,前期需要巨大的能量来支撑,形成良好的习惯后,后期会越过越滋润。

资本市场的最牛人物,如果巴菲特称第二的话,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所以,学习目标十分明确。我自己在看巴菲特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无数行业顶尖高手的再次肯定。甚至于,很多人直接表态,把他老人家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先看二十遍。然后还有《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等。看完了,自己琢磨理解,运用在投资实践中,享受资金上涨带来的快乐。

回到标题,怎么在资本市场存活。简单的,也是无往不利的高招:不熟不做,恪守自己的能力圈。再细化一下,分大概两类人。第一是普通人。最适合的投资方式是指数基金(普通人不要玩股票、网贷等高风险产品)。第二是专业投资者,要买企业,而非股票;买伟大的优良商业模式,以持久高盈利为唯一指标,别炒天花乱坠的概念题材;买的价格一定要合理,高了就是风险,低了要感谢市场给的机会大把吃进。

通过长久地做,构建起自己的护城河,保护资金可以产生长久的稳定增长。有个一二十年成效就会十分明显。那时所实现的绝非仅仅是财务自由这一层面,也许还有时间上、人生意义方面的。人会因为在资本市场磨砺后存活下来,更会因为活下来而得到由内而外的改变。这就是资本市场的魅力,演化于实体经济,却又在形式上超脱了生产。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人性规律、商业逻辑、数学原理等,是一些列存活下去的考核指标。你为之准备好了吗?下一个暴雷的可能就是你的持仓,没事的时候多复复盘、好好检查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