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体现高尚师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0-13
教师高尚的师德是树立形象的基本条件。塑灵魂还需灵魂美,正品德更需品德高。所以,一名合格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教师的爱心是树立形象的首要条件。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为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腔热忱地关心爱护学生。教师只有对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义务感,处处关心、体贴、爱护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
  雄厚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是教师树立形象的重要条件。教师缺少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低,课讲不明白,甚至讲错,怎能使学生信服?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并具有分析评价教师的能力,他们对学习的态度直接与教师的知识水平联系着。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教师的仪表举止、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对其威信的树立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在仪表、工作作风、言谈举止等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的楷模,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献身教育的人民教师。献身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一切革命者的宗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献身者。但最能体现献身精神的职业莫过于军人和教师。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卫祖国。教师则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不计名利,埋头苦干。邓小平同志充分了解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功在他人,利在社会的劳动,这种劳动打破了工作和休息的界限,需要付出全部的聪明才智和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而这种劳动是十分繁重、辛苦的。他说:“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支人民教师队伍。全国有教师九百万人。绝大多数教职员工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勤勤恳恳地为社会主义教师事业服务,为民族、为国家、为无产阶级建立了很大的功劳”。可见他高度推崇教师“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献身教育的崇高品质。
  教师肩负着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的任务。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风貌。因此,邓小平同志常强调教师素质不仅是教育过程中决定的因素,而且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影响我国未来前景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关系”。这里邓小平同志不仅要求学生尊师,更要求教师爱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个教师是否爱生,是师德最集中的表现,爱生就是要多方面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不只是学习上,而是从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严格要求学生。爱生就是教师时时注意言教与身教的结合,事事处处努力做学生的表率。学生除了向书本学习之外,主要是要向教师学习。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高尚人格的化身。因此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教师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
  和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诚实正直的品质,勤奋好学的作风和礼貌待人的素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平等地对待学生是教师重要品德,也是邓小平同志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具体要求。
  乌申斯基曾有一段颠扑不灭的真理性格言:“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任何规章制度和纲领,任何人为设置的机构,不管它设想得多巧妙也罢,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这说明教育者的人格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中具有参照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而且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周围世界时,他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极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学生的智慧和心灵面前。学生在认识世界的时候,也一定在认识教师。教师的思想言行、感情意志、道德品质和威信影响力都以教育者真实内在的自我面貌呈现给学生。我们说教师不是教学机器,而是有血有肉、具有个性特点的道德主体。教育者可以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只管教学,但事实上教育者完整的个性却暴露在学生面前,虽然这种影响处在教育意识之外,却对受教育者产生着无形的、潜在的因而也是持久的、深刻的德育影响。而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形成,需要有人来指导,而教师是最恰当的人选。因为孩子对教师无限信任,在他们眼里,教师就是权威,教师就是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
  教师的每句话对孩子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由于学生对老师的充分信任,因而在融合的过程中,达到了知识向信念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学生把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纳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成为自己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它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是更持久,更深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