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琪:99%的人对PPT的重视度还不够!【干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做PPT已有1年有余,从初出茅庐到现在的小试牛刀,PPT不仅给了我power(动力),还给了我point(观点)。

1年多的时间里,看了很多同学的,朋友的,培训讲师的,以及同事的、公司的各类PPT作品,可谓是(没有形容词了)!

给我直观的感觉就是:

尽管PPT是几乎100%的人都要用到的工具,但99%的人对PPT的重视度还不够。呵呵。

秋叶 是这么说的:

公司推广一样,为什么公司这么注重浮华的市场营销却不愿意花一点时间和金钱去打造一个成功的PPT呢?

1. 很多公司由于存在对品牌的认识误区,将幻灯片沦为了最低档次的营销事物。

很多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他们做着做着,似乎都忘记了,或者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品牌是什么?(或许只有老板自己清楚)

品牌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字,标识,或者贴在商品上用来展示公司心目中品牌形象的便签,品牌代表的是一个企业如何用心对待他们的客户。要想成功,企业必须先与客户有情感上的交流。

同样,从PPT被关注的重点和它本身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来看,演说完全应该作为品牌建设/个人展示中一道强有力的战线。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企业的产品演示或是个人演说,他们往往因为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或者个人对PPT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忽略了与客户情感上的互动。

2. 多数情况下,你的P PT演说是公司(个人)在谈判结束前对客户施加影响的最后机会。

其实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非难事,只要向客户做PPT演说时比竞争对手更关注品牌和观众(客户)需求就可以了。

下面孟琪将用一张PPT告诉你:PPT是一种重要的内外沟通交流的工具,他将影响很多人以及他们对你和你公司的印象。

认识PPT的重要性是第一步,下面,孟琪说说为何大部分人学习PPT的方式都是错误的?

因为很多人学习PPT,都被这个概念给局限住了。我们学习PPT里面各个按钮、功能点的作用,一点一点琢磨不同的动画效果,然后死记硬背各种“三要素、四原则”。

然·而·还·是·做·不·好·PPT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如果你要成为PPT专家级的人物,功能点学透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对大部分人来说,求的不是成为专家,而是在最短时间内能做出上档次(能看)的PPT,那么这些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就像你学画画,即便对画笔的粗细程度、柔软程度掌握的再熟练,也画不出好画。

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哪些因素,决定了PPT的档次差别。

首先是内容和逻辑。 内容精干又精确,逻辑思路清晰,至少能让PPT易读。但这方面,考验的是我们的总结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和PPT无关;

其次是版面, 要干净优美,看起来舒服。这考验的是我们的排版设计、颜色搭配能力, 还是和PPT本身无关。

所以要做出好的PPT,只要掌握最基本的软件用法之后,应该在上面说的方面下功夫,而不是拘泥于PPT本身。

但这些能力的提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耗费的时间无可计量。但我们想要的只不过是快速做出一份不掉价的PPT而已,真这样操作下去,投入产出比未免有点低。

根据本人在网上所学及个人摸索,总结了10个关键词,以及每个关键词的操作要领。即便是一张奇丑无比的PPT,按照10个关键词指引的方法操作起来,都能转变成一份“不难看”的PPT。下面,我会结合一页大众看起来“比较差”的PPT,按照这个流程走一遍。

这便是我们需要修改的PPT:

所谓的清除,就是把PPT里面干扰视觉、画蛇添足的多余点缀因素去掉。因为国内审美水平的普遍低下,很多人觉得点缀元素越多越好,将PPT做得花里胡哨,其实起到的是反效果。

我们看上面这张PPT,加了一张背景图。但这张背景图又比较花哨,右下角的汽车标志也与个人介绍不相关,所以我们把它去掉(还有这张巨丑的头像)。去掉后的效果如下:

4:3是过去为了适应大部分CRT显示器还设定的一个比例,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环境了。我们可以把PPT设定为16:9比例,更适应主流的宽屏,同时看起来也更加大气专业。效果如下:

所谓精简,就是尽量使用短语、短句,不要使用太多长句(否则信息量太大,看的人其实也很难接收)。

根据本页PPT,我们做一些精简、总结工作,调整后的PPT如下:

精简工作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在下面的步骤我们可能还要重复这个动作。

想要让PPT看起来舒服,内容和PPT边界之间,内容和内容之间一定要有足够多的间距,不能密集的堆积在一起。

我们调整一下标题和内容,以及内容和内容,统一内容之间的行间距等等。

内容和内容之间的对齐,能够让PPT看起来非常规整。而这种规整感,让人觉得PPT是严谨的,专业的,自然而然产生出美感。

在你审美和设计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尽量在PPT中使用微软雅黑、思源黑体等无衬线字体。我们把PPT中字体全部修改为冬青黑体(这也是另外一种无衬线字体),效果如下:

层级的意思,是PPT的内容表达一定要主次分明,大标题和小标题之间,小标题和内容之间,都要采用有差异化的字体、字号等,让人能一眼看到重点。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对PPT进行了调整(主要是调整字号、加粗等),效果如下:

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层级,以及颜色和颜色之间的和谐程度,我们可以给不同的内容搭配不同的颜色。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层级之间的关系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也能让幻灯片更加美观。

我们调整一下PPT不同内容的配色,效果如下图:

很多人可能会问:我对配色完全是外行,又该如何做呢?其实我们要用好配色,完全没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这些知识,一种方法是直接参考别人做好的PPT模板里的配色,此外互联网也有大量的配色网站能提供专业的配色组合。

尽管我们不建议给PPT增加太多额外的点缀元素,尽量突出内容本身,但适当的点缀(背景点缀、标题点缀等)能让PPT看起来更活泼专业。

我们参考一些专业PPT模板的做法,在背景上和标题上增加一些点缀,效果如下:

人类对图形的认知速度远超文字,所以我们提倡尽可能将文字内容以图形化的形式进行传达。

一种可参考的处理效果如下:

以上便全部介绍完10个关键词处理流程了,这样做出来的PPT,其实距离高大上、完美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它最大的价值在于:

可操作性很强;

非常简单,每个人按照这个流程,都可以很顺利走下来;

它能保证你做出不掉价,专业性比较强的PPT。

作为对比,我们再看看这张PPT 最初的样子:

我是孟琪

以设计为乐,以营销为生。

感谢阅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