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无法预言的结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边城》——无法预言的结局

      在湘西一座偏僻的小城里,山上白塔的旁边住着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女,他们的房屋背靠着一片郁郁葱葱的竹篁,他们以渡船为生。不远处的河下游坐落着一栋栋吊脚楼,碧绿的河水川流不息,给人们带来灾难,也给人们带来喜悦。码头的水手勇武也痴情,有人的心里还驻扎着一位更痴情的妓女。在这里有位管总长的组长叫顺顺,他热情慷慨大方,公平无私。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贤人。是船上的争执当地人以习惯法来解决,剩下的就交由他负责。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天宝,寓意上天保佑的人;一个叫傩送,寓意傩神送的孩子。他们勇武、健康、善良,却又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孙女。兄弟两彼此坦白自己的的心声,采用了公正的方法去追求女孩。而女孩渐渐心里早有人选,女孩表面还是一个腼腆、害羞的少女,可到了一定的年纪心里也开出花般的美梦。孩子母亲也是一位痴情的人,他与一位忠厚的军官结合,那个人不愿背叛名誉死了,不久后她也追随着,吃了冷水死了。

      当我读到一半时,感慨最令人喜欢的不是独特的边城风俗、环境优美的大自然的描写,而是处处充满着和谐、淳朴的氛围,飘在人们身上的真善美。这种人性美体现在边城的篇章的每一段中。

    边城的老船父不愿多收好心渡船人多一个子儿,即便让渡客“占了便宜”,他定会聪明的把烟草塞到人家的口袋里。翠翠的母亲因他父亲不愿苟活,不久也凄凉地追随而去。即便身份卑微的妓女,也有钟情的水手,即便兄弟俩爱上一个贫苦船夫的孙女,顺顺也未因为门第问题而阻拦。这里的一切是如此的和谐,人们似乎没有因为什么利益而针锋相对,勾心斗角的陷害。对生活在工业社会的我们来说,人们之间彼此的情谊显得格外美丽,文中处处是“情”,老船夫与翠翠的祖孙情,天宝与傩送的兄弟情,水手与妓女的爱情,边城乡里乡亲的友情。不像生活在工业城市中的人,不得不忍受永无止境的空气污染,忍受金钱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对于生活在城市已久,受过多城市冷漠的我来说,立刻有一种搬家去边城居住的冲动。然而这种冲动在我读到翠翠的爷爷的生命与白塔一同破碎后,也一同破灭了。

      最后的发展仿佛一艘轮船驶进了海洋的旋风中心,随着剧情推进,天保死了,傩送误会了船夫,出走边城,翠翠的心上人在“也许那个人明天就回来了,也许永远不会回来的”答案中举棋不定。

      为什么?为什么如此善良的人最后的结局不像朴素的谚语那样“善有善报”。

    与翠翠相依为命的祖父突然去世了。这位纯朴善良,勤恳一辈子的老船夫,死时都带着一份误会无法解开,带着还未无法实现的心事一夜离开人间,留下一个命运更凄惨的孙女,让她孤苦伶仃的面对接下来的人生。这样的结局与开头的唯美的仙境画面截然不同,使我完全不能接受。

    但是这一切的结局进行的却又如此的合情合理。读到这里,我既是愤慨又是悲伤。

    并非作者的刻意安排,好像文中的人物的结局自然而然的走到了迷茫的路口。

    我认为是因为他们都太真善美了,或许是人们说的物极必反吧。

    翠翠的父母太善良、忠诚,父亲不愿意抛弃职责选择自尽,母亲不愿意苟活选择追随。他们身上的道德枷锁太重,砸碎了自己。

      对于婚事,老船夫虽答应,但从未强求;翠翠这个天真的少女,既是有情,在乎爷爷,又害羞不愿明讲;天宝与傩送都重视兄弟情义,所以一个人去了,另一个人又怎能安心的去娶妻,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呢?

    反想一下,如果他们不具备这些优美的品德,或许结局会是否又是另一个样子呢?也许不会是两败俱伤,也许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所以这样的世界真的存在吗?作者只是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是吗?也像如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般。一个人们热情又淳朴,房屋井然有序的桃花源,捕鱼人再去寻找时却了无踪迹,在传诵之中被人渐渐遗忘。

    因此在我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去查找了沈从文书写边城的动机,

    去深究沈丛文写这篇文的背景,不难发现与东晋的陶渊明有异曲同工之处,作者于1934年早创作,于1934年4月25日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61期发表了一篇解释《边城》的写作目的文章。

      “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生长于作品中所写到的那类小乡城,我的祖父,父亲,以及兄弟,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不死的也必然的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就我所接触的世界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枝笔如何笨拙,或尚不至于离题太远。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1】从这里我们能看到《边城》并非是一本胡编瞎造之书,书中令人动人的情谊也并非简简单单的渲染,而是真人情感的渗透。反映了作者对于乡村的独特而又深厚的情感,但从沈从文接下来的叙述中或许能找到一些《边城》悲剧的原因。

    因为它对于在都市中生长教育的读书人说来,似乎相去太远了。他们的需要应当是另外一种作品,我知道的。 照目前风气说来,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及大多数读者,对于这种作品是极容易引起不愉快的感情的。前者表示“不落伍”,告给人中国不需要这类作品,后者“太担心落伍”,目前也不愿意读这类作品。这自然是真事。”【2】《边城》写于1934年,那时,经过了一些资本的积累,中国的先进地区缓慢的进入城市化进程,在工业时代,低下的生产力的农业社会注定是打不过机器的,半世纪的挨打让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倡并支持工业化,这也是为什么文学批评家认为“这类小说落后的原因”,但同时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原来的道德规范开始失序,沈从文曾说写这篇书的目的“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目前的堕落”与“过去的伟大”,这样的指向已经很清楚了。

    边城或许是对工业文明过度崇拜的一种反抗,近代的屈辱让这个曾今“以天朝自居的”民族开始“反思和学习他人”,改变自己就要不断否定自己,难免会出现不理智的全盘否定的现象,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伴随的是革新也是摧毁,在文化、建筑、政治、道德方面等等,这些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不知道,但《边城》似乎在诉说:“怎么落后,我们都曾拥有“过去伟大”,在极度狭窄的不平等的国际地位中,都不要失去自己。”《边城》展现出来的淳朴的人性美或许是在提醒我们,我们过去的魅力之处。

      边城或许是对城市化进程中对农业社会的“纪念”,在生产力上,或许城市展现了更先进的一面,然后回归人与人的相处,农业社会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这也是为什么在城市中的人民看完边城后,更渴望那个偏僻的小镇吧。

      至于它的结局为什么如此不明朗,或许把美好的过去摧毁才更让人痛心和怀念吧。
相似回答